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
深夜,你獨自在公共廁所解決人生大事,頭頂的燈光一閃一閃,電流聲滋啦滋啦,不免心驚膽戰。
【資料圖】
突然,隔壁傳來一個低啞的男聲問你借紙,有些猝不及防,但反倒讓人松了口氣。
你本著助人為樂的精神遞過去幾張紙,誰知對方還得寸進尺,要你送過去。
你有點火大,讓對方自己過來拿。
對方似乎是妥協了,準備起身——
只見一只蒼白、瘦骨嶙峋的手緩緩伸出……
啊啊啊啊啊啊撞!鬼!啦!
“鬼”手收回,用指甲撩開長發,露出一張衰臉。
看著你與紙狂奔逃跑的方向,他長嘆一口氣,從下水道里撈出自己的手機,扯著公鴨嗓喊出一聲:“歪?”
干嘛,沒在橫店見過cosplay啊!
笑得發癲!
看過驚悚片,看過喜劇片,但你看過將兩者絲滑融合的“驚喜片”嗎?
《了不起的夜晚》,有點新東西!
第一次,我見證了觀影現場“亂七八糟”的盛況。觀眾前一秒被嚇成表情包,下一秒就笑到打鳴,好不熱鬧!
友情提示:本文略含劇透,但絕不影響您的刺激觀影體驗!
導演馬凱,First影展出身,擅長驚悚題材,處女作《中邪》好評如潮。
監制易小星,代表作《萬萬沒想到》《報告老板》《沐浴之王》,血液里流淌著搞笑因子。
兩人合作,帶來《了不起的夜晚》這個全網無代餐的驚喜。
首先沖擊我的是劇情結構:套娃式三重反轉,aka十八線小演員橫店驚魂夜。
一上來先整人嚇人的硬活。
豹哥(范丞丞?飾)、猴子(蔣易?飾)、狗子(甘昀宸?飾)開了一家三寶傳媒公司,勢要拍出點贊量過百萬的網絡視頻。
可惜,作品熱度實在慘淡,三人決定干完最后一單拿錢解散——
到驚悚片拍攝現場,搞到獨家幕后視頻。
還有比“驚悚片現場真有鬼”更勁爆的選題嗎!
這邊,豹哥和狗子帶著扮成“鬼”的猴子來到片場,在屋內裝神弄鬼。
那邊,小山(蔣龍?飾)、豆(孔連順?飾),直接上門找“鬼”。
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好不容易得到了做驚悚片男主演的機會,分外珍惜。
小山想了個招,找自媒體狠狠炒作一把。
第一個反轉,就藏在他這一般人想不到的腦洞里。
誰知,不用這群人多發揮,爆炸性新聞主動降臨——
女主角“麗妃”在吊威亞時出現意外,緊急送醫。
這是出人命了?!
不等你做心理準備,馬上第二重反轉發生——“鬼”嚇人。
沒過多久,“麗妃”竟重回片場,劇組眾人驚訝一番后直夸她努力敬業。
反觀小山、豆,人都不好了……
他們明明剛得知消息,“麗妃”已經徹底沒了?。〖覍俣伎蕹梢黄税?!
兩人對視一眼,顫抖著雙腿意識到:假“鬼”走了,真“鬼”來了。
哪還敢大聲說話?能用盡全身力氣、咬牙切齒地提醒劇組其他人大事不好,快跑!
然而,根本無人在意他倆的說辭。
只聽導演一聲action,一場人與“鬼”的親密接觸立刻上演。
你猜,二人表現如何?
不夸張——
驚艷導演,震驚劇組,笑翻觀眾。
原來,這才是真·沉浸式表演的力量……
至此,三寶兄弟、小山&豆、劇組三撥不同視角的人馬匯聚成一條線。
但故事的反轉并未結束,反而走向愈加離奇——人嚇“鬼”,你敢信?!(我是好人,我不劇透)……
局中局、戲中戲、套中套,處處意想不到,如過山車般刺激的觀影體驗貫穿全程。
每當觀眾覺得自己要被嚇到時,畫風陡然一轉,走向爆笑時刻。
顯然,導演早已穩穩拿捏,把觀眾的反應也變成了“反轉”的一部分。
比如,“踹女鬼”:
上一秒,月黑風高,“女鬼”麗妃在路上飄得陰氣森森,讓本唯物主義人士都心驚肉跳。
下一秒,豹哥以為這是自己兄弟猴子的扮相,上去就是一記飛踢,把“鬼”踹出三米遠。
大爆笑,原來鬼也怕物理傷害!
笑料不僅足,更猛。
辛辣諷刺披著搞笑的外衣,沒有消解一絲犀利,反而有了舉重若輕的力度。
問:小演員如何形容自己0片酬出演?
高情商:我用自己的片酬投資了這部片。
低情商:我免費了。
問:為何要在古裝驚悚片里加上摩托車戲?
