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噸噸噸
2023年開年至今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長視頻行業釋放了出一系列積極信號。
【資料圖】
一方面,其財務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自2022年1月,愛奇藝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會員人數于第三季度重新回到1億以上水準;根據《晚點LatePost》,騰訊視頻也在緊接著的7月實現首次盈利,2022年的全年收入超過百億元。從愛奇藝到騰訊視頻,這些數據都表明,長視頻正逐漸告別曾經長達十余年的虧損階段。
另一方面,依托于長視頻平臺的內容市場也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
就近而言,愛奇藝的《狂飆》在春節檔期間表現突出,成為全民追更的爆款;騰訊視頻的《三體》則為國產科幻劇畫下新的起點,豆瓣評分從開分的8.1升至8.5,口碑持續發酵且長尾效應明顯;優酷的漫改劇《少年歌行》也取得了不錯的口碑,陪伴觀眾多年的合家歡IP《鄉村愛情》也如約上線劇集春節檔。
綜藝方面,隨著各平臺項目陸續上線:《半熟戀人2》《快樂再出發2》《大偵探8》等,讓去年相對沉寂的綜藝市場重新吸引了觀眾視線;作為視聽產業生力軍的動漫,則在《斗羅大陸》《左手上籃》《中國奇譚》等年番大作、創新精品中持續提振各方信心。
而站在行業視角上,值得探討的問題是,這種趨勢是否會在接下來得到延續?
觀察2023年的市場新風向,并對長視頻的平臺策略、內容表現和儲備項目進行分析后,小娛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劇集市場:打法各異、爆款頻出
縱觀開年以來的劇集領域,可以用“好一番熱鬧”來形容。
具體說來,近期最受關注的兩個項目無疑是《狂飆》和《三體》。這兩部劇的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微博話題閱讀量均超過230億,且收官至今,在幾十萬觀眾的檢驗下,豆瓣評分紛紛穩定在8.5分。
之于行業同樣意義非凡,前者為掃黑劇找到了新的可能,后者則推開了中國科幻劇大門,同時,它們還折射出背后平臺的優勢和能力所在,尤其是《三體》。作為備受矚目的世界級科幻IP,加之要面對與Netflix的“同題競爭”,其影視化改編一直是行業內外的重點關注對象。
如今的結果不僅再次證明了騰訊視頻打造大IP的能力,也體現出平臺在內容創作上有著更高的視野和目標。
往前追溯,《三體》的開發初始于2016年,科幻題材在彼時的國產影視劇市場上幾乎是一片空白。在那之后的七年時間里,從確定改編方式、選擇合作伙伴到克服技術難題,騰訊視頻讓《三體》的落地一步步成為可能。隨著這部劇與觀眾見面并獲得不俗的反響,國產劇科幻賽道的大門也被正式打開。
而作為賽道的開辟者,騰訊視頻無疑會繼續在這條賽道上深耕。
2月3日,騰訊視頻公布了一份包括七個項目的科幻片單,除了《三體II:黑暗森林》、IP衍生番外劇集《三體:大史》,還有獲得過星云獎最佳長篇的《群星》、北大物理系博士付強創作的《時間深淵》以及三部原創劇集《元都》《二進制》和《完美之軀》。
這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一個問題:接下來,長視頻在劇集領域還有什么牌可打?各平臺的打法又有何不同?
