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 | 億謙
在演出數據平臺Pollstar發布的全球演出市場年終總結中,使用了這樣的字眼來總結2022年:歷史性的一年。
曾經有業內人士悲觀地認為,經歷了兩年的疫情沖擊之后,演出市場的恢復或許需要數年時間,但沒想到,2022年,全球演出市場出現了“報復性復蘇”,從門票銷量到演出收入都全面超越疫情前的2019年。
其中,體育場巡演(Stadium Tour)成為票房的“扛把子”, pollstar數據顯示,2022年,排名前100的體育場巡演項目票房總收入達到26.8億美元(約180億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了驚人的81%。
在體育場巡演火爆的同時,中小場地演出卻出現了相對疲軟的跡象,一些音樂人甚至因此放棄巡演。
偉大的回歸
過去三年,尤其是2020和2021年,全球演出市場受到疫情沖擊,損失慘重。
Pollstar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票房最高的前一百個巡演項目里有11個項目總票房破億,到2020年,每一個項目破億,2021年也只有一個項目破億。Pollstar估計,僅2020年,全球演出行業損失高達300億美元。(約2000億人民幣)
2022年,隨著疫情的緩解,演出市場出現了“報復性復蘇”。波多黎各歌手壞痞兔(Bad Bunny)年內巡演票房超過4.3億美元(約30億人民幣),打破了艾徳·希蘭(Ed Sheeran)在2018年創造的紀錄。
排名二、三的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和艾徳·希蘭,總票房分別是2.74億美元和2.51億美元。包括排名第四的哈利·斯泰爾斯(Harry Styles,2.41億美元)在內,2022年票房前四名的巡演收入都超過了2019年的冠軍。
Pollstar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排名前100的巡演項目,總收入達到62.8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了13%。
不只是總收入,門票總銷量、單場平均參與人數和單場平均收入等維度的數據都出現了增長,而且是在世界各地普遍在第三季度才開始逐漸放開的情況下。
除了百強巡演之外,2022年全球門票銷售總額也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達到117億美元,比2019年增長了5%。Pollstar估計,全球演出市場的年收入很容易超過300億美元,并將這一現象稱之為“偉大的回歸”(The Great Return)。
盡管票房增長數據需要考慮通貨膨脹和票價上漲等因素,但消費者對于現場演出的強烈需求是毫無疑問的,他們在疫情緩解之后迅速將熱情投入到了演出現場,所以才會讓演出市場出現“偉大的回歸”。
體育場巡演之年
“體育場巡演”是演出市場里最高級別的巡演,因為大型室外運動場容納人數多(超過萬人),組織成本高,一般只有頂級藝人才會舉辦。哪怕紅如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也是出道十二年后才在2018年第一次舉辦體育場巡演。
但在2022年,越來越多不同類型的藝人加入到體育場巡演的行列,除了壞痞兔,還有威肯(The Weeknd)、哈利·斯泰爾斯(Harry Styles)、卡羅爾G(Karol G)、杜阿·利帕(Dua Lipa)、洋基老爹(Daddy Yankee)、The Lumineers樂隊和德國戰車(Rammstein)等。很音樂
對此,參與了金屬樂隊(Metallica)和比利·喬爾(Billy Joel)等藝人體育場巡演項目的Artist Group International首席執行官丹尼斯·阿爾法(Dennis Arfa)評論說:“世界變了。音樂更加多樣化,它變成了多元世界,在每個世界里,都有超級巨星。”
盡管體育場演出票房僅占總票房的26%,但在2022年卻表現驚人。
根據Pollstar的《2022年票房報告》,2022年排名前100的體育場演出票房收入從14.8億美元大幅增長到26.8億美元,增幅達81%,同時門票銷量也增長了48%,從三年前的1600萬張增長至2380萬張。
Pollstar因此將2022年稱為“體育場巡演之年”。
體育場巡演爆發給演出現場帶來的一大影響是體驗和技術含量的提高。酷玩樂隊(Coldplay)的巡演嘗試用自行車發電、威肯巡演的舞美和燈光效果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壞痞兔為巡演設計了一個橫跨整個場地的懸浮舞臺,而法國樂隊Indochina則在體育場里搭建了史上最大的圓柱屏。
不出意外,體育場巡演的火爆趨勢將會在2023年繼續下去,泰勒·斯威夫特已經為巡演預定了52座體育場,總收入預計將是10億美元的規模。
門票漲價背后的隱憂
2022年全球演出市場的一大特點是票價全面上漲。漲幅最大的是體育場演出,票價比2019年上漲了22%,其他場地的漲價幅度也在12-16%。劇院演出雖然收入比2019年減少了11%,但票價也上漲了7%。
票價上漲無疑跟通貨膨脹有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平均通脹高達7.4%,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演出票價上漲也就不足為奇了。
體育場演出盡管漲價幅度最高,門票銷售卻沒有受影響,這或許是因為知名藝人的號召力讓粉絲們愿意為漲價埋單,像阿黛爾這樣的藝人,哪怕門票炒到30萬美元一張,仍然一票難求。
但中小型演出的消費者卻并不太買賬。Pollstar的數據顯示,2022年,室內大中型演出場地(Arena)的門票、俱樂部(相當于Live House)和劇院演出的門票銷量都較2019年有所減少,盡管由于票價上漲,讓俱樂部演出的收入增長了5%,但室內場和劇院的票房收入都有所下降。
門票銷量和收入雙降的情況下,光靠提高票價并不足以促進市場發展,相反,由于通貨膨脹和收入不佳,一些做不到體育場巡演的音樂人開始選擇放棄巡演。
今年4月,口碑極佳的英國說唱歌手小西姆茲(Little Simz)宣布取消美國巡演,因為“作為一名獨立藝人,我自掏腰包支付所有費用,包括我的現場表演,但在美國巡回演出一個月將使我陷入巨大的赤字”。
Little Simz的演出現場
五個月后,碧昂斯(Beyonce)在歌里致敬過的老牌歌手Santigold也宣布取消巡演,理由也是做巡演入不敷出。Santigold說巡演就像是一輛越開越破的車,“難道我還要扛起它繼續前進嗎?”
消費者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疫情和通脹的雙重沖擊,讓中小場地的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今年6月,告五人樂隊的巡演因為門票定價較高而引發爭議,盡管業內也有不同意見,但在特殊時期出現這樣的爭議實屬正常。
越來越多的觀眾寧愿到演出開場前到門口再決定要不要買票,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積極購買預售票,但演出主辦方有時候需要通過預售來衡量到場人數,這導致一些演出因為無法預估人數而選擇取消。
體育場巡演的火爆固然是好事,但能舉辦體育場級別演出的藝人在行業里畢竟只是少數,行業里占了大多數的腰部、尾部音樂人需要中小場地提供維持事業發展的空間。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中小型場地就像是音樂產業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不通暢,產業肌體必然受到影響。
-全文完-
關鍵詞: 全球演出市場報復性復蘇 一些歌手卻開始放棄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