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撰稿人 | 南野文
(資料圖片)
邪典電影老饕。
2023年尚未過半,但年度最血腥、最疼的恐怖片或許已經誕生,它就是《鬼玩人》系列的重啟之作。
《鬼玩人崛起》
這部電影本是華納影業出品后,打算上線流媒體的“網大”,投資連2000萬美元都不到。
沒想到,該片在小規模試映后反響不錯,促使華納影業投放院線,并在上個月斬獲1.16億美元,以小博大,狠賺一筆。
此外,該片的爛番茄新鮮度高達84%,爆米花指數77%,不管是專業影評人,還是普通觀眾,都對這部恐怖片相當滿意。
它憑什么在一大波美式恐怖片里異軍突起?又為什么說它是年度最疼電影呢?
孤樓殺陣
影片在進入主線故事前,先講述了三個少男少女在湖濱小屋的遭遇。
其中一個女孩中邪后,不但把表妹的頭皮撕開,還把男友直接梟首,伴隨著片名的出現,升到半空中,讓人不寒而栗。
主線故事發生在序曲前一天,女主角貝絲從外地趕來,到姐姐艾莉家留宿。
向來心大的貝絲才發現,艾莉早已和丈夫分居,獨自撫養三個孩子,更糟糕的是,姐姐所住的破舊大樓即將拆毀,不得不搬家。
大女兒布里奇特熱衷女權運動,二兒子丹尼偏好電臺音樂,小女兒卡茜為了壯大勇氣,都敢剪掉玩偶腦袋當護身符。艾莉一家雖然小摩擦不斷,但彼此之間親情濃厚。
影片之所以在殺戮戲之前,鋪墊這些人物關系,自然是為了告訴我們:這家人不好惹,而且彼此團結。
所以當他們中有人被鬼附身,大開殺戒時,才會讓人感到殺戮的殘酷,目睹親情的撕裂。
一場地震后,二兒子丹尼在大樓地下的裂縫中,發現了一本神秘古書,上面記載了極為恐怖的死亡畫面,連同這本古書一起的,還有幾張黑膠唱片。
當丹尼播放唱片后,來自遠古的死亡咒語,降臨到這個家庭,一場血腥殺戮即將開始。
電梯中被鬼折磨的艾莉,隨后的布里奇特、丹尼,相繼被鬼附身,在雨夜孤樓中上演著一出出慘不忍睹的殺戮。
導演兼編劇李·克羅寧特意埋伏一些小細節,讓這棟大樓宛如密室,也讓艾莉一家深陷黑暗,無法逃脫。
影片最后,只有貝絲帶著小女兒卡茜,逃出魔掌。
正當我們以為悲劇到此為止時,電影結尾交代了序曲的因由:被鬼上身的女孩,正是這棟大樓的住戶,她在出發前碰巧經過血腥現場。
不過,《鬼玩人崛起》的這些劇情設置,或者懸念埋伏,其實并非重點,觀眾之所以給該片打出好評,原因在于它的血腥程度、恐怖橋段,以及對《鬼玩人》經典三部曲的致敬。
山姆·雷米和《鬼玩人》
可以說,《鬼玩人》系列完全是山姆·雷米這位資深影迷,玩票玩出的一部邪典電影。
一開始,他只是拍了一部名叫《Clockwork》的7分鐘短片,在得到一位制片人的賞識后,山姆·雷米將其改編成32分鐘的《在林中》。
幸運地是,《在林中》為山姆·雷米贏得更廣泛的聲譽,并拿到9000美元的制作經費。
山姆·雷米便用這筆錢將《在林中》進一步優化,在1981年拍出了首部《鬼玩人》。
彼時,他才22歲。
該片糅合了《驅魔人》的魔鬼附身、《活死人黎明》的喪尸動作,以及史云梅耶的定格動畫效果,但山姆·雷米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別具一格的鏡頭語言,炮制出有自己風格標簽的恐怖片。
但本片起初并不受重視,直到發行商、戛納電影節創始人之一的厄文·夏皮羅一眼看中,邀請《鬼玩人》在電影節放映,才有后來全球發行的機會。
該片最終拿到近三百萬美元的票房,讓山姆·雷米得到更多的資金扶持,從而拍攝《鬼玩人2》。
值得一提的是,《鬼玩人》前兩部的劇情極為相似,都是幾個年輕人在林中小屋意外發現《死亡之書》,在被鬼上身后,逐個遭遇不測。尤其是布魯斯·坎貝爾飾演的男主角,在前兩部中設定相似,但卻沒有連貫性。