毋庸置疑,有了《三體》開道,再加上更早之前的《開端》作為鋪墊,騰訊視頻在科幻領域占據了領先位置。而論題材,從此前發布的2023年V視界大會片單可見,其布局思路是類型全面、品類多元。
比如,現實題材的《平凡之路》《夢中的那片海》《父輩的旗幟》等;以青春愛情為主題的《愛情而已》《很想很想你》《在暴雪時分》《暮色心約》等;爆款頻出的古裝愛情劇依舊在片單上占據一席之地:《玉骨遙》《長相思》《與鳳行》《折腰》《樂游原》,此外,懸疑、喜劇也是平臺的重點發力對象,待播項目包括《漫長的季節》《繁城之下》《蘭閨喜事》等。
同時,平臺的劇集儲備中也不乏差異化的大IP,網羅了來自尾魚、九鷺非香、南派三叔等作者的作品。在大IP的基礎上,其在劇集系列化、宇宙化的開發上也走在前列,最典型的莫過于已經推出了三部的“鬼吹燈”系列。
再看愛奇藝,作為最早提出降本增效的平臺,回歸內容并未停留于一句口號。去年至今,愛奇藝連續輸出多部站內熱度破萬的高品質劇集:《人世間》《蒼蘭訣》《卿卿日常》《罰罪》《風吹半夏》《狂飆》。從這些作品的題材分布和作品共性可見,現實題材是愛奇藝內容布局時的主要方向之一且成績不俗。
此外,優酷在劇集領域的打法同樣值得一提,尤其是在垂類賽道的表現。從《重生》《重生之門》到《庭外》,以懸疑劇場為依托進行系列化及宇宙化開發,且在內容上做出了“懸疑+”的嘗試。比如,《膽小鬼》屬于“懸疑+青春”,《重生之門》屬于“懸疑+盜竊”,《庭外》則屬于“懸疑+律政”……
綜合來看,三大平臺在劇集領域的表現均有突出之處,在差異化的打法下,明顯分化出各自的優勢與特色。但同時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具體內容還是內容策略,都顯示出行業在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綜藝騰芒領跑,動漫第一平臺已成型
除了劇集,綜藝和動漫也是長視頻平臺表現突出的內容品類。
近期,綜藝市場明顯回暖。打開各平臺頁面,都有熱門綜藝在播,且覆蓋不同類型、各有亮點。
其中,愛奇藝和優酷的綜藝均以新IP為主,前者打造了垂類音綜《我們民謠2022》、勞作紀實互動節目《種地吧》,后者推出了引入TVB藝人培訓模式的《無限超越班》。
位列第一梯隊的芒果TV和騰訊視頻更是看點十足。僅看近期,芒果TV的離婚綜藝《再見愛人2》剛收官不久,在播綜藝則包括《大偵探8》《妻子的浪漫旅行6》《時光音樂會2》等,還處于籌備期的《浪姐4》因為擬邀名單頻繁登上微博熱搜。
透過以上節目不難看出,綜N代是芒果TV最強有力的武器之一。同時,這些節目覆蓋了推理、情感和音樂等不同賽道,而在每個垂類中又能積累出多個王牌IP。比如《大偵探》《密室大逃脫》,滿足觀眾對推理綜藝的不同偏好;《女兒們的戀愛》《妻子的浪漫旅行》《再見愛人》和《春日遲遲再出發》則關照了觀眾的多元情感訴求。
同樣在綜N代表現不俗的騰訊視頻近期最受關注的綜藝非《半熟戀人2》莫屬,開播后,其站內熱度突破20000。去年,在市場格局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這檔節目的第一季成為戀綜中的一匹“黑馬”,第二季的熱度則直接說明,平臺又多了一個擁有長久生命力的戀綜IP。
這也顯示出騰訊視頻在綜藝品類的布局思路,即在優勢賽道持續深耕,并從不同維度拓寬內容邊界,打造更多的王牌IP。所以,在《心動的信號》系列之后開發了聚焦輕熟人群的《半熟戀人》,而2023年的片單顯示,平臺還將推出以女藝人為主角的新戀綜《再一次心動》。
同時,平臺在喜劇和職場綜藝方面也是類似打法,除了《脫口秀大會》,騰訊視頻還將與笑果合作《喜劇大會》,涉獵更多的喜劇類型;在《令人心動的offer》之后,將觀察視角放置于經驗相對豐富的職場人群,《躍上高階職場》應運而生。
整體上,騰訊視頻2023年的綜藝板塊有著非常明確的主題:情緒價值為第一生產力。也因此,在豐富的品類下,綜藝開始呈現出為用戶提供情緒價值的內容趨勢:關照社會情緒、洞察用戶需求,與觀眾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使其產生共鳴、獲得陪伴。
而從類型上看,舞臺綜藝是騰訊視頻在接下來的重要發力點,策劃了三檔節目形式和切入點不同的全新舞臺IP:《舞臺2023》《1+1 live》《街舞大會》,有的為富有才藝的年輕人提供舞臺,有的以雙人舞臺為主并通過唱、跳、演奏和創作展示合作。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相比更常被提及的劇集、綜藝,動漫也成為長視頻內容成績單的重要一筆。而從多方面對比來看,騰訊視頻依然穩坐國漫第一平臺的位置。
