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被罵了,因為她的高高在上,因為她的目中無人,因為她的“拽”。
近日,林心如發(fā)博,怒斥曝光、傳播自己女兒正臉的行為,喊話尊重隱私。
看似很有道理很有態(tài)度的一句話,卻引發(fā)了廣大網(wǎng)友的不滿:“只會欺負大陸人?來這里發(fā)什么瘋?關我們什么事啊......”
(資料圖)
事件還原,林心如在臺灣帶著自己的女兒小海豚參加了一個聚會,結果被在場人拍下。
隨后,臺灣媒體鏡周刊將照片爆了出來,林心如藏了6年的女兒,就這么曝光在了大眾面前。
發(fā)生地在臺灣,拍攝人是林心如的臺灣朋友,讓她女兒照片流出的是在場來賓,曝光發(fā)酵的是臺灣媒體。
但林心如很憤怒,然后跑到了大陸的社交軟件上發(fā)泄一通。而在臺灣人常用的社交軟件上,她只發(fā)了幾個發(fā)怒的表情,一筆帶過。
大陸網(wǎng)友甚至在林心如發(fā)文前,都不知道這件事,卻無緣無故被扣了頂這么大的鍋,廣大網(wǎng)友可不吃這套,直接回懟近3萬條轉發(fā)。
果真是“林心如之心,路人皆知!”
這不是林心如第一次在公眾面前展現(xiàn)她的咄咄逼人了,林心如的兩面做派和過分高傲,讓她的“拽”,多次觸犯了觀眾逆鱗。
林心如成名很早,1994年才18歲的她就因與郭富城合拍廣告,一腳踏入娛樂圈。
出道沒多久,林心如就事業(yè)愛情雙豐收,先是跟當紅的林志穎談戀愛,又角色撿漏演了《還珠格格》里的紫薇,后續(xù)又參演了《情深深雨濛濛》,從而憑借兩個白蓮花角色一炮而紅。
走紅后,林心如有了在圈內張揚的底氣。2004年在《康熙來了》節(jié)目里,她擦著眼角的淚,控訴周杰在《還珠》里接吻伸舌頭。
正是因為她的這段委屈的控訴,爾康的扮演者周杰被罵聲包圍,人氣暴跌,堪比遭到了軟封殺。
周杰也在這次的“教訓”下立誓:再也不拍床戲、吻戲這類過分的戲了。
但人言可畏,林心如的一段控訴直接將周杰捶到了谷底,事業(yè)一蹶不振。
直到2017年,周杰才有了為自己辯解的機會,發(fā)出長文:
林心如通過工作室,只回了一句話:“品行自在人心,多說無益。”
不知道周杰的真實品行如何,但林心如的人品口碑,卻在這2017這一年斷崖式下跌。
因為成名過早,讓林心如早就攢下了不俗的家底。她在臺灣紅毯上戴3億項鏈,給女兒買20萬手表,卻在發(fā)展多年、撈金無數(shù)的大陸,展現(xiàn)她的“一毛不拔”。
2017年,林心如在慈善晚宴上換了兩件禮服爭艷,卻被人扒出當場她一分沒捐。
不僅如此,有人總結了林心如出道至今的捐款情況:參加過65次活動,總共捐款30萬元,均在2008年。
林心如吝嗇的程度,還根據(jù)地域劃分。08年的汶川地震,林心如捐款共10萬,而日本地震,她慷慨捐出150萬。
就是因為這場詐捐風波,林心如陷入輿論的風口浪尖,雖然沒有明文說明,但她再也沒接拍大陸的戲,基本退出內地娛樂圈。
為什么說是基本退出?因為林心如并沒有真的消失,時常還在大陸營銷,更新動態(tài)。
2019年,停工一年的林心如還跑回內地,參加了真人秀《親愛的客棧》撈金。
在節(jié)目里,她再次展現(xiàn)了刻薄姿態(tài),以前輩身份施壓,讓才19歲的吳磊見識到了什么叫社會險惡。
《親愛的客棧》第三季改成了競技經(jīng)營節(jié)目,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明星各自打印自己房間的照片做宣傳,最終比拼。
由于明星們都不會使用打印機,只好跑到外面找外援,最后眾人只拿到了黑白打印的宣傳單。
只有吳磊一個人默默鉆研,修好了客棧里的打印機,打出了彩色宣傳單。包括林心如在內的一眾人都圍了過來,要求吳磊無私奉獻,幫他們打。
但距離匯報宣傳只要幾分鐘了,吳磊想要幫忙也分身乏術,何況比賽規(guī)則本就是各自為戰(zhàn),不能互助幫忙。
此時,林心如看見吳磊打印出的宣傳頁上,印有客棧全員的大頭貼,立馬來了底氣。喊話吳磊:“你這應該多印幾張,我們一人一張,畢竟上面有我的肖像權!”
