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微信又改版了!
如果不星標,十天半月都收不到最新推送!
(相關資料圖)
動動小手,加個星標,逢年過節不斷更。
文 | 十點電影原創
每三年出一部新作品,幾乎成了新海誠與影迷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你的名字》取得空前成功后,2019年的《天氣之子》卻 口碑滑坡,商業成績也不那么亮眼。
就在觀眾擔心他“陷入瓶頸”之時,新作橫空出世!
上映首周,票房輕松突破3億。
微博熱搜&豆瓣熱門瞬間登頂。
全球范圍內,既叫好又叫座,一掃“江郎才盡”的陰霾。
繼《千與千尋》后,時隔21年再次殺入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日本上映時,開畫三天票房累計近20億日元,吸引近140萬人次觀影,輕松打破《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的首周成績。
三部作品接連破百億,也讓新海誠成為繼宮崎駿后日本影史第二人。
韓國上映時,連續三周登頂周末票房榜,力壓同檔期《熊男》《造夢之家》《灌籃高手 劇場版》。
今天就跟大家嘮嘮,這部新作為何能逆襲翻紅。
《鈴芽之旅》之所以收獲熱烈反響,不僅在于新海誠的名字,更因其劇情和立意再次在當下環境中引發觀眾共鳴。
作為“災難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在歷經《你的名字。》彗星殞落、《天氣之子》氣象災害后,新海誠終于鼓足勇氣,觸碰了日本人心中至今無法彌合的傷疤。
那場12年前發生,規模9級,造成近2萬人罹難或失蹤的,3·11東日本大地震。
故事開篇,17歲的高中少女鈴芽,在上學途中遇見了神秘的帥哥草太。
鈴芽追隨草太進入山中廢墟,并在廢墟中發現了一扇的門,鈴芽誤打誤撞打開了門。
并把鎮守“蚓厄”的要石拔出,要石化身為名為“大臣”的白貓。
它將礙事的草太封印在椅子中。
鈴芽借此知道了草太的秘密,他本為“閉門師”一族。
一直游走于日本各地的廢墟中鎖上出現的“災厄”大門,以阻止“蚓厄”的災厄降臨人世。
如今“蚓厄”掙脫了要石的鎮壓,“門”開始在日本各地打開,地震、災難也即將降臨。
人心的重量,會使土地平靜下來,失去的感受,則將引來災厄。
《鈴芽之旅》于2020年初開始制作,經歷了2年疫情的肆虐,終于在2022年完成。
疫情讓原本喧鬧的都市前所未有的空曠,于是導演便將場景建立在廢墟之上。
導演談及靈感來源時曾說,“人們在開墾新地時會拜神、舉辦盛大儀式,但離去時卻什么都不做,只留下一片蕭條的景象”。
懷著如此復雜的情感,少女“鈴芽”在他的筆下誕生。
其實從片名就不難看出,《鈴芽之旅》是部實打實的公路電影。
二人由九州宮崎到四國愛媛,再從神戶和東京,最后走到仙臺。
路上遇到不少有趣的人物,一路上感受著普通人的善意。
雖然與前幾部作品相比,本片中的配角著墨較輕薄。
但不論是載著橘子的千果,還是獨自撫養雙胞胎的單親媽媽,每個人都背負著不同的生存目標,很難不被他們的溫柔所觸動。
正是這群人,每天早上走出家門,會說 “我出門了”、“路上小心” ,回時會說 “我回來了”。
而3·11那天,那塊土地所生活過的人也留下相同的聲音,可他們卻沒有再回來。
這也正是導演選擇門作為重要意向的根本原因。
門象征的,是再普通不過,卻異常珍貴的日常。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日本影視工作者始終沒有停止對“人生”“災難”的思考。
《鈴芽之旅》在細節的處理非常細致。
片中出現蚓厄和門的地點都跟日本歷史上大型震災有關,每一扇門的門鎖、圖案也都因地點而略有差異。
九州:門鎖未知,該地曾發生九州大地震。
四國:門鎖是校徽,該地曾發生南海大地震。
神戶:門鎖是摩天輪,該地曾發生阪神大地震。
