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古早藝人結婚的新聞沖上熱搜。
(資料圖)
52歲馬國賢在社交平臺曬出鉆戒照,宣告求婚成功。
估計有人記不得馬國賢是誰,但喜歡看臺綜的人應該對他不陌生。
《康熙來了》正火的時候,他是節(jié)目里出名的轉臺王。
就算不看《康熙來了》,很多人也刷過一個超火的視頻片段。
馬國賢吐槽同居女友卸妝前后的樣子差太多,說以后不跟帶假睫毛的女生有交往......
他是那么普通又自信,然后就被曲家瑞懟了:
你不看看你自己長什么樣子,憑什么講這些女生啊?
曲家瑞向來敢說,懟人有理有據。
她的發(fā)言堪稱金句,到現(xiàn)在還常常被大家拿出來討論:
以致于,當#馬國賢結婚#話題上熱搜時,很多人又在Cue曲家瑞。
有請曲家瑞老師送上祝福。
曲家瑞到底會不會送上祝福,咱就不知道了。
可她的精彩人生,很值得說道說道。
該怎么介紹曲家瑞呢?
Gigi也有點猶豫,她的身份實在太多了——
富家千金、名校學生、大學教師、藝術家、二手玩具收藏家......
每個身份聽著都很厲害,但多數人知道曲家瑞,還是從“康熙綜藝咖”開始。
節(jié)目中的她很放得開,可以侃侃而談聊起前男友,分享初戀往事。
她也很豁得出去,敢在現(xiàn)場卸妝。
哪怕被小S說長得像午馬,她一笑而過。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交換青春”的故事,曲家瑞曾在跳蚤市場跟小女孩買下一個芭比娃娃。
那個小女孩說:我已經11歲長大了,?不想再玩娃娃,想要買卷發(fā)器。
多年后講起這件事,曲家瑞的描述生動又浪漫:
“我們就在他們家那個臺階上交換了青春,因為我不想長大,她想長大。”
這個故事很打動人,加上《康熙來了》里有不少出圈片段。
旁人看了都覺得,曲家瑞好有趣,自信大方,活得太精彩了吧!
但對曲家瑞自己而言,她說:我一直很自卑。
曲家瑞的自卑源于家庭影響。
盡管出生在有錢的家庭,爸爸是漁業(yè)工會會長,她的童年卻過得不快樂。
從小到大,她都在被打壓的環(huán)境里成長,經常被說你很笨你很糟你很差你不漂亮......
與此同時,曲家瑞爸爸對她的教育也很嚴格,無形中又是種壓力。
像日常在家吃飯,爸爸會要求她要有吃飯的樣子,人坐直,筷子拿好。
偏偏曲家瑞不愛好好吃飯,幾乎每次吃飯都會被爸爸罵。
要是出門在外,爸爸會直接叫曲家瑞在飯桌上少講話。
“你狗嘴吐不出象牙,不要隨便說話,讓人家知道你有多笨多呆。”
在爸爸看來,女孩子不要講話才是美德。
曲家瑞的爸爸是很傳統(tǒng)的中國式家長,喜歡說教和打擊。
而在這種教育下,曲家瑞被規(guī)訓得很沒自信。
以前上節(jié)目她就說過,自己是家里最丑、最不得寵的小孩。
每次和姐姐弟弟妹妹出門,外人會夸姐姐妹妹很可愛,弟弟是男生大家都疼。
唯獨剩下高高瘦瘦的曲家瑞不被夸,反而被問:這到底是誰?
很長時間里,曲家瑞都覺得自己被夾在中間,沒有得到疼愛和重視。
為了引起家人關注,曲家瑞干過不少荒唐事。
什么說謊、偷東西,各種亂七八糟的事她都做過,然后就被爸爸罰跪,再也不敢。
壞事是不敢做了,但曲家瑞也沒有討人喜歡,畢竟她功課還很差,一度被爸媽嫌棄丟人。
國中的時候,她就被爸媽(趕出家門)送到紐約上學,理由是丟臉不要丟在家門口。
背負著這樣的打壓去紐約,曲家瑞很不快樂。
而且她人生地不熟,語言不流利,在學校還會被同學歧視、嘲笑。
有段時間,她常常躲在宿舍哭,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曲家瑞開始反思,迫切想要改變自己,找回自信。
她想了很久很久,決定重拾自己喜歡的畫畫,報美術課。
幸運的是,這次她遇到很好的老師,不管畫什么都會被夸贊:你太棒了,非常好!
