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過去了,奇跡沒有發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共用一套「生意經」的五部電影扎堆在情人節檔上映了:
「一句我愛你,不如在一起」
「你是年少的歡喜,也是余生的唯一」
「為情而戰」
「帶她去看海」
不論作品類型,清一色「愛情標語」散發出工廠流水線產品的氣質。
2023年的情人節檔,在數量上可以單挑春節檔,但縱覽票房卻不及一毫。從當日票房來看,春節檔《滿江紅》《流浪地球2》兩部影片勢力不減,面對新片,仍強勢占下半壁江山。
情人節檔中僅《不能流淚的悲傷》和《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熱度略高,分獲3600萬和1800萬票房,其余新片單日票房均不過百萬。
是什么讓情人節的愛情片前仆后繼,又相繼撲街、倒地不起?這個檔期的口碑低谷還有機會拯救么?
「依托答辯」
情人節已經過去,但奇跡依然沒有發生。
在2月14日的「一日游」后,次日新片排期銳減,已呈直線下跌,而豆瓣上的一星差評正勢如破竹。
去年2.8分的《十年一品溫如言》帶來的創傷還未痊愈,今年的傷害已馬不停蹄地趕到:「依托答辯」、「逆天玩意」、「難看至極」……
相較爆雷的《十年一品溫如言》,今年上映的新片似乎連「爆」的機會都沒有——沒有IP、營銷缺位、陣容勢弱、劇情爛俗,只剩下了「雷」。
《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又名《三十不惑隔離不斷的愛》,字數要多、閱讀拗口、毫無關聯是這部電影從劇名就傳達出的創作理念。
在由多個獨立愛情故事匯聚而成的91分鐘里,集結了車禍、植物人、超能力、癌癥、不孕不育、死亡、逃犯等一系列讓人捉摸不透的關鍵詞。《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更像是為情人節檔做一個總結陳詞,竭盡全力地把出現過的愛情劇情與設定,討好般賣力地塞進一部作品。
這部定位「聚焦30+愛情故事」的電影,打出「愛情不是年輕人專屬」的嶄新態度,試圖跳出市場愛情片的慣用套路,轉頭卻以極低的水準跳進了口碑的深淵:
從其短短一日游便在豆瓣等平臺收獲鋪天蓋地的差評來看,它實在是像極了情侶們「情人劫」。
糾其原因,除了一個故事都講不清,還妄圖一次性講好八個主角、四段戀愛的野心之外。更因其極度簡化的情節中,傳遞出了疲軟空洞的情感、無法自洽的價值觀以及全面崩塌的邏輯。愛情,被刻畫成為了成全丈夫生兒育女的心愿,毫無怨言主動退出;為了生下孩子隱瞞癌癥,最終只能用VCR與丈夫告別;為了創業不顧家庭的丈夫,卻被查出失憶,在妻子的陪伴下去AI實驗室尋找記憶等等。
二十分鐘一個故事的體量,卻強行多次反轉、講完從生到死。而真正關于「愛情」,只剩下「狗血與離譜」,無數架空于現實的離奇氛圍在每一則故事中蔓延。
相較而言《不能流淚的悲傷》似乎險勝,但也僅僅是「矮子高個」。相比于前者,至少是一部沒出大錯的臺式風格愛情片。
常見的青梅竹馬,常規的命中注定,意外的陰差陽錯,強行制造的現實困境和奇妙的機緣巧合。片末的反轉算是全劇唯一的亮點,其余故事套路你看完梗概就已經爛熟。
而男女主并不飽滿的人設性格,都呈現出愛情片中備受詬病的「用人服務愛情」。女主的性格倔強沒有情節支撐,為愛發狂卻頻頻出現:被埋在塌方的房屋下,仍在責備男主:「以后不可以和我吵架!也不可以消失了!」
男主的沉穩冷靜沒有合理彰顯,但自我感動卻很有一套:明明距離并不遠卻死活不與女主聯系,常常獨自倚墻流淚:「其實我也很想她,不知道她能不能感受到。」
就是這樣一部干巴巴的普通愛情片,憑借情人節檔期以及海報上占據三分之一畫面的許光漢,成功收割一波票房。然而許光漢實際的出場時間,不足十分鐘,僅是一個連男二都算不上的友情出演。
情人節檔的愛情片似乎逃不過如此套路——集體丟失辨識度:差不多的宣傳發行、差不多的劇情內容、差不多的質量成本、差不多的市場反饋。
如此情人節檔,自然賣相不佳。但從上座率來看,依然仰仗情侶們為其保底。所以不過就是一年賺一波快錢,挨罵了就拍拍屁股明年繼續!
