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張新成、付辛博領銜主演,趙志偉、劉一宏、肖雨等主演的懸疑劇《光?淵》正在熱播中。
新元文明,二百五十三年,犯罪率升高是否與“零度共情者”相關,正成為新洲當地迫切需要關注的一大社會熱點話題。盡管送貨員拋尸案順利偵破了,負責該起案件的特調組探員駱為昭(付辛博?飾)卻始終覺得,當下發生的一切似乎并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么簡單。很快,面對“清理者”拋出來的誘餌時隱時現,他和他的朋友們——裴溯(張新成?飾)、陶澤(劉一宏?飾)等正在向一個又一個驚天大謎團靠近……
【資料圖】
雖然才更新8集,但隨著劇情的漸入佳境,加之案件疑點重重,又環環相扣,混跡于各大社交網絡平臺的“自來水”越發多了起來。認真追過劇后,很多人表示“我為我之前的魯莽道歉,這次屬實真香了”“劇感覺挺有意思的,鉤子和伏筆內容都挺抓人的,演員演技尚可”。
那么問題來了,前期幾乎“零”宣發,如今又“真香”預定了,《光?淵》憑借什么俘獲了大眾芳心?我們不妨來一探究竟。
懸疑不懸浮
環環相扣、步步驚心
一直以來,懸疑題材類型劇獨有的敘事形態和視聽氛圍,可以說給廣大觀眾帶來了心理、生理上的雙重“刺激”,因此該類型頗受不少人的喜愛與支持。
對于創作者而言,手中項目想要“變身”成為優質懸疑作品,既要有危機四伏的情景氛圍,也要有真實可信的人物狀態。既要有起承轉合的情節張力,也要有細致入微的細節呈現。既要有錯綜復雜的關系網絡,也要有縝密嚴謹的邏輯推導。以上這些,《光?淵》全部做到了。
就拿前八集劇情舉例,七年前石楠離奇自殺,為什么兒子裴溯堅定認為自己媽媽死于非命,也許還有不小的疑團等待一行人前去破解;如今已是植物人的裴承宇,他身邊有一個隨時監控其病房情況的醫生,這舉動讓人不得不懷疑本人是不是“使詐”;還有鴻福大觀幫助過駱為昭的吧臺員憑空消失了,她和“清理者”有什么關系……
整部劇開篇從一起送貨員拋尸案入手,進而牽連出橫跨數十年的盤根錯節系列懸案。每個看似獨立卻又有所關聯的命案,總給人一種“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毛骨悚然之感,光想想就脊背發涼。
當然,能否讓大家沉浸式觀劇,除了情節設置上要講究邏輯真實性,運用拍攝手法呈現身臨其境的效果之外,《光?淵》的細節處理得當,也是本劇值得夸贊的一個地方。譬如殺死何宗一的律師周鴻川,他的“收藏癖”性格意外暴露,加速了特調組探員駱為昭尋得案件真兇;電臺88.6的廣播節目里時不時飄出來的名著選段,與劇中人物命運及案件發展形成了強對應關系等,作品懸疑不懸浮。
以上可見,在充滿“煙火氣”的《光?淵》里,即便是虛構的時空與人物,也都在漸趨豐滿的關系脈絡中生出“真實感”。展開講,無論是從繁雜的案件素材里凝練出來的戲劇橋段,還是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無異的出場人物,劇集觀照當下時代特點與社會情緒,從價值觀和情感共鳴上狠狠拿捏住了受眾。
“社會派”人性探索
走心探討嚴肅社會議題
仔細看劇會發現,區別于市面上的本格派推理影視作品,《光?淵》是一部標準的、具化的社會派推理作品。
通篇在揭示死者、曝光死因過程中,抽絲剝繭而出關乎人性底色的刻畫、關于社會議題的關照。而一些輕科幻元素的點綴,使得作品本身更具觀賞性和戲劇性,全面覆蓋喜歡探案推理、燒腦科技、社會心理學等的多元化觀眾群體。
