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是傻大姐?你怕是個傻白甜!
(資料圖)
4月20日,韓國boysplanet出道夜,樂華的4個藝人同時突破包圍圈(9個席位樂華占了4席)。章昊更是史無前例地以C位出道,算創造了歷史。
第二天,樂華的股票大漲,最高漲幅達到8.11%。
作為老板的杜華贏麻了,于是網上掀起了關于“杜華純屬命好”的輿論熱潮。
有網友總結,杜華前半生靠韓庚、后半生靠王一博,她不如楊天真有頭腦,成功純屬命好。
不少網友深以為然,紛紛附和她是天降紫微星,甚至有人轉發她的表情包,祈求人在家中坐,財從天上來。
家人們,你們是不是太單純了?
她這分明是扮豬吃老虎。
杜華可是上市公司大老板,業內女強人,她要是沒點手段能做領頭羊嗎?
就因為命好,23歲成為公關總監?就因為命好,28歲創業當老板?就因為命好,韓庚和王一博死心塌地跟著她?就因為命好,42歲掙下25億身家?
她若是沒手段,怎么可能在爾虞我詐、魚龍混雜的娛樂圈占據一席之地?
力挽狂瀾救樂華
杜華若命好,就該生在富貴之家,贏在起跑線,現實卻并非如此。
1981年12月,杜華在江西南昌出生,顏值不驚艷、家庭很普通,都算不上小康之家,學習成績也不夠優異。
但少女時期的杜華就敢想敢干,彼時她希望如林青霞那般好運,在街上被星探發掘,從而一炮而紅。
于是她在南昌最繁華的大街上徘徊了三年,真相很殘酷,無人慧眼識珠。
可從3年的堅持這點可以看出她的毅力非常人所能及。
深知當明星無望,她開始在學業上發力,后來應該是考上了一所不算好的大學(若是名校,絕對會拿出來當賣點,目前標榜畢業于長江商學院)。
大學畢業后,杜華找工作非常不順,試用期沒過就被開除,失業了半年,住在地下室,吃著廉價泡面。
父母心疼要給錢,好強的杜華都拒絕了。
那時,為了活下去,她對工作薪資要求不高,給錢就行。
2003年7月,杜華入職8848網站,成為一名公關經理,工資不高,但她借此積累了經驗和人脈。
第二年,互聯網泡沫來襲,她跳槽到當時中國數字音樂最大的內容提供商華友世紀,由此開始接觸娛樂圈。
在華友世紀5年,她從一個普通職工一步步升職,成為公關總監、華友音樂總經理,也結交了諸多明星。
別以為她靠的是運氣,其實這是她拼命換來的。
多年后,杜華曾在采訪中自爆,在生產的前一刻,老板還在給她打電話,她沒有撂挑子不干,回復的是“你先給我幾個小時,我先把孩子生下來?!?/p>
而杜華也向外界展現了她極強的工作能力。
2008年1月,華友世紀推出國內首張互聯網公益專輯《愛心互聯》,需邀請40位嘉賓共同演唱公益歌曲,嘉賓陣容包括互聯網大佬及大江南北的明星。
作為一個宏大策劃,光是聯絡嘉賓、協調時間已非常困難,但杜華只花了十天完成專輯錄制,其強大的執行力令空中網楊寧(杜華創業的投資人)印象深刻。
2009年,華友世紀被光線傳媒收購,公司倒閉了,剛生下兒子的杜華一番深思熟慮后,開始創業。
她和楊寧在咖啡廳聊了20分鐘,相談甚歡,對方便給了她200萬創業。
談話內容不得而知,但楊寧也不是冤大頭,一定是杜華對于未來公司發展的構思打動了他,樂華娛樂就此誕生。
你想象不到,樂華簽約的第一個藝人竟然是謝娜,畢竟那時謝娜早已憑《快樂大本營》出圈。
有人猜測,謝娜愿意去,或許是出于和杜華的友誼,但成年人的世界沒有那么簡單,一定是杜華的資源或給出的條件足夠吸引她。
之后,杜華又靠三寸不爛之舌簽下李小璐、陳好等知名明星。
彼時,杜華同樣霉運加深,還未大展拳腳,唱片市場便進入衰退期,娛樂圈又是個銷金窟,200萬很快用完。
杜華內心焦急萬分,可面對員工卻穩如泰山,她想盡辦法,約見了上百位投資人,幾乎都是無用功。
眼看公司即將破產,杜華走投無路,只能對著某位投資人軟磨硬泡。
好在杜華畫“大餅”的能力強,這位投資人最終松口,但他放下狠話:“我有且只有這一次借錢給你,下次你再開口的時候就說明公司(到了)要死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把你推下水。”
