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MNC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朝明
2月劇集市場,電視劇依然以現實題材為主力,其中年代劇、古裝劇熱度靠前;網劇市場,懸疑劇、情感劇表現穩定。此外,《左手上籃》等國潮動漫劇集的熱播也打開了市場新空間。
收視方面,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統計,2023年2月4日至2月10日期間,《我們的日子》收視居高位;《女士的品格》同時段收視競爭力強;《狂飆》重播收視攀高;《三體》多項收視指標出色;《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關注度提升;《今生也是第一次》收視穩中有升。
2月11日至2月17日期間,《情滿九道彎》登陸熒屏;《三體》同時段收視競爭力強;《狂飆》重播收視高揚;《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回看用戶規模居高位;《我們的日子》多項收視指標居高位;《女士的品格》繼續熱播。2月18日至2月24日期間,《我們的日子》多項收視指標位居第1;《情滿九道彎》關注度走高;《風雨送春歸》收視表現出色;《狂飆》收視上揚;《女士的品格》《今生也是第一次》在地方衛視劇目中收視靠前;《星落凝成糖》回看用戶規模較大。
口碑方面,《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今生也是第一次》《夏花》作品等豆瓣評分占據前列。熱度方面,《重紫》《聽說你喜歡我》《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占據網絡劇熱度前三;《星落凝成糖》《我們的日子》《女士的品格》則占據電視劇熱度前列。
從類型看,2月,京味劇《情滿九道彎》關注度走高,當代都市劇《風雨送春歸》《我們的日子》收視表現穩定;此外,“她題材”電視劇《女士的品格》《今生也是第一次》在地方衛視劇目中收視靠前。綜合而言,京產電視劇同期熱播領跑大盤;“國漫當潮”動畫劇集頻頻出圈;類型化劇目以風格化“搶眼”成為2月劇集市場突出亮點。
京產、京味電視劇領跑大盤
近日,北京市廣電局2023年“北京大視聽”重點文藝精品項目《我們的日子》《情滿九道彎》《星落凝成糖》三部電視劇分別在央視和省級衛視播出。
其中,《情滿九道彎》講述一群老北京胡同里長大的年輕人,伴隨改革開放四十年,一路奮斗與成長的故事,展現大時代背景下的城市發展變化與百姓生活變遷,2月17日在CCTV8黃金檔開播,每集平均收視率1.030%,位列黃金時段電視劇單頻道收視前列。
“將故事場域從四合院升級為胡同,故事的深度跟廣度也都加強了。雖然我們寫的是北京,但它不是光集中北京一個城市,還展現了廣州、深圳。通過南北方城市的呼應,全景式描寫當時中國改革開放那段轟轟烈烈的歷史。”作為《情滿四合院》的姊妹篇,《情滿九道彎》延續“京味”特色,該劇導演劉家成表示:“《情滿九道彎》跟《情滿四合院》相比較,《情滿四合院》是一個四合院里的情感故事,《情滿九道彎》則是一條胡同兒里的情感故事,由于它的環境越來越大,它的故事就更加豐富,人物也更加生動和鮮活。”
“我就是在北京出生的,對京味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后,我認為作為親歷者應該抓住這種優勢,將地域特色發揚光大。” 對于“京味劇”的創作,在劉家成看來中國文化是一條大河,所有地域特色文化都是支流,只有支流不干涸,大河的水才不會枯竭。劉家成表示,不排除會進行其他類型的創作,但京味文化永遠是自己的創作高地:“北京的每一個區域都有很多拍不完的故事,但我們不著急,不趕節點,畢竟藝術最終還是靠作品說話。”
古裝大劇《星落凝成糖》自2月16日起由江蘇衛視、浙江衛視聯合播出,該劇用“喜爽感”劇情搭配唯美質感畫風,讓觀眾們得以跳脫出乏味,獲得短暫的歡樂治愈。也借主人公們的經歷,促人思考諸多深刻話題,追求更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星落凝成糖》的總制片人、完美世界影視副總裁、劉寧工作室總經理劉寧表示,該劇歷時3年打磨,實景搭建達五萬多平方米,近七萬件道具,以“喜爽感”入味,打造出兼具“煙火氣”的東方浪漫愛情。
“希望讓觀眾能夠更加輕松快樂的去看劇。故事的設定是圍繞雙生姐妹花,一個立志做沉淵惡煞,我要努力改命做事業;一個是背負家族的使命,就算修復歸墟會死掉,我也一定要去完成。這種精神內核希望傳遞給大家。”對于該劇的價值主張,劉寧如此說道。
另一部熱播的京產劇《我們的日子》跨越近二十余年的時間線,將鏡頭聚焦到三個家庭兩代人的生活之間,透過小人物的日常展現多元生活群像,描繪社會變遷,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里最溫暖治愈的親情、愛情、友情帶給觀眾。這部央視年代大劇透過兩代人跌跌撞撞的成長經歷和生活變遷,在平凡生活中尋找著屬于每個人不平凡的幸福。在溫情記憶中深切回望平凡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動訴說鄰里街坊之間的質樸情誼。
“國漫當潮”動畫劇集頻頻出圈
優酷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如今,國風國潮已成熒屏生力軍,9.5億人次通過觀看視聽節目擁抱傳統文化。
