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了很多版《朱元璋》,默默心里還是04年胡軍版最接地氣。這部電視劇服化道有多爛,胡軍的演技就有多好。
(資料圖片)
早期有一場戲,郭子乾和孫德崖赤膊比武,腳下的路面是水泥鋪成,這倒也沒什么,可鏡頭中央矗立著一個監控探頭是什么鬼?比著比著穿越了?
義軍與元軍有多場大戰,導演親自下場演示什么叫“節約成本”。第二集里元軍用火炮進攻濠州城;第七集元軍用火炮包圍黑石磯。濠州城義軍頂著炮火沖鋒;黑石磯士兵頂著炮火突圍。義軍郭子儀部沖擊元軍方隊;湯和率軍救援黑石磯步兵方隊。兩場毫不相關的戰斗鏡頭竟然是一模一樣,大概率導演在剪輯時,隨手按下了復制粘貼。
還有朱元璋登基頭上那頂金燦燦的皇冠,這可是給死人戴的冥器,您堂堂一國之君戴頭上難道不瘆得慌?然而一個好演員,別說道具差,哪怕沒有道具也能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朱元璋的扮演者胡軍朱元璋沒念過書,胡軍臺詞接地氣地自稱“咱”。朱元璋不懂禮儀,和李善長說話,胡軍會隨手抱個水壺玩。朱元璋間接坑死郭天敘,在軍中搭設靈堂祭拜,短短五秒內表情從開心變為陰冷。馬皇離世,朱元璋用自欺欺人的命令,訴說著心中不舍:“皇后聽旨,咱命你,立刻睜開眼睛跟咱說話,立刻睜開眼睛跟咱說話!”
胡軍飾演的朱元璋非常立體,他不是一個簡單的帝王。他身上既有小農的精明,又有梟雄的草莽勁。既有帝王的狠辣,又有老父親的柔情。他在朝臣前機關算盡,又在馬皇后前如孩童般任性,就像歷史上真的朱元璋那樣。金樽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五千年來出身最低的帝王被胡軍活生生地,從歷史書帶到現實。
02.
電視劇《朱元璋》要分為上下兩部分看,上半部分在說“打江山易”,貢獻了不少名場面。
臺詞過于現代,戰爭如同兒戲,還有大量穿幫,只能算堪堪及格的歷史劇。真正封神的在下半部分,當朱元璋終于建立明朝,主題便切換為“守江山難”。
揚州城,因為戰亂只剩下18口人,朱元璋下令讓楊憲治理,雖然靠激進的“三年復興計劃”完成任務,卻也為日后危機埋下禍根。朝堂里,李善長、胡惟庸的淮西勛貴,正在與劉伯溫、楊憲代表的浙東文官斗法,這一階段朱元璋作壁上觀,斗而不破,認為只是同僚之爭。
揚州人李進私下調查時發現,楊憲治揚純屬面子工程,2000斤糧食稅賦,全是從老百姓嘴里扣出來的,朱元璋聽后龍顏大怒,當年自家爹娘被苛捐雜稅逼死,對貪官污吏有刻骨銘心的仇恨。他開始殺人,開始整肅官場,制定了全中國歷史上對官員最苛刻的大明律。
胡惟庸案,藍玉案接踵而至,但是盡管你貴為九五之尊,個人力量又怎么與整個官僚系統對抗?這一階段他殺的人越多,越體會到自己蒼白無力。因為錯的不是朱元璋,而是整個體系不受監督的封建官僚體系。
當馬皇后殯天,太子朱標早亡,朱元璋陷入最后的瘋狂。有功的人無錯的人,甚至是跟了自己一輩子的徐達,通通被賜死。如果說上一階段是為江山社稷,臨死前大開殺戒便是為子孫后代。因為朱允炆太小沒有根基,自己也沒有時間為他培養新班底,只能讓所有潛在威脅和自己一起在夕陽中永久睡去。
毫不客氣地說《朱元璋》是大明王朝1566之前,唯一有深度的古代宮廷權斗劇,以反腐敗為引子,權力斗爭為目的,揭示了一個沒有約束規范的封建官僚集團,必然走向腐敗沒落的壞結局。畢竟人非圣賢,打天下易,坐天下難。和人心,欲望的斗爭更難!強如朱元璋,殺貪無數,依舊逃脫不了歷史周期律的治亂循環。
關鍵詞: 朱元璋的服化道有多爛 胡軍的演技就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