解了燃眉之急后,杜華開始尋找新的契機。
拉攏韓庚捧紅王一博
同年底,當紅頂流韓庚受不了公司的壓榨從韓國解約回國,盡管解約官司在身,但他人氣不減,眾多大公司拋出橄欖枝。
最后結果出乎意料,他竟然選擇了名不見經傳的樂華。
有人認為杜華命太好,明明沒什么錢還能簽到韓庚。
可這恰恰體現了杜華手段了得,不管如何,論錢,她都拼不了大公司,于是她聰明地用合伙人的身份拉攏韓庚。
韓庚若簽約華誼、華納、光線等大公司,無疑可以事半功倍,但說到底也只是高級打工人。
可進入樂華,他就是小老板,有話語權,還能實現階級躍升。
這個決策不僅針對韓庚,“我們面向公司所有的藝人,只要有意愿,都可以購買公司股份。”
借此,杜華先后簽下胡彥斌、阿蘭、安又琪、黃征、周筆暢等眾多明星。
同時,在韓庚的建議下,杜華也開始把公司發展重心轉移到“偶像自產”的道路上,于是樂華的發展開始一騎絕塵。
如果你認為這都是韓庚的功勞,那未免有些偏頗,要知道從提出一個想法,到去韓國考察,再到實施,其中艱難或不可與外人道。
此外,杜華能聽從韓庚的建議,也算從善如流,何嘗不是一種高瞻遠矚。
公司發展道路確定了,樂華開始打造偶像,對于選擇藝人的標準,杜華有自己的想法:第一是人品好,懂得感恩;第二是三觀正;第三才是業務能力。
某種程度上,這保證了藝人的穩定性。
她也沒有急于求成,而是強調技術水平很重要,要保證藝人的職業性,“不是說今天砸10個億,馬上就會有一個團出來,它是需要一天、一天去練的。”
直到2014年,練習生經過了三五年的培訓,杜華認為時機成熟,才送男團UNIQ在韓國出道。
彼時,她放下狠話說:賭1億造星,輸了退出娛樂圈。這等魄力遠非一般人能比。
可現實很殘酷,轉眼一個限韓令就打得杜華措手不及。
因組合里有兩個韓國人,連湊齊人數登臺表演都是奢望,好在半路殺出個王一博,力挽狂瀾,讓樂華的發展勢如破竹。
王一博的爆紅有運氣成分,但也離不開杜華的慧眼識珠,以及后期的培養支持。
同時,為了留住王一博這棵搖錢樹,杜華也不吝惜股份,直接讓他當股東,下得一步好棋。
今年年初,杜華還敲響了IPO的大鐘,目前樂華市值50億港元,約44億人民幣。
根據招股書顯示,王一博為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這也意味著樂華的發展過度依賴他。
但杜華并沒有太大的危機感,王一博的合約2026年才到期,若給他足夠有吸引力的條件,再加上知遇之恩,他未必不會續約。
其次,杜華認為偶像是可以當成一個職業去培養的,“我的經驗是可以復制的。”
依賴于成熟的培養模式,杜華有可持續發展的底氣,她也不擔心旗下藝人過氣,“中國不差一夜爆紅的人,差的是一夜爆紅后,靠自己專業能力在圈子里積淀下來人?!?/strong>
最后,杜華可不止靠樂華這家公司,這些年她早已構建起自己的投資版圖。
根據企查查顯示,目前杜華是14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業務涉及功能性食品、美妝、潮流服飾、虛擬偶像、餐飲等賽道。
3月18日,杜華還向楊天真學習,開始了直播賣貨之旅。
旗下諸多藝人紛紛為其打call,卻不見樂華一哥王一博的身影,其實杜華就是為了“擺脫”王一博。
結語
曾幾何時,娛樂圈有三大教母,其中“選秀教母”龍丹妮開始掉隊,將大碼女裝業務運營得火熱的楊天真換了一個賽道,只有杜華發展得如火如荼。
不少人初識杜華,是因她在浪姐里當評委,彼時她的某些言論和迷之操作讓人無語。
那段時間,她的社交平臺滿是謾罵,90.4萬條私信,一一點開,辱罵與“問候”齊飛。
易立競曾問她每天看負面消息會不會得抑郁癥。
杜華甩手,“網絡暴力是不可控的,越在意,越走不出來?!?/p>
易立競不置可否,反駁道:“理論上肯定是這樣的,但沒幾個人有這樣的心力,真的可以不在意。”
杜華頓了一下,笑著說,“反正我做到了。”
縱觀她這一路走來的歷程,你還覺得她純屬命好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