才19歲的吳磊沉默了,林心如的聲音越來越大用手指著吳磊,眼睛越瞪越大。
毫不夸張,林心如就如當年《還珠》里容嬤嬤的刻薄模樣,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仿佛下一秒就要對面前的吳磊施加針刺酷刑。
一句“肖像權“憑什么”,林心如就想霸占別人的勞動成果。
面對如此咄咄逼人的林心如,吳磊沉默著不知所措,也許這是他第一次見識到了娛樂圈長輩的施壓。
林心如身上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咄咄逼人的語氣,是從小就有的。
上學的時候,她就因為長得好看,受盡優(yōu)待,在眾人追捧下,她逐漸養(yǎng)成了刁蠻任性的脾氣。
她會在值日的時候偷吃同學的菜,她不是因為吃不起菜,只是想惡作劇同學。
學生時代,林心如經(jīng)常收到情書,她就拿到情書就惡作劇將情書貼到校園公告欄上,覺得很好笑,肆意踐踏別人的真心。
林心如很享受這種“厲害”“可以指使人家”看人出糗的感覺。
她會在老師要去上課的時候,故意把老師鎖在了辦公室。然后跑到校長辦公室,誣告這位老師故意曠工。
再之后,這位老師就被辭退了。林心如多年后再次回顧,也沒有對自己的任性行為感到抱歉,反而笑著很驕傲的樣子。
因為喜歡木村拓哉,所以不愿相信他已婚生子的事實,甚至污蔑對方的正牌妻子:“我覺得這小孩應該不是他的吧,一定是女方的計謀。”
看了這些言論,突然理解當年為什么于正會和林心如撕破臉,當眾炮轟林心如:“我最討厭扮演白蓮花的人”。
林心如從不是什么人美心善的“紫薇”,也不是什么知書達理的“如萍”,她只是她自己,從來沒變過。
她出道早、事業(yè)順,早在內地娛樂圈攢夠了人氣和資本,這些也成了她“拽”的底氣。
林心如第一部擔任制作人,讓她大賺特賺的《傾世皇妃》是在內地拍的。
《傾世皇妃》播出后,林心如在臺灣節(jié)目里被問到,制作這部戲賺的錢多不多時,林心如直言:“撇除臺的話,都賺,在臺就做理想。”
接連在大陸做了幾部劇,林心如早就賺得盆滿缽滿。鬧出詐捐風波后,她回到臺灣做了制作人,接著解散了霍建華在橫店的工作室。
表面上,林心如一家已經(jīng)與內地娛樂圈割席,卻時不時還要在大陸網(wǎng)絡上刷刷存在感,如今女兒正面照被曝光,她也是第一時間上大陸的社交平臺發(fā)牢騷。
臺媒也緊跟著對大陸網(wǎng)友“火上澆油”。
回顧近幾年,林心如的熱搜次數(shù)并不少,《華燈初上》的時候她回憶與霍建華第一次合作,上了熱搜;大S床墊風波時,她也要在大陸買吃瓜熱搜:
光是與霍建華秀恩愛曬合照,她都能花式連上多個熱搜,談女兒、碩士畢業(yè)、甚至連素顏照也能買個熱搜。
所以不要再說什么林心如不在乎大陸市場了,她的野心可能是“既要又要”。
如今#林心如?尊重隱私很難嗎#上了熱搜,大家用三萬條轉發(fā),還她一句“林心如,尊重內地很難嗎?”再拽也得學會尊重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