首先,騰訊視頻在產能上領先一步。在其去年發布的片單上,相關作品多達100部,多于愛奇藝、優酷和B站的項目儲備量。另一直觀的體現是,其年番數量已增加至7部,包括《斗羅大陸》《斗破蒼穹》《吞噬星空》《完美世界》《一念永恒》《神印王座》《西行紀》。
按照更新周期算,動畫分為季番、半年番和年番,“年番”二字意味著,每部作品都將做到全年不斷更。盡管年番更能保持在觀眾間的活躍度,但長時間以來,比較常見的是對制作端成本、創作壓力都相對較小的季番。那么反過來,能夠適應年番的更新節奏,就足以說明平臺對制作水準和內容的信心。
其次,騰訊視頻動漫用戶的大盤表現也相當可觀。其中,平臺動漫用戶數超過2億,男性占1.2億,女性占8000萬,在龐大的用戶基數中讓大家看到了常被市場忽視的男性消費潛力。與此同時,平臺18-29歲的年輕用戶占比最大、近1.3億,折射出平臺年輕活力的動漫品牌形象。值得一提的是,“長情”也正為騰訊視頻動漫用戶的一大標簽,不僅每年保持著5%-10%的高速增長,并且動漫會員持續付費率達到75%,展現出平臺在優質內容下的長效吸引力。
另外,各平臺在動漫領域的發力點和優勢點有所不同。愛奇藝注重“一魚多吃”的IP開發模式,B站的二次元基因使其擁有一定的受眾基礎,優酷選擇探路“新國風”,而騰訊視頻從更根本的層面抓住了在現階段發展動漫的核心,即在IP源頭處形成絕對優勢。比如,《斗羅大陸》《斗破蒼穹》《吞噬星空》等均是來自閱文的IP,先期解決了內容和受眾基礎的問題,為打造年番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具體看內容,騰訊視頻對動漫的布局主要涉獵玄幻、科幻、武俠和戰爭四個題材,并在此基礎上打造出不少優質作品,如《左手上籃》《眷思量》《吞噬星空》《九州縹緲錄》《畫江湖之不良人》等。
而透過這些作品會發現,平臺在對動漫投入時呈現出的三大創新力。其一,是通過領先的創制技術,大力推進動漫的視覺體驗與藝術表現,如《枕刀歌》就憑借“三渲二”技術,在保證鏡頭真實流暢效果的同時,營造出了強烈的感染力與氛圍感。其二,是善于以細膩的角色、故事與畫風抓住女性受眾,其三是鼓勵和注重原創項目。
與此同時,騰訊視頻的片單上還有一系列值得期待的待播動漫,比如《王者榮耀》的同名動畫番劇,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遮天》以及改編自高分武俠漫畫的《鏢人》等。而基于動漫IP的長線價值,在創新自制、長線開發、商業變現上的持續布局,以及大量“數字英雄”的儲備,騰訊視頻在未來的動漫商業合作上也釋放出了強大的潛力。
通過對劇集、綜藝和動漫的梳理,我們可以肯定,只要有優質內容作為基礎,擺脫了虧損模式的長視頻依然大有可為。而隨著平臺的品牌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商業化空間也勢必更為豐富。
事實上,這一點已經在過去有所驗證。作為去年的爆款項目,《夢華錄》在收官時推出了大結局點映禮,為貼合用戶多元化的觀影需求、精耕個性化的會員服務帶來了全新的解法。
針對綜藝IP,騰訊視頻同樣有多元的商業化玩法。從去年發布的《脫口秀營銷白皮書》可知,平臺先后推出的《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怎么辦!脫口秀專場》等節目已經形成了脫口秀IP矩陣,在這個過程中,與品牌的合作早已超出贊助、植入的單一方式,打通了線上線下全場景。
跳出已經成功的案例,還有一系列動作都說明,平臺在努力發掘自身的商業潛力。
一方面是前置商業化考量,即有選擇地對一些大IP進行全鏈條開發,從初始階段就將制作續集或進行系列化開發納入計劃,比如《鬼吹燈》《斗羅大陸》等,同時可以圍繞同一IP開發不同內容品類的作品,比如音樂劇、藝術展、有聲書等形式。如此一來,既能擴大IP影響力,也能豐富IP的變現方式。
另一方面,平臺的解題思路還包括借助外力、整合資源。去年11月,騰訊視頻與新浪微博和視頻號達成合作,圍繞綜藝內容的精準推廣、社交互動等方面進一步探索。這一變化無疑表明,綜藝內容在運營、宣發上有了更為明顯的優勢,而節目聲量是挖掘商業價值的關鍵因素之一。
如今看來,隨著2022年的結束,降本增效主旋律給行業帶來的壓抑感已經是過去,但撇去泡沫后,實打實地沉淀出值得期待的未來。從實現盈利到爆款頻出,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商業角度,說一句“長視頻依然大有可為”都不為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