高情商:古裝片加入賽博朋克元素實現超現實主義映射,打破第四堵墻,留下疑點引人思考,看似是bug實際是破格傳奇……
低情商:制片人靈光一閃。
一個是最無人在意的十八線小演員,只能免費打工賺一個露臉的機會;一個是最有話語權的制片人,提什么離譜要求也有人上趕著去實現。
三兩處閑筆,輕松扒皮圈內潛規則,妙?。?/p>
不僅包袱有新意,伏筆有call back,看電影時還有在大銀幕和“熟人”認親的快樂。
誰懂?
當院長看到蔣龍、蔣易、蔣詩萌、夢涵……逐一出場,不由得在內心瘋狂喊話:
確定不是“一喜”演員們在搞團建嗎?
我們“蔣立方”是真的出息了!
不得不說,蔣龍驚艷全場。
他演一個沒有演技的演員,硬是把不會演戲這件事演得花樣百出,突破想象。
一開始,他師從湯姆。
嘿嘿,不是影帝湯姆·漢克斯,而是這只湯姆貓
靈活運用“舌顫”式演技來表達恐懼與震撼。
竟然從一個三次元人類的面部表情里,看到了二次元才有的張力。
蔣龍,真有你的!
嫌這不夠寫實,那就再來條牛的——
他又偷師孫楠,把“你快回來~”這句臺詞肝腸寸斷地唱了出來。
高音九轉十八彎,幾頭牛都拉不回來……
喜劇效果與劇情、表演巧妙融合在一起,讓“演”這件事成了最大的笑點,給足了喜劇人表演發揮的空間。
演技“反向升級”,“笑果”不斷上翻。
他演得越浮夸,觀眾就笑得越大聲。
不過,有一場戲,我是實打實地被蔣龍的演技打動了:
被“麗妃”嚇到時,小山冷汗直冒,癱軟在地動彈不得。
僅僅用一雙悄然流淚的眼睛,傳遞出他發自內心的恐懼。
這眼淚無關情感,完全是生理性的反應,甚至讓人忘了他在演。
通過這一場戲,我不僅看到“小山”這個角色從尬演到會演的片場勵志故事。
更有一群喜劇人追夢演藝圈十余載的熱血情懷。
熟悉蔣龍的觀眾都知道,他創作的喜劇作品里總繞不開“熱愛”二字。
他也曾和小山一樣零片酬接戲,自稱“腰部演員”。
是為夢想與熱愛孤注一擲的決心,讓他脫穎而出,站到了所有觀眾眼前。
不論是戲里的小山,還是戲外的蔣龍,乃至所有幕前幕后的工作人員,都擁有同樣的逐夢赤子心。
他們的熱愛不一定非常奪目,更多是浸潤在點滴日常中。
就像“了不起的夜晚”這個片名,實際上是各個劇組通宵熬大夜的縮影。
整個劇組,上至統領全局的“導演”,下至躺在棺材里的龍套“躺尸”,每個“工作人員”都是眾生相中的縮影,呈現出所有小人物們的不易與堅持。
演員們也都卯足功夫,把每個小人物演“活”。
比如夢涵飾演的“放飯的”,戲份不多,卻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說是現場制片,但這哥們來片場只干一件事,放飯。
面對導演的正面批評或是陰陽怪氣,他永遠能用三句臺詞回過去:
導演你餓了嗎?可以放飯了嗎?放、飯、啦!
簡單幾個字,把導演噎死,把觀眾笑噴。
甚至是路過無辜被“鬼”嚇到的醫生,也想著該如何演出恐懼的多種層次。
沒有臺詞,就在動作上下功夫。
以及發型設計
包括本片真·導演馬凱,其實也是一個小人物。
他擁有多年“橫漂”經歷,最懂龐大影視工業少不了這群螺絲釘,光鮮亮麗的舞臺背后少不了一個個挑燈夜戰、趕進度的“了不起的夜晚”。
或許在旁人看來是nobody,但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時刻——
小人物互相幫扶著,才能把一個個“夜”、一道道坎熬過去。
就像橫店這漫長的一夜,雞飛狗跳,荊棘叢生。
所有人都在擔心,這片子到底能不能拍完?
最后,卻是一個個小人物站出來,挺過去。
導演上陣開演,執行導演接棒拍戲,更多默默無聞的幕后人員穩定大局。
對我來說,這是影片最動人的終極反轉。
回首《了不起的夜晚》,沒有特別大的場面,大部分時間都是一群人在橫店“四處亂竄”。但它卻帶來了過山車般新鮮的觀影體驗。
嚇出汗、笑出聲,最后甚至熱血治愈了一把。
這種酣暢且驚喜的觀感,是絕對超出預期的。
特別愿意在影院里看到這種有新意的類型片創作。
也特別欣慰,有這么一群愛電影的伙伴們不走老路,帶來飽含真誠的審美表達。
這份敢于嘗試、超出預期的驚喜,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