但毋庸置疑,急功近利的愛情電影,于市場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它們如同「劣幣驅逐良幣」,正在逐步消解市場對「情人節檔」、甚至對「國產愛情片」的信心。
消亡的情人節紅利
相較于「假日檔」,只有一天的情人節,更像一個「迷你檔」。
受制于春節檔頭部作品集中涌現的壓力,緊隨其后的2月14日情人節檔,往往是腰部甚至更小的影視公司緊盯的陣地。這也從根源上限制了情人節檔的制作成本,這些公司大多實力有限,以小搏大也就成為了上乘之選。
情人節檔雖只有一天,卻仍能引起影片扎堆,這與理論上已經形成的穩固定式「情人節=約會=觀影」密不可分。
這一要素也在于情人節受眾的精準匹配度。觀影的娛樂門檻雖已日益降低,但觀影所傳遞的曖昧,是情人節當天直擊普通觀眾之外情侶群體的關鍵要素。縱觀全年大小檔期,只有情人節最為貼合,而愛情片更因其類型加成、成本優勢,成為了收割市場的首選。
在此基礎上,隨機性消費也是情人節檔產生的要素之一:不在意價格、未提前關注影片,在全天各種消費、吃完晚餐后的空檔,只要排片時段足夠多,就有機會被剛好選中。
這也就意味著,在觀影之前所接收到的宣傳與口碑,并不是觀眾是否買單的重要維度。情緒和氛圍感才是情人節觀影的第一動力。這也使得「只賺一天快錢」的情人節檔電影扎堆,一邊挨罵,一邊叫座。
但投機取巧的爛片,最終會反噬情人節的紅利。
不斷被消耗的觀眾期待,在市場反饋越發實時的當下,造就了無數「一日游爛片」。
當觀眾主動離場,情人節檔紅利的消亡也有跡可循。
縱觀近幾年的情人節檔電影,評分十分潦草,收場十分草率:
2016年《高跟鞋先生》、2019年《一吻定情》、2020年《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以及2022年被稱為「影院渡劫」的三大爛片《十年一品溫如言》《不要忘記我愛你》《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等。
投機取巧的爛片,年復一年收割著大怨種,也在不斷透支著觀眾對情人節檔的信任。愛情爛片賣出的每一張影票,都是對國產影片名聲的一次荼毒。
在這個時代,被爛片推出影院的觀眾,并不擔心找不到新的娛樂替代品。但當觀影與情人節的強關聯因此不斷減弱,紅利的消亡也指日可待。
可以看到近兩年,不少大IP、強卡司的愛情片放棄2月14日情人節這個強關聯的檔期,轉而試水其他節日,甚至投放在普通周末。
雖然情人節這天亟需愛情片營造的曖昧氛圍,但愛情片可選擇的時間,可遠不止情人節——畢竟是「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
例如五一檔《后來的我們》、圣誕檔《愛情神話》、5·20檔《超時空同居》、跨年檔《以年為單位的戀愛》、暑期檔《我要我們在一起》等。更有許多同類型影片選擇平常日期上映,以口碑推動長線票房,其中包括《最好的我們》等。
這些影片的擇期思路,從一定意義上印證了情人節檔紅利的銳減,也用市場反饋證明了電影的質量是影片收獲好評與否的關鍵要素。而宣發的預算,是定檔擇期的決定性因素。節日檔期與影片氣質是否契合,是錦上添花,但也反而是后話了。
隨著情人節紅利的消亡,也再次證明了檔期是賦能是如虎添翼,但不是起死回生的靈藥,關于檔期的思路,或許可以再打開一些。