此外,年輕人與傳統文化雙向奔赴,90后00后觀看占比七成。超六成Z世代認為,傳統文化節目深度創新,場景、劇情設計等極具感染力,傳達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是學習了解傳統文化的窗口。
2023開年,國潮動漫成為劇集市場的新增長極,以國產動漫和古風文化為代表的中國風審美潮流屢屢破圈,成為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
由心魂動漫和企鵝影視聯合出品的國產原創校園籃球動畫劇集《左手上籃》結合了青春校園、體育競技、潮流文化等要素,從校園體育敘事角度出發,講述了一群熱愛籃球的少年們相識相伴、超越自我的故事。
開播至今,《左手上籃》取得了諸多成績:開播當日,姚明、易建聯等體壇大咖為其打call;這部動畫的片尾曲是由周杰倫演唱的《晴天》,這也是周杰倫首次將自己的歌用在動畫上;該劇開播至今熱度占據前列,引發用戶“追籃”熱潮。
對于《左手上籃》的創作契機,該劇制作方左手上籃文化創始人李錦天表示,自己在工作中積累了很多籃球行業的資源,因此希望對青少年籃球事業的發展做些事情,他認為這是兼具教育價值和商業價值。除了對于籃球行業的理解和從業經驗,對于籃球的熱愛也是支撐李錦天有膽量“從零開始”的重要動力,他也相信大家對籃球的熱愛是共享、共通的,這個故事一定能代表更多的人,而不僅僅是他自己的自嗨。
從劇情而言,在整體設定上《左手上籃》以“對決”元素為看點,聚焦于兩個中學之間的較量,采用了“既生瑜,何生亮”的設定,《左手上籃》制作方、左手上籃文化創始人李錦天表示,“對決”是籃球運動的魅力所在,這種對決的宿命是最吸引人的;同時,提到籃球題材的動畫,《灌籃高手》是個繞不開的話題,但《左手上籃》的差異性在于,講的是中國中學生的籃球,講的是中國人自己的故事。
《左手上籃》在人設上也花了心思,創造了一系列豐富、飽滿、有延展空間的角色。比如,許星悠(主角的姐姐)被設定成了一位流量明星,李錦天表示這既是為了契合獨生子女對于兄弟姐妹的渴望,也是出于商業考量——將許星悠作為一個虛擬偶像去運營。該劇總導演謝鐘黎也表示,許星悠這個角色是“二次元跟三次元的一個銜接”。
2023開年,另一部出圈的國漫動畫劇集是《中國奇譚》,該劇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與嗶哩嗶哩聯合出品,《中國奇譚》由八個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的故事組成,采用了電影級別的4K分辨率與聲音效果,涵蓋多種美術風格以及制作手法,既有傳統的二維、剪紙、偶定格動畫,又有CG、三渲二等現代技術,還有將素描與中國水墨韻味相結合的創新嘗試,是創作者們對中國美學一次多視角的詮釋。
憑借精美的畫風、有趣的故事情節,收獲了眾多關注與大量好評,《中國奇譚》豆瓣開分9.6分,直至連載完畢仍穩居9分檔。2月23日,在《中國奇譚》研討會上,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廠長速達表示,《中國奇譚》既是傳承與回望,也是中國動畫新百年的起點,秉承“不模仿別人,不重復自己”的創作理念,不拘泥于狹義的中國符號,用現代觀念和技術手段呈現中國美學、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奇譚》主創《小妖怪的夏天》導演於水分享了創作經驗中的五個要點:
一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小妖怪的夏天》的世界觀來自《西游記》藍圖同時又是一個原創的故事,讓觀眾在經典名著的氛圍中看到一個全新的故事,古為今用,弘揚正向情感的能量;
二是情感的共鳴,從傳統的英雄視角和小人物視角給了人物更多代入角色的可能,與觀眾感情之間產生共振,并最終帶給觀眾溫暖和力量;
三是中式的審美,《小妖怪的夏天》的美術風格以國畫風格為基礎,大量采用留白、暈染等傳統技法,同時結合西方繪畫的優勢融入透視、光影等,使其在視聽語言方面表現更加充分;
四是中國故事,除了畫面風格之外,更重要的是講述體現中國人處事方式和民族性格的故事;
五是趣味性非常重要,在劇本打磨上也采用了經典的劇作法,起承轉合方面磨得比較多,最終呈現出一個讓觀眾有興趣看下去的作品。
類型化劇目以風格化“搶眼”
2月以來,一批類型化劇目繼續搶占用戶注意力。拿下豆瓣7.8評分的《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講述了算學天才帥家默從縣衙稅簿中意外發現該縣承擔了周圍七縣此前百余年的絲絹稅負,由此開啟從縣衙到府衙乃至更高行政單位的撥亂反正之路的故事。
該劇從一個平民小人物入手,揭開了官員抱團、稅收污點等一系列上層官場的秘密。在較為正統的題材面前,選擇了一種詼諧輕松的表達方式,收獲諸多觀眾的好評。
豆瓣評分為6.7的都市愛情劇《夏花》專注男女主角動情后的浪漫與甜蜜,在畫面呈現上,獨樹一幟的畫風令人眼前一亮。該劇主要講述了罹患重病的年輕姑娘何冉,偶遇有著難以釋懷過往、幾乎對未來人生失去信心的杰出園藝家蕭寒,二人從彼此身上尋回各自生命中最重要卻曾經缺失的部分,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收獲刻骨銘心愛情的故事。該劇從多線敘事劇集結構描寫青年人的困境與成長,呈現元素豐富多彩,有原生家庭、情感糾葛、女性自我成長等,彰顯出其對于現實生活的縱深攝入,展現了主人公在獨立、溫暖與理性不斷成長的變化。
3月,隨著現實主義題材劇《心想事成》定檔3月9日,劇集市場一批新劇“輪番上陣”,誰將問鼎第一季度的“劇王”,市場見分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