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流浪地球2》在北美院線上映,得到了絕大多數觀影者的好評,在美國影評網“爛番茄”網上,《流浪地球2》的百分制評分是83分,爆米花指數是95分;而此前《流浪地球1》在北美上映時,爛番茄指數是70分,爆米花指數是49分。
一向對中國電影非常苛刻的亞馬遜旗下全球最大的電影電視和明星內容資源庫——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簡稱IMDb),在10分制評分中也給出了8.0的高分。可以說《流浪地球2》有了長足進步,也獲得了美國影評人和觀眾的認可。
【資料圖】
但同時,最近《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卻引起軒然大波,這篇叫做《流浪地球 2 影評:流浪太遠》的文章只給電影打出了30分的低分,字里行間充滿了詆毀、質疑和不懷好意。在查看評論文章作者的時候,是一個名叫Brandon YU,這明顯就是華裔的名字,一看頭像,果然是一名華裔,而查其過往,一直在各種美國媒體上寫黑中國的文章,因此他的評論也引起了中國網友的憤慨!
圖片:互聯網電影資料庫給《流浪地球2》以8.0的高分。
圖片:《流浪地球2》宏大的世界觀吸引了北美市場的觀眾。
這篇“二鬼子”寫的文章中稱,“這部 2019 年科幻大片的大膽續集講述了幸存者努力避免行星災難的故事,但它失去了前作的大部分歡樂。電影《流浪地球》于 2019 年上映,講述了地球被危險地推行在太空的反烏托邦電影,被打造為中國第一部實質性的國產科幻大片,票房回報證明了這一點。這部電影足夠有趣,但其雄心勃勃的想法給它帶來了一些空洞的光澤,部分原因是故事的戲劇性除了華麗的災難之外沒有任何基礎。
它大膽凌亂的續集《流浪地球 2》似乎已經注意到并漫無目的地完全朝另一個方向沖刺。這部電影失去了前作的所有歡樂,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了近三個小時的錯綜復雜的故事情節、未煮熟的主題和混亂的、明顯的被批準的潛臺詞。”
圖片:紐約時報對于《流浪地球2》的謬論。
文章還稱,“擁有更大的預算和更高的期望——香港巨星劉德華加入演員陣容——《流浪地球 2》在敘事上是一部前傳,續集發生在第一部電影事件發生前數年,重點關注UEG為將地球推出太陽系所做的初步努力,此舉旨在避免行星災難。它建立了關于反烏托邦地緣政治、人與機器以及人類意識本質的脆弱想法(部分作為《流浪地球》中對《2001:太空漫游》HAL 9000 仿冒情節的背景故事)。”
“這一切都只是發生在電影的第一個小時,在電影快進到下一場沖突之前,幾年后,當人類需要用核武攻擊月球。這個前提可能是可笑的,但愚蠢的敘事想法并沒有妨礙第一部電影中的美好時光。很難說《流浪地球》給中國帶來了自己的‘世界末日故事’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的電影成就,但在這部續集被它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和明顯的民族主義信息所絆倒后,你會希望你只是在第一次時品嘗了這種無意識的樂趣。。”
圖片:發表上述評論的是一個叫做Brandon Yu的“二鬼子”。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不會做出上述荒謬的論斷。
網友也很快找到了這位評論員Brandon Yu。原來并不是什么白人影評人,而是一名華裔男子,此人一向寫一些反華文章,罔顧事實,搬弄是非,向主子邀功。
在很多影評網站上,此人都發布了這篇文章,不知道收了多少錢。而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其他國外評論對《流浪地球2》的評價都非常好。下面是爛番茄網上的評價,可以看到除了Brandon Yu之外,其他西方評論員對影片則是一致贊賞,甚至予以了高度肯定。
圖片:上圖是原文,下圖是機械翻譯,可以看出這位Brandon Yu的反華立場。
Brandon Yu的評論只能說是這些人怕了、急了,因為中國拍出了如此之好的科幻片,并在美國引起一致好評,動搖了好萊塢以及西方意識形態的根本。而最先嗅到這一動向并開始向《紐約時報》等反華媒體投稿的卻往往是這些“二鬼子”。
網友也紛紛評論,“咱們老余家沒有這種貨色。”
“當對方都開始拿太空漫游來踩球2,我就知道穩了。”
“哈哈,還是一如既往對新中國的刻板印象,能給我氣笑的程度。”
“都全球一起對抗災難了還民族主義啊。”
“看了一下,啊,好酸,又看了一下,還是好酸,紐約時報酸死了,瞧瞧它這通篇酸言酸語的影評。”
“那些形容詞就送給《阿凡達2》吧,空洞的主題,虛偽地對殖民主義的歌頌,混亂的的潛臺詞。”
它們急了,我們就做對了。
圖片:《亞洲電影脈搏》網站,影評人帕諾斯·科扎薩納西斯對《流浪地球2》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我們來看看真正的西方影評人對于《流浪地球2》的評價。
比如在著名的《亞洲電影脈搏》(Asian Movie Pulse)網站,影評人帕諾斯·科扎薩納西斯對《流浪地球2》給予了高度評價。
他寫道,“這部電影首先是一部動作/科幻電影,而且這三個小時實際上還留出了很多時間讓許多專業人士大放異彩,電影中也有很多樂趣,幽默的浪漫,效果很好,紅玫瑰花束的概念是電影中最有趣的元素之一。
其次,動作戲真的很出色,郭帆在他的電影中囊括了所有大片粉絲都最喜歡的元素,比如武術、無人機戰斗、空中纏斗、槍支、機器人與恐怖分子的戰斗等,都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在這方面,電影真正閃耀的時刻是具有史詩級規模的災難發生后,無論是在地球上、月球上還是在太空中,這些關鍵的時刻都是電影的高潮,被豐富地呈現了出來。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視覺效果在科幻方面確實是一流的,所有上述地點以及地球以外的各種基地都以最壯觀的方式呈現。而許多主角命運的痛苦時刻,屏幕上頻繁使用的倒計時,加劇了這種痛苦的展現。
最后,主要主角的人格魅力也支撐了影片的大部分時間,吳京、劉德華、王智,每次出場都是非常豐滿的人物效果。”
圖片:《流浪地球2》中韓朵朵為了玫瑰花而戰斗,受到了西方影評人的高度肯定,果然浪漫是無國界的!
所以,我們相信,《流浪地球2》能夠在海外大獲全勝,也能夠將中國的世界觀、宇宙觀、人文觀呈現給世界不同地區、不同信仰的人們,這就是電影文化的軟實力!
關鍵詞: 紐約時報惡評流浪地球2 西方影評人卻盛贊韓朵朵的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