如果用正確“姿勢”看《光?淵》,你可以清楚感知到,故事設定在大家陌生的新元文明新洲市,卻明晰展示出我們這個社會各年齡段的大小心理問題。就像裴溯自己也是“零度共情者”,駱為昭和陶澤從裴溯孩童時期就不斷提醒他,不要成為高智商犯罪人群,這是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心。
至于提到原生家庭的不幸,它帶給當事人的創傷或影響,《光?淵》導演喜歡用光影的明暗對比變化,來暗示裴溯實現自我救贖的漫漫“旅途”中,駱為昭是救他于水火之中的關鍵人物。更通過此番操作向我們傳遞出,“即使身處黑暗,也終會朝向光明” 的深刻主旨思想。
近年來國產懸疑劇“井噴式”發展,囊括了多類型元素,核心上無一例外走的是“懸疑+現實主義”創作路徑。也就是說,不止于反映現實、觀照現實,懸疑題材正在嘗試挖掘現實。
原來,面對人們曾有耳聞的嚴肅社會議題,《光?淵》以更有爆發力的處理、更具藝術性的加工,讓觀眾穿過新聞的冷靜克制,直面更有沖擊力的殘酷現實。比如仍未完結的碎花案,名臺詞“你可以教孩子防備陌生人,提高警惕,但是不能讓她們怕穿碎花裙子,遇到兇手不是被害人的錯”。
裴溯記憶里媽媽情緒不太穩定,經常無緣無故地發作,這是一位女性處在不健康婚姻關系里的生動側寫。顯而易見,《光?淵》關注到了各個年齡層、各個生命階段的女性,她們的生存困境問題。據悉后續案件里,還會涉及個人成長過程中后天“創傷”如何治愈、不能脫離法律框架去追尋真相和正義等社會熱點話題。
綜上,《光?淵》觸達的,不僅是宏觀的社會問題,也有微觀的人性問題。這部劇里,與其說懸疑的是劇情,不如說懸疑的是人心。傲慢者單元老實巴交的何宗一錯信了同鄉,給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偏執者單元曲桐、晨晨被人虐殺,也是輕信了別人。主創團隊通過典型案件的藝術化表達,警醒世人。
落地人文關懷
正義永不因黑暗而失去光彩
眼下,《光?淵》只更新了八集,敘事鏈路卻比較清晰了。一條線展示以駱為昭、陶澤、嵐喬為主的特調組探員他們的查案過程,注重細節和線索堆砌;另一條線則展現高智商“零度共情者”裴溯,自身如何擺脫黑暗、走向光明的蛻變過程。
主人公裴溯總給觀眾一種亦正亦邪的感覺。他心底深藏著一個秘密——覺得自己母親的“自殺”,與同為零度共情者的冷血殘暴父親,脫不了干系。所以他長年怨恨裴承宇,對方成為植物人之后,也想盡辦法折磨臥病在床的父親。
據了解,隨著接下來劇情的鋪展,裴溯的人物成長弧線是積極的。在人性本善的強力感召下,在過世母親石楠,亦師亦友的駱為昭、陶澤等人的引導和關愛中,他戰勝了自己人性中邪惡的一面,實現了自我救贖和個人成長。正好契合了作品希望在輕科幻背景下,以基因是否決定善惡為命題,告訴我們你想活成什么樣,你想變成什么樣的人,是可以自由選擇的,每個人只要心存善念,哪怕身處幽暗深淵,也終有一天會回到陽光之下的終極意指。
眾所周知,不少觀眾選擇懸疑劇的初衷是追求高智性、刺激性和確定性,因而出彩的故事情節和推理過程是該類作品的核心內容魅力,但深耕價值內涵也是懸疑劇拓展創作的重要方向。輕科幻社會派懸疑劇《光?淵》超現實的背景設定,加之現實主義的落地表達,大大肯定了人具有自我選擇、自我調節,并邁向“光明”之處的能力,也讓觀眾在新奇體驗中感受到了人文關懷。《光?淵》對“正義永不因黑暗而失去光彩”進行了精彩詮釋。
關鍵詞: 真香光淵優秀出彩好故事才是懸疑劇的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