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五一檔落下帷幕,截至5月7日15時,2023年度電影票房(不含預售)突破200億元,電影市場同真正的天氣一樣持續升溫,而行業內的領軍者、專家提出了許多關于未來的希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電影應該是一個周末檔。”
“不能只依靠大檔期,每周你都能找到你所需要看的電影。”
“如果保持周周有新片、有佳片,我們相信周末檔的票房天花板也會逐步升高。”
“周末小長假能成檔嗎?從目前的幾部片子表現來看,是能成的。”
“希望所有觀眾周末的時候都來電影院,希望人潮涌動。”
行業的領軍者、專家老師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周末檔這個概念,對普通觀眾來說好像是比較熟悉的,不就是周末去看電影嗎?為什么這些專家學者要專門拎出來討論它?
《中國電影報》副總編輯張晉鋒表示:“其實周末檔對于中國電影市場來講,現在提出這個概念恰逢其時、非常必要。實際上對于成熟的市場來講,每個周末都是一個檔期,因為每周末都有新片上映,基本的票房會在一億美元以上,所以周末就成為檔期。所謂的檔期,就是給觀眾一個進電影院的理由,因此周末檔才被提出來作為一個概念,我們好好去建設、經營它。”
中國電影市場近年來的進步可謂顯著,從原先沒有檔期的概念,到一年有春節檔、五一檔、國慶檔等大檔期支撐,如今伴隨著市場的成長與影迷的增加,我們開始展望未來,每個周末都能成一個檔期,讓影迷們每周都有走進電影院的理由。而要做到形成周末檔,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每周都有新的好電影上映,用質與量吸引觀眾;二是有好多的觀眾觀影,從而帶來更多的票房回饋給片方,給予片方信心。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周末往往只有周六與周日兩天,但其實因為周五許多人下班時間較早,往往會在晚上選擇娛樂活動來迎接休息日。所以嚴格來說,周末往往包含了兩天半的時間,是大家進電影院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從時間上來講跟三天的小長假差別不大。但現實是差不多時間的三天小長假會有效益,周末檔卻沒有效益,這很可能是因為電影市場發展階段的問題,疫情對中國電影創作的前端到市場的終端,影響非常深刻,很多好的電影更愿意集中在大檔期,顯得到普通周末沒有好電影上映。
目前更多的影片集中在開發較好的黃金檔,觀眾在這些時間內進電影院的習慣已經養成,這也使得片方有了檔期依賴,有了今年五一檔十幾部影片競爭的盛況,但這樣的擁擠實際上對于許多影片而言并不公平,擠壓了他們的生存空間。而如果片方將目光放在除了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黃金檔期之外,可以發現一年其實有三十周左右的普通周末檔,占到一半以上的時間。這些普通檔期上新片的頻率不高,于是越來越少人關注,最終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周末是許多人放松娛樂的時間,可以說電影應該是許多人的首選,但目前的現狀,是周末一直未能形成高檔期的情況。首先是中國電影市場發展過程中,整個的市場競爭還沒有那么充分,還做不到每年在三十個周末里,都有好的影片進行投放。從收鏈以及市場發展來講,周末檔期的價值有一個非常好的凸顯,正在上映的動畫電影《超級馬里奧兄弟》,在周六的票房比周五增長了三倍。一般的影片,周六往往能夠比周五的票房同比增長百分之七、八十,而這部影片周六比周五增長了百分之三百。通過這幾年的市場發展來講,周末的時候,家庭觀影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因此對于行業發展而言,有很多的業內的人士、專家學者看到了這種現象,過多的影片不愿意在普通周末上映,片方更傾向于集中在黃金檔期,和其他電影一起“千軍萬馬走獨木橋”,使得普通周末這樣非常有潛力的檔期開掘不夠。實際上每個周末都可以有檔效應,好好進行開發,也可以有比較好的產出,也有利于培養觀眾常態化地在每個周末走進電影院,讓看電影變成生活中一件不可或缺的娛樂活動。
目前來說,觀影第一個核心圈層是影迷觀眾,經常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在他們之外是年輕觀眾,包括情侶觀眾;第三層是家庭觀眾,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一起走進電影院,這時候動畫電影,不管是成人向還是少兒向,往往在周末會有非常好的市場價值。如果每個周末,先從動畫電影入手,保證每個周末都有動畫電影進場、都有新的影片供觀眾選擇的話,對于未來、對于周末檔的建設,會是一個非常大、非常好的突破口。
如果哪天,中國電影市場的年度票房超過700億,那么周末檔肯定會有非常好的產出,相信對觀眾來講是非常好的福音,未來可期。周末檔對于優化電影市場的生態、培養觀眾觀影習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希望每個周末都能夠成為影迷們的狂歡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