(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潤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發布訃告:著名表演藝術家、北京人藝藝委會顧問、退休干部鄭榕同志,于2022年12月24日8時50分病逝,享年98歲。
根據鄭榕同志家人意愿,喪事一切從簡。 鄭榕有著曾經一米八零的魁梧身軀,但由于腰疾病痛的折磨,他多年身體佝僂彎曲,依靠輪椅才能行動。然而,即便坐著輪椅,他依然多次出現在北京人藝的舞臺上和觀眾席中。他晚年仍然出演了北京人藝話劇《屠夫》和《甲子園》等劇目。作為人藝藝委會的成員,每當人藝的新戲上演,他也都會佝僂著彎曲的身子,堅持到劇場里認真看戲。
采訪北京人藝眾多的著名表演藝術家,這些同行對鄭榕最多的評價都是眾口一詞的“正派、正直、德藝雙馨”。鄭榕也是北京人藝公認的在藝術創作中最勤奮、最刻苦的演員。他能從1958年到1992年的30多年中不停地對《茶館》中扮演的常四爺進行反復研究,從最初簡單地把常四爺演成硬漢,到最后真正找到了人物的自我感覺,達到了老舍先生“你們要把《茶館》的文化演出來”的要求,最終使常四爺成為了鄭榕藝術創造中的代表作之一。而對自己從1954年開始扮演的《雷雨》中的周樸園角色,他則用了近五十年時間不斷研究和總結。
當劇院不管有任何事找他時,他都會高高興興盡職盡責地去完成,從沒有向劇院提出過任何要求。紀念中國話劇百年期間,各種媒體排著隊找他這位元老采訪中國話劇歷史時,他也都會認認真真地去對待;接受記者采訪時,他會提前準備好小紙條,密密記下哪一年、哪一日、哪個人、哪出戲,以防自己忘記,就像當年寫演員日記一樣認真。這位始終關心中國話劇事業的老人,還集自己70年的藝術實踐和對中國話劇發展的思考,寫下了極有影響的文章《話劇百年隨想》和《三問曹禺院長》。
他自己常說:“我一生沒做過多少事,只是經歷了一些人生的風雨。我周圍的人都比我成熟。演戲演的是名著,合作的都是名導演,名演員,一點點把我帶出來。我只能說,我是個幸運的人。話劇使我這一輩子生活得非常充實。話劇這個事業已經與我的生命凝結在一起了。它是我賴以安身立命之所在,是我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