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中,面對月球撞地球危機,聯合政府的代表們遲遲無法達成共識。
危難關頭,中國代表放出了15000年前的人類大腿骨照片:長骨中間有一塊扭結樣凸起,標志著這根骨頭曾在生前折斷并愈合。這意味著,失去運動能力的傷者曾被同伴接納、庇護數月直至痊愈,這種相互照顧的團結精神讓人類社會區別于動物。
折斷又愈合的股骨,也稱為大腿骨|《流浪地球2》預告片
(相關資料圖)
在“人類文明最初的標志是愈合的大腿骨”這一發言后,各國代表終于放下猜忌,一致對“月”。
瑪格麗特·米德:人類學元老級學者
“人類文明最初的標志是愈合的大腿骨”,這個觀點據傳來自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
瑪格麗特·米德出生于1901年,是文化人類學元老級學者。她師從人類學鼻祖博厄斯(Franz Boas)并結識了師姐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這兩人里,前者被稱為“美國人類學之父”,后者寫出了著名的《菊與刀》。
米德在研究一種被稱為Tzantza的東西。Tzantza是干制首級,南美洲亞馬遜盆地地區原住民的一種風俗,他們將在決斗或戰爭中砍下來的人頭當作戰利品進行一系列的特殊處理來保存|theschooloflife.com
19~20世紀初的人類學學者都具有探險家氣質。1925年,碩士畢業的米德漂洋過海,來到南太平洋的薩摩亞群島,開始了為期半年多的田野調查,與當地女孩同吃同住。她在此期間的研究,后來整理為她最有影響力的作品——《薩摩亞人的成年》。
這本于1928年問世的書中,米德反思了西方青少年與薩摩亞青少年的不同,認為青春期的躁動不安是特定文化下的產物,文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塑造人。
這個結論看似平常,但20世紀初正是生物決定論大行其道的時代。先天基因定終身,還是后天環境塑造人?是龍生龍、鳳生鳳,還是近朱者赤、耳濡目染?米德和她的老師博厄斯站在了后者,支持文化決定論。
在20世紀初,西方社會盛行的是種族主義和建立在種族主義上的優生學,米德對薩摩亞年輕男女的研究成為平地驚雷,這是人類學界第一部探討文化與人格關系的著作。此后,米德又多次前往南太平洋島嶼,證明文化傳統對兒童養育、性格塑造有著巨大影響。
困難時期,需要“愈合大腿骨”的暖心故事
雖然米德在學術界名氣很大,但“文明是愈合的大腿骨”的說法卻并非來自她的某本著作,而是出自一本他人撰寫的回憶錄。
1980年,美國醫生保羅·布蘭德(Paul Brand)在《可怕而奇妙的創造》書中回憶了米德的一次講座。講座中,米德問“什么是文明最初的標志”?
她表示,不是陶罐,不是鐵器,不是工具或農業,真正的最早文明是一根愈合的大腿骨。米德在房間里舉起了那根骨頭,解釋說這類痊愈痕跡永遠不會出現在競爭性的野蠻社會遺跡中。
一個摔斷大腿骨的原始人無法行走,也無法采集食物,而這根骨頭需要休息數月才能痊愈。愈合的大腿骨意味著他沒有被同伴拋棄。有人幫助他,照顧他,為他帶回食物,帶他逃離危險。倘若沒有關懷互助的社會文化,這個人只能走向死亡。
《流浪地球2》預告片里中國代表以大腿骨團結了各國代表|《流浪地球2》預告片
不過,布蘭德并沒有提及米德講座的時間和地點,也沒有說明那根骨頭來自哪個遺址、是什么年代。米德自己也無法再做補充說明了,因為在該書出版的兩年前,米德就已去世。
米德和股骨的故事在之后廣為流傳,有兩個節點功不可沒。
一次是2012年,這次故事有了些變化。美國醫生、臨終關懷倡導者伊拉·比奧克(Ira Byock)當年出版的新書《最好的護理》里引用米德的話,這次是把人類文明與動物界相對比, “沒有動物能在斷了一條腿后,活到骨頭痊愈……幫助他人度過難關是文明的起點”。
而第二次大范圍傳播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內容與2012年故事版本相仿,但多了骨頭來自15000年前某個考古遺址這一細節。2020年3月21日,福布斯網站刊登了一篇名為《一根15000年前的人骨如何幫你度過新冠危機》的文章。文章作者是一位生活在英國的企業家培訓教練,他講述了疫情期間的一些人際互助的暖心小事,并在開頭提及了米德與股骨。不過,作者和比奧克一樣,沒有說明故事來源。
有趣的是,這根骨頭出現的背景與《流浪地球2》中的爭論危機有幾分相似。不論米德到底有沒有在講座上說過這句話,它的流傳貼合了困難期間人們渴望互助的心理,鼓舞人們團結,給予人們安慰。
除了大腿骨,還有什么是文明的標志?