東京:門鎖是德川家家徽三葉葵,該地曾發生關東大地震。
東北:門鎖是燕子(“燕子”日文與“椿芽”發音相同),該地曾發生東日本大震災。
新海誠還在片中揉合神道與民俗的元素,主線設定“要石”封印災難,便脫胎自日本民間傳說,“地震是由一條大鯰魚引發”的概念。
而要石大臣的靈感,則來自日本神社的常見的狛犬石像。
變身后化作貓咪,也象征了大自然的反復無常。
值得一提的是,新海誠在設計貓咪大臣動作的時,參考了國產動畫《羅小黑戰記》。
而狛犬石像文化也其實也是從 中國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的,原型是石獅子。
兩位主角的姓氏“巖戶”、“宗像”以及片中的異界“常世”皆引用自日本神話,男主角宗像草太所念的咒文亦有濃厚的神道祝詞風格。
為此,配樂不僅有老搭檔RADWIMPS,還請到了陣內一真,其代表作是《攻殼機動隊:SAC_2045》,風格深受川井憲次影響, 《鈴芽之旅》高潮段落的民族腔吟唱跟“傀儡謠”如出一轍。
不難看出,導演新海誠目前的創作生涯非常明顯地分為兩階段,且分別受兩個偶像的深刻影響。
《秒速五厘米》等前期作品講人際關系的疏離,逝去戀情的無奈,偏向靜態文藝,明顯有村上春樹的影子。
《你的名字。》至今的作品,劇情節奏明顯加快很多,主線為一個女孩的成長,并穿插神怪歷險故事,很有宮崎駿的味道。
只不過宮崎駿作品的多發生在早年歐洲小鎮,而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都發生在日本現代都市。
這種轉變,也許該歸功擅于另外一個男人,
STORY公司創始人,日本王牌制片人、極其擅長操作商業元素的川村元氣。
新海誠和川村元氣
二人的合作始于《你的名字。》,新海誠自從迎來商業成績的全面飛升。
川村元氣讓新海誠嘗試將自己的抒情放進結構復雜的故事里,并且讓觀眾在故事收尾段落得到圓滿的感受。
恰如片頭STORY公司廠牌動畫描繪的那樣(一道筆跡不斷畫著單詞“STORY”里“O”),故事要像一個圓,一氣呵成且頭尾相連。
《鈴芽之旅》從開篇到出片名卡(title card),十分鐘內從展現人物、交待設定、坐實動機、定下節奏、到最后的破題,
音畫視聽共同發力,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這個近年日本動畫電影中最亮眼的開場,旗幟鮮明地告訴觀眾,本片是一部純粹的商業娛樂電影,導演很清楚片子的定位,堅定有力給觀眾提供一部娛樂電影應該具備的所有效果。
讓觀眾該哭的時候哭,該笑的時候笑,該燃的時候能燃起來。新海誠對這個題材領域已經嫻熟到猶如工業化量產一般精準。
框架人物情感都似曾相識,但在一套組合拳之下就是能戳到你!
細節處一些無傷大雅的邏輯漏洞似乎都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因為好看才是硬道理!
影片結尾,小鈴芽在所有時間同時存在的“常世”遇見明日的自己,類似《星際效應》《哈利·波特3》,那個“鬼”原來就是自己。
讓整個文本達成了“蛇銜尾”的劇作呼應。
“我是明日的你,不管現在有多么悲痛,今后還是會順利長大,你會遇到很多你喜歡的人、喜歡你的人,所以別擔心,未來一點也不可怕。”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鈴芽之旅》無疑是一部療傷治愈系電影,不僅慰藉土地的傷痛,更傳達與自己和解的主題。
那些曾經擁有過的重要回憶,接下來會相遇的人們,都是支撐我們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可最終,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只有正視傷痛,才能迎來屬于自己的明天。
所有受過傷的靈魂,請像鈴芽那樣,
重新出發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