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三月,春節(jié)檔的硝煙早已落下帷幕,但對于院線電影,相信很多人已跟我一樣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心理陰影,那就是——時間有點忒長了!以至于每場結(jié)束之后都得打一個長長的哈欠才能重振精神走出影院。
但萬萬沒想到,一部悄然上線的《荒原》治好了我的“觀影疲憊癥”。
全片僅有短短的93分鐘(1小時33分鐘),整體節(jié)奏也是毫不拖沓、干凈利落。
(資料圖片)
這種利落感源于精良的剪輯,更和本片一以貫之的“極簡風”緊密關(guān)聯(lián)。
場景簡單,除了占篇幅不多的幾處閃回,背景全是一望無際、了無生機的荒原。
人物關(guān)系簡單,主線只有三個人,一對共赴荒漠的兄妹和他們失蹤已久的爸爸,但爸爸出現(xiàn)在回憶里,哥哥一開始就身負重傷,所以荒原求生的主角其實只有,妹妹一個人。
故事脈絡(luò)也很簡單,本來兄妹倆打算像之前那樣尋找十年前失蹤的父親,但不幸遇到沙暴,哥哥來受傷,于是走出荒原、尋找生機的重擔便落在了妹妹叢林(任素汐飾)一人身上。。
一個人,荒原跋涉,連續(xù)七天。
這是一條簡單筆直卻并不蒼白單調(diào)的主線脈絡(luò),不加修飾但足夠真實,沒有驚險,沒有奇遇,只關(guān)于“一個人,怎么活”。
從剛開始墨鏡太陽帽全武裝的旅行博主風,到步履蹣跚,再到拄著拐杖、拖著行李一瘸一拐,從溜光水滑的皮膚,到干裂的嘴唇,再到沙子滲入毛孔、臉龐如龜裂的土地一般……從一個人在嚴酷環(huán)境下的七天,觀眾得以看到一個人在極限狀態(tài)下的求生本能和真實狀態(tài)。
這種呈現(xiàn)方式因接近生命的本質(zhì)而擲地有聲。
我全程都看得好揪心、好震撼,忍不住代入自己:如果我是她,我會怎么辦?我是不是也會那樣,或者還沒有她勇敢?
身為迎著改革春風長起來的幸運兒,和老一輩比起來至少沒餓過肚子、沒缺過衣穿,如今更是趕上了物質(zhì)大豐沛的時代,網(wǎng)購愈發(fā)便捷,直播帶貨大行其道,手機每年都要換代,時尚的風每隔一陣就換一股,只要你想,沒有買不到的東西、沒有花不出去的錢。
哪怕如今經(jīng)濟下行,但國人的欲望已經(jīng)膨脹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
而這部《荒原》則如一根細針,扎破了繽紛的泡沫,讓生命的本質(zhì)得以顯現(xiàn)——水、食物、合適的溫度,就能構(gòu)成一個人存活下來的基礎(chǔ)。
不要精致,不要夢想,當我們把底線拉到生存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那些對于生命存在真正重要的元素恰恰是平時最易被忽略的東西。
與此同時,面臨生存危機,很多東西都變得不值一提。
比如尊嚴,蟲子可以吃、尿可以喝,什么惡心不惡心、面子不面子,誰看啊?
比如疼痛,麻藥可以不要,酒精直接澆傷口,疼總好過潰爛和殘疾吧?
比如衣服,可以當眾脫掉,如果必須要通過點火釋放求救信號而沒有燃料的話……
看完《荒原》對生活的“剃肉存骨”,忍不住佩服馬斯洛老爺子,他提出的需求層級理論是真的準確,在生存的地基未打穩(wěn)之前,尊嚴也好,自我實現(xiàn)也罷,一切都是虛談。
但不得不說,當生存都是問題的時候,人會變得特別容易滿足,一點水、一點綠、一點活人的聲響就能讓人笑逐顏開、重燃希望。
那種時候可能會無力,但不存在迷茫,因為你的信念單一而堅定,就是活下去。既然已經(jīng)處于垂死掙扎的邊緣,那當然稍微往“生”這邊靠一靠就是一種進步和轉(zhuǎn)機啦!
坐在觀眾席上的我,看著熒幕里的任素汐各種被虐,一方面倍感慶幸,還好我身處城市之中,享受著現(xiàn)代文明的累累碩果;
另一方面腦袋瓜子又像片中寸草不生、一望無際的荒原一樣,毫無雜念,清醒異常,仿佛突破了鋼筋水泥的層層包裹和強大信息流的層層環(huán)繞,看到了自我的本質(zhì)需求和生活的本來面貌——首先就是活著,然后活得好,沒有那么復(fù)雜。知道這一點之后,迷茫和匱乏瞬間掃除大半。
誘惑太多導(dǎo)致選擇太多,才會帶來迷茫;核心需求被龐大的物質(zhì)和無休止的攀比淹沒,才會帶來匱乏。像困在荒漠中的人只想一心尋水源一樣,找到那個最關(guān)系命脈的點,人的毅力才能在一片混沌中被真正激活。
如果當下的你困頓迷茫且挫敗,這部《荒原》或許能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發(fā):也學著電影一樣做減法吧,找到自己最“干渴的點”,并且不要跟其他人比、感嘆自己怎么要啥啥沒有,而要多看看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可以給自己創(chuàng)造怎樣的價值。
比如,你已經(jīng)走了那么長的路,你已經(jīng)活到了現(xiàn)在,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就、一種勝利。更何況你還有家人、還有健康完好的身體……你手中可支配的資源遠比荒漠里失去雙親、找不出一滴水的叢林要多,她都能活下去,為何我們要放棄而不給自己加加油呢?
雖然片子沒有給后續(xù),但我相信,如果真的有叢林這個人,那么經(jīng)過了這一場劫后余生,她一定會變得比其他人更樂觀知足、更加懂得珍惜生活,同時她也一定會變得更有勇氣、更加無所畏懼。
因為生命曾經(jīng)被拋至那樣的境地,所以只要比那個好,都不算太糟糕;也正因為在生死邊緣掙扎過,鬼門關(guān)都去過一遭了,其他的還有什么好怕的?
我們不妨也想想自己的人生低點,既然已經(jīng)順利走過,如今又有什么理由不快樂?之后的苦又有什么好在意?
看《荒原》這種與極限生存相關(guān)的片子,不是在捕捉一場奇觀,而是借此激活心底那份被溫床慣壞或者在疲累中漸漸麻木了的生命能量。
作者:包法利小姐
關(guān)注我,在娛樂世界讀人心、解風情。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