從米德對愈合大腿骨的解釋看,她將文明看做“野蠻”的對立面。在倫理維度外,考古學與歷史學認為,發展出某些硬件的人類社會才稱得上“文明”,而更早的人類創造通常稱為“考古學文化”,例如龍山文化、仰韶文化。
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面紋陶盆|Chez C?sver
米德在這個角度也有自己的見解。
在一次采訪中,米德被問及,什么時候文化才能成為文明?她表示:“這是個定義的問題。回看過去,當有雄偉的城市、精細的勞動分工、某種形式的記錄時,我們會說社會文明。文明……是對一種特定社會系統的技術描述,使一種特定文化成為可能。”
城市、勞動分工、記錄,是米德這一次對文明的界定。此外,農業、貨幣、建筑、大型基礎設施、發達的手工業技術等,也可能是社會步入文明的特征。各地環境不同,文化發展脈絡和特色不同,很難用一種定義形容所有文明。
這些條件中,文字和城市處于核心位置。
為什么這兩樣東西特別重要呢?因為文字是信史和思想的載體,思想很難在沒有文字的社會里積累和傳播;而城市意味著一部分人能脫離農業生產而存活,體現了生產力的提高,人口繁榮,并可能出現了有組織的勞動分工。
我國考古學家夏鼐認為,青銅器應是文明起源的標準之一。青銅器不僅能說明高超的冶煉技術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組織能力,其作為代表權力的禮器時,與大型禮儀建筑有相似內涵,意味著當時存在強大統一的意識形態,將人們團結在一起。
在這些標準上,公元前35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率先跨過文明的門檻,他們創立城邦,建造神廟,將楔形文字用蘆葦桿刻在泥板上。創造了繁盛的蘇美爾文明。
蘇美爾統治者Gudea的頭像|Wikimedia Commons
《流浪地球》里的大腿骨照片是在15000年前,當時人類尚處于舊石器時代末期,還未從狩獵采集進入定居農業,部落內可能存在個體間的人性“文明”,但整體社會未達到“文明”階段。
正如米德在采訪中所說,文明是對一種特定社會系統的描述。痊愈大腿骨與尸骸滿地的祭祀坑,都可能是文明在某個角度的象征。
未來文明會如何發展,我們不得而知,如果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或許就像電影最后主角說的那樣:“文明的命運取決于人類的選擇”。
參考文獻
[1]Did Margaret Mead say that a healed femur is the earliest sign of civilization?
https://skept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47543/did-margaret-mead-say-that-a-healed-femur-is-the-earliest-sign-of-civilization
[2]Did Margaret Mead Think a Healed Femur Was the Earliest Sign of Civilization?
https://www.sapiens.org/culture/margaret-mead-femur/
[3]How A 15,000-Year-Old Human Bone Could Help You Through The Coronacrisis
https://www.forbes.com/sites/remyblumenfeld/2020/03/21/how-a-15000-year-old-human-bone-could-help-you-through-the--coronavirus/?sh=78f65b2937e9
[4]TALKS WITH SOCIAL SCIENTISTS: Margaret Mead on what is a culture? what is a civilization?
https://www.berghahnbooks.com/downloads/chapters/MeadStudying_Ch02.pdf(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alks with Social Scientists. Edited by Charles F.
Madde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68)
[5]張帆,《人類學與社會心理學的結合:瑪格麗特·米德之文化決定論綜述》,《社會科學評論》2007,(03)
作者:vicko238
編輯:小毛巾、游識猷
封面圖來源:《流浪地球2》預告片
關鍵詞: 流浪地球2里愈合的大腿骨 為什么是人類文明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