因此,所謂的《鬼玩人2》,其實仍是對第一部的“改良”。
《鬼玩人》系列真正有上下承接關系的,只有后兩部。
正是這一系列,讓山姆·雷米在好萊塢嶄露頭角,從低成本的邪典電影進軍大制作的主流商業片。2002年開啟的《蜘蛛俠》三部曲,便是其代表作。
至于《鬼玩人》系列,從1992年的第三部《魔界英豪》后,到2013年才有了下文,這便是新版《鬼玩人》。
該片雖非山姆·雷米親自執導,但他參與了編劇和制片工作,用更真實、也更現代的電影手法,翻拍了首部《鬼玩人》的故事。
基于該片票房不錯,山姆·雷米再次攜老搭檔——布魯斯·坎貝爾,捯飭出《鬼玩人》的劇集版,讓不少影迷大飽眼福。
而此番《鬼玩人崛起》,顯然是另起爐灶,不再銜接經典三部曲的故事,正如上文所言,從布魯斯·坎貝爾飾演的男主角視角,轉換為貝絲的大女主視角。
這一點,自然也和好萊塢當下的創作風向有關。
血漿和疼痛
可以說,《鬼玩人》系列之所以名噪一時,被不少影迷奉為經典,在于影片雖然制作粗糙,但鏡頭語言新穎奇巧,恐怖橋段別具一格。
山姆·雷米用一種玩樂的心態,在恐怖類型中摻進喜劇元素,這讓該系列和同時期的其他恐怖片,如《月光光心慌慌》《猛鬼街》或《德州電鋸殺人狂》產生鮮明對比。
而《鬼玩人崛起》在不少鏡頭語言、恐怖橋段,甚至是畫面細節上,致敬了老版三部曲,但也走出了全新的風格。
具體來說,這種致敬首先體現在整體框架層面。
譬如,場景雖挪到現代都市,不再是荒野小屋,但都屬于封閉空間。
片中最主要的三個場景,一個是艾莉的家中,一個是狹長的走廊,另一個是逼仄的電梯。
在敘事邏輯上,都是某人“作死”,發現《死亡之書》后,窮盡辦法讀出釋放惡魔的咒語;而主角也都在最后,用電鋸將惡魔切割分尸,逃出生天。
此外,也有細節層面的致敬。
艾莉在照鏡子時,鏡面上的英文為:家,甜蜜的家;而在《鬼玩人2》中,當布魯斯·坎貝爾飾演的艾許和魔鬼搏斗時,其身后畫框的文字同樣是:家,甜蜜的家。
又或是艾莉被魔鬼附身,活生生吸走別人眼球,吐到另一人的嘴里。
這一惡趣味橋段,在《鬼玩人2》里,則是艾許在猛踹魔鬼頭顱時,把后者的眼球彈到女孩的嘴里。
更不用提,本片和《鬼玩人2》在高潮部分,都有類似“黎明前必死”的恐嚇臺詞。
不過,《鬼玩人崛起》在致敬外,也用讓人發毛的“疼痛”畫面,直擊影迷的視覺神經。
艾莉用紋身機在女兒布里奇特的臉上,劃出血淋淋的傷痕;布里奇特在被附身后,吞食玻璃杯,碎片甚至劃穿食道;而在貝絲被布里奇特逮住后,后者用刨土豆絲的刨刀,將貝絲小腿上的皮肉刨出肉絲……
如果說,山姆·雷米的《鬼玩人》系列,主打想象力和喜劇恐怖風,那么《鬼玩人崛起》則脫胎換骨,走上了殘酷驚悚的路數,這在恐怖等級上,無疑指數級飆升。
近些年來,北美恐怖片市場掀起一波小高潮,以《潛伏》《招魂》為代表的溫子仁式恐怖片,成為主流;而如《遺傳厄運》《女巫》和《X》為代表的A24恐怖片,同樣不可小覷。
反倒是老牌恐怖片,如《德州電鋸殺人狂》《月光光心慌慌》和《驚聲尖叫》等系列,雖也續作迭出,但要不俗套無趣,要不就離題萬里,很難平衡情懷和創新之間的關系。
《鬼玩人崛起》無疑是這其中的異類。
它有點像麥浚龍的《僵尸》,前者在找尋昔日《鬼玩人》系列的影子,后者在祭奠港式僵尸片的軀殼,都是懷古復興,但都找到了全新的表達方式。本片能引起如此不俗的反響,或許也正在于此。
-END-
結束之前,時光君插播一條【加星標】提示。
微信又又又改版了,如果各位不想錯過時光君的文章,請動動小手,給【時光網】微信號設個【星標】,鞠躬感謝!
《銀河護衛隊3》20個彩蛋,打賭你沒找全
橫掃“日本奧斯卡”8項大獎,不愧是年度最佳日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