幾句平平淡淡的話,對從小受打壓的曲家瑞來說卻是莫大的鼓勵,讓她更努力去畫畫。
沒過多久,她就獲得紐約州素描比賽冠軍,以及全美高中生AP美術素描組最高成績。
當年,全美知名的素描書刊破例刊登了她的彩色畫作。
也是憑借這些榮譽,曲家瑞申請到美國柯柏聯(lián)盟學院(Cooper Union)四年全額獎學金。
據說這個學校很厲害,在紐約念設計的人聽到都要跪下來。
但還有更厲害的,就是曲家瑞讀碩士的學校。
她進入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研究所,倒是凡爾賽地說:有那么好嗎?
某種程度上,名校確實沒給曲家瑞帶來太多的好,直到畢業(yè)她都沒有獲得爸媽的認可。
她的爸媽始終認為畫畫是條死路,藝術家沒有用,沒人愿意娶。
然而,爸媽越是不認可,曲家瑞越是反叛,更想證明自己可以靠畫畫做很多事。
畢業(yè)那年,她不顧爸媽提出的回家要求,堅決留在紐約。
這一留就是七年,她偶爾出去打工,剩下的時間都在家畫畫,但沒畫出什么名堂。
沒有功成名就,曲家瑞在紐約的生活被爸媽認為是醉生夢死。
時間久了,爸媽也不愿再看到這樣糟糕的場面,直接飛到紐約把她架回家。
就這樣,32歲的曲家瑞回到16歲的原點,她再次陷入人生低潮,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兜兜轉轉,人生好像重頭來過,曲家瑞認了。
她聽從家里安排,在爸爸的公司翻譯文件,過著混混沌沌的日子。
所幸,這種日子沒有過太久,她就進入實踐大學教書,人生漸漸發(fā)生改變。
還記得,從前的曲家瑞總被教育不要多說話。
可她當了老師不得不說話,只好小心翼翼開口講一點點。
等到發(fā)現(xiàn)學生的眼睛會亮,會笑,會聽,她慢慢找回丟失的自信。
自信的曲家瑞也得到機會上綜藝節(jié)目,她更加放飛自我,貢獻了許多名場面。
終于,曲家瑞火了,但她也想逃了。
一方面是她發(fā)現(xiàn)自己兼顧不了太多身份,有時候錄節(jié)目過于亢奮,回家就沒辦法畫畫。
另一方面是她本身志不在娛樂圈,當初之所以會上綜藝,也是為了生病的爸爸。
曲家瑞爸爸住院時的娛樂就是看醫(yī)院電視機,她才經常參加綜藝,希望爸爸可以看到自己。
后來爸爸去世了,她覺得沒必要繼續(xù)娛樂,決定做回自己喜歡的事。
女明星想變回藝術家,光環(huán)明顯不一樣了,曲家瑞落寞過一陣子。
她試過八個月沒有收入,出去做演講時不時有人提前離場。
這個過程很難適應,卻也讓她更加堅定了:如果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畫畫。
自打2015年起,曲家瑞逐漸淡出娛樂圈,把心思都放在畫畫上。
她畫自畫像與自己對話,誠實記錄每個年齡段的自己。
曲家瑞自畫像
她也畫身邊的家人,朋友,乃至商超店員。
在不同畫作里,她好像走過人生的起伏,享受其中。
曲家瑞畫的媽媽,商超店員
前幾年,曲家瑞還舉辦了個人畫展《曲家瑞,你哪位》。
她想告訴所有人:曲家瑞,就是我這一位。
曲家瑞用畫畫療愈了自己,她慢慢學會與自我和解,理解爸媽在打壓教育之下的愛。
那個年少很想逃離家的她,現(xiàn)在成了留下來的人,沒事就陪著媽媽去旅行。
不過,曲家瑞內心還是藏有自卑,所以她收藏了幾千個二手娃娃。
她想把每個有故事娃娃都收集起來,讓它們不再自卑、孤獨、寂寞。
而這,恰恰映照出曾經的曲家瑞。
她經歷過自卑,孤單,寂寞,很渴望被肯定,被贊美,被認可。
即便自己很少得到這些,她依然愿意去肯定、贊美別人。
到最后,她也在別人身上,以及收藏的娃娃里,拼湊出自己的人生。
如今的曲家瑞越活越精彩,肆意瀟灑,自由隨性,讓人好不羨慕。
年少時家庭帶來的自卑被她慢慢化解,藏進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取而代之的是她踏上找尋自我的道路,成為更有勇氣的自己。
她可以大方擁抱自己的好與不好,繼續(xù)努力往前走。
在前行的路上,她也會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其他人:別害怕,你就做你自己。
一直以來,曲家瑞很喜歡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故事,其中有段話讓我記憶深刻:
“很多年后我才理解,每個人綻放的時刻不同,有的早開花,有的幾年才終于盛開,有的凋零后,還會長出新枝枒。
而我是需要時間的,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大器晚成,我們雖然開的晚,絕對是眾所期待,又美又多的一株。”
現(xiàn)在的曲家瑞,正是綻放最美的時候。
圖片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鈕祜祿桑
編輯 / 家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