因為唯有口碑質量,才是長線收益的關鍵。
收手吧愛情爛片的荼毒
低成本的巨大優勢,讓愛情片成為賺一波快錢的劃算買賣。
這也使得被商業包裹的愛情爛片層出不窮,甚至將愛情片與爛片劃上等號。這樣的標簽對于愛情題材本身而言,如同致命枷鎖。長此以往,演員、編劇、制片、公司等一系列相關模塊,都可能對這一不討喜的題材避之不及。
而愛情爛片又讓愛情電影看起來很「好拍」。
在《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十年一品溫如言》的影評中,不乏:「我小學寫的作文都比這劇本好」、「我拍的能比這好」等類似評價。
不同于其他類型片,愛情電影的拍攝場景、演員塑造日常化,不需要太多高科技的加持,看似很「好拍」。
但真正拍出共鳴,卻很難。難在締造并牢牢握住愛情電影主題中細膩而豐滿的情感內核,難在對無數細節的描摹和把握。
正如2022年的黑馬愛情片《愛情神話》,這部混合著奇異特質的愛情片,沒有轟轟烈烈的生離死別、愛恨情仇,但感情線既若即若離又忠貞不渝。全片有人情味兒,又有生活質感,用處處閑筆勾勒出一幅絕妙的上海風情畫,輕盈又熱烈,精致且市井。
真摯的情感共鳴,難就難在寫實的細膩與貼合情理的真實。
相反,近年來許多在愛情本質上無心深究的愛情片,轉而試圖用數量感動觀眾而形成了「集大成」的風格。它們反其道而行之,將「什么都想要」與「什么都想快」的貪婪寫在臉上。
好比《可不可以不要離開我》以老套路降低風險的方式復刻劇情,失憶、絕癥、疼痛文學反復出現,再疊加相逢、病逝、誤會等老掉牙的橋段。
這是商業裹挾下的賺錢買賣,細膩純粹的情感內核在這些影片中絕跡,愛情片就只剩爛片的印象也逐漸被市場采納。
愛情片沒有如戰爭片、科幻片、恐怖片的受眾篩選,它較為大眾化的觀看門檻,也使得爛片的出現會波及到范圍更大的「無辜受害者」。
以情人節檔的愛情爛片大放送為例,大眾審美在這一時間段密集受挫——敷衍的是俗套的腳本、莫名其妙的情節、難以自洽的邏輯。搞點創新都算得上稍有用心,但新概念包裝的爛俗腳本依然是爛俗的。
情人節「財富密碼」失靈的同時,大眾審美也因此失去正確的衡量標準。當市場上的愛情片普遍質低,大眾會逐漸忘記優質愛情片的標準,也丟失被愛情片打動的感覺。
從這一角度而言,當市場已然失去了對優劣的判斷,于這一類型影片、甚至國產影片的發展都極為不利。
所以,還要感謝網絡傳播發展所帶來的實時反饋越發迅捷,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大部分觀眾不受爛片荼毒,撈一筆就跑的無良電影公司,終將難以為繼。
趁「情人節檔期一看就是爛片」的標簽還未完全根深蒂固,國產愛情電影去粗取精、向內走心的仍有機會。
1號結語
2023年了,ChatGPT都能一封情書信手拈來了,愛情電影卻再也寫不出愛意的本質。
但無論如何,1號都真心希望國產愛情片能找回細膩真摯的初心,不全然被商業利益裹挾。而有機會擁有與時代共振的情感內核,去真正輕叩觀眾內心。
正如淚水并不是至死不渝情愛的唯一證據,一日票房也絕不能是影片成功與否的有力說辭。
情人節過去了,2023年的情人節檔沒有迎來翻盤的奇跡。面對草草收場的「一日游」,值得思考的還應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