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2023》熱播,討論度可謂相當炸裂。
其中有位姐姐,多次美上熱搜。
她就是,朱珠。
(資料圖片)
后臺不少人給魚叔留言,說想看朱珠。
確實,這兩年內娛審美變遷。
越來越多人,開始能get到朱珠這種成熟而又性感的美。
然而就在幾年前,風評恰恰相反。
2016年,朱珠因為一檔綜藝被罵慘了。
「做作」「心機」「拖后腿」
如今,隨著朱珠的翻紅,這檔節目又被考古出來。
她的表現也得到了平反,被夸贊是「內核穩定的大女主」。
魚叔好奇,明明是同一檔節目同一個人,怎么口碑極限反轉?
難道標準變了?
索性咱們一起來扒一扒。
2016年,競技類綜藝《非凡搭檔》播出。
節目請來12位明星嘉賓,包括朱珠、陳楚河、謝依霖等人。
兩兩一組搭檔,在世界各地完成比賽任務。
當時,朱珠雖然又演美劇又做主持人,但國內觀眾對她并不算熟悉。
最有話題度的,是她曾經連續十年入選「全球100張最美面孔」名單。
在其他嘉賓響亮抬頭的對比下,朱珠的個人標簽顯得有些單薄。
因為名氣不響,又有「花瓶」屬性,朱珠在節目里備受「嫌棄」。
先是搭檔陳楚河,頻繁表示跟朱珠組隊的不滿。
因為節目競技屬性強,朱珠起初并未適應主題,與一心求勝的陳楚河不同頻。
節目里,她不斷被陳楚河言語調侃。
暗示她不聽安排,能力拉胯,比賽拖后腿。
同時,又被搭檔
拒絕交流。
30米高空平衡板摘旗比賽中,朱珠因為聽從陳楚河指令受傷。
但對方更在意落后的比賽排名,并未關心安慰隊友。
「她不是我女朋友,我為什么要哄她」
到了另一站的鑿冰比賽。
面對朱珠的建議,陳楚河直接無視,采訪中更是難掩厭煩。
「我有一個非常煩的搭檔」
他不斷表達自己想換搭檔的想法,同時腦回路奇特。
表明要「刻意」針對朱珠,以達到她不要再跟自己組隊的目的。
而陳楚河對朱珠的「嫌棄」,也影響了其他成員。
在更換搭檔時,朱珠被所有人拒絕。
她不斷流局,被晾在一邊。
節目給朱珠塑造出的邊緣感,也讓她在網絡上備受討伐。
各種冷嘲熱諷涌來,節目沒播完,她就成了「萬人嫌」。
但如今之所以口碑逆轉,同樣是因為朱珠在節目中的堅持。
面對陳楚河的態度,她不卑不亢不自棄。
每次出現問題,都能不帶情緒地冷靜分析,并據此不斷調整狀態。
整團的打壓氣氛,也沒讓朱珠失去自我。
對自己和隊友,她都有清醒的觀察和認知。
即便不被任何人選擇,她也認為自己絕不是一個弱者。
說起來容易,但能做到這些需要韌性與自信。
尤其女性被打壓慣了,更容易懷疑自我,也更讓朱珠的堅持顯得可貴。
仰賴這種穩定的內核,朱珠在節目后期上演了逆風翻盤的爽劇情節。
被所有人嫌棄后,朱珠與同樣落后的謝依霖組隊。
結果兩個女生即刻拿了個第一名,狠狠打臉輕視者。
接下來數場比賽,朱珠不斷展現出自己的優勢。
比如出色的語言能力和記憶力,輔以穩定的情緒管理能力。
縱然異國異地,關卡難度不斷升級。
她仍能穩定輸出,攜手隊友過關,并取得很好的名次。
最后即便受傷,也要堅持完成比賽。
這樣的表現,不僅讓曾經的隊友轉變態度,還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敬佩。
也成了如今朱珠口碑兩極反轉的重要原因。
這一段如今看來,也確實頗有乘風破浪的勢頭。
以如今的眼光來看,當年節目中的沖突設置,或許是出于話題度的考慮。
但觀眾對于女明星的「平反式考古」,越來越成為一個現象。
對朱珠,是為其能力正名。
除此之外,還有對女性的去污名化。
比如,柳巖。
去年《夢華錄》大爆,柳巖飾演的三娘在劇中將渣男扔下水。
這一大快人心的劇情,讓人不由得憶起當年。
一直以來,柳巖因身材被貼上撕不掉的「性感」標簽。
這讓她無數次被公開開黃腔,無底線地造黃謠。
甚至還成為電影宣傳的爆點,被當成現場調節娛樂氣氛的工具。
這樣慣性的羞辱與輕視,直接引發了2016年鬧伴娘事件。
結果事后為了阻止事態擴散,本是受害者的柳巖率先出面誠懇道歉。
誰知,柳巖反倒因此被罵「惡意炒作」多年。
不僅失去大量工作機會,還被迫在節目里立毒誓自證。
好在時間洗清了遮眼浮云,是非對錯逐漸分明。
鬧伴娘背后的惡意窺私欲,和將女性視為性資源的惡臭邏輯逐漸被越來越多人所明晰。
同時無論女性身材如何,都不該成為被性化被羞辱的原因。
《夢華錄》播出時掀起的考古討論,讓更多人為柳巖不平。
性感不是女性原罪,何況性感也不能概括柳巖。
另一邊,女明星在職場中的處境也被考古,得以再審視。
幾個月前,#孔雪兒魚子醬#詞條被頂上熱搜。
在一檔2020年播出的真人秀綜藝《寶藏般的鄉村》中。
孔雪兒因「不會吃」魚子醬被其他嘉賓調侃,引發熱議。
除了內娛一貫的「高貴」讓人不適,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被提及。
其實,節目現場有專業人員指導如何食用魚子醬。
「第一口可以先舔幾粒,用舌尖頂一下」
孔雪兒之所以被嘲笑,是因為她沒按指導進食。
為什么?
因為一直以來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女明星不能在鏡頭前做出「舔」的動作,觀感「不雅」。
更何況,此時有三個男嘉賓在緊盯著她。
她試著按指導方法去吃,但幾番猶豫、調整后,選擇了直接咬下。
可這樣的左右為難被忽略,男嘉賓當即笑作一團。
女生的尷尬和沉默無人在意,甚至還被設置成節目的笑點。
網友們代入后的窒息感,讓幾份委屈感滿滿的道歉顯得異常諷刺。
同時,網友們也不再滿足于考古平反。
不久前,李晨就因在節目中稱「女生是累贅」引發爭論而發文道歉。
更多明星的「厭女言論」遭抵制。
「平反」不必等待考古,直接今日事今日畢。
「平反式考古」之所以成潮流,原因多多。
除了如今傳播媒介的便利,更重要的是,時代變了。
當下性別議題火熱,女性聲量提高。
大環境營造了重新審視舊時問題的契機。
很多人疑惑,為什么好像以前的性別話題爭議沒有這么尖銳,是不是以前就沒有問題?
并不是。
如今再看因朱珠而翻紅的《非凡搭檔》,其中便充斥著大量的性別歧視。
比如背景旁白頻繁物化女嘉賓,還調侃工作人員「女司機」。
因競技屬性,其中不少人對女性的輕視溢于言表。
總會出現質疑女性智商、心理承受能力等言論,結果頻頻被打臉。
尤其是朱珠在節目里前半部分一直被嫌棄,還多次強調她的花瓶屬性。
也正因如此,這段經歷才會被網友戲稱為朱珠的「受難記」。
看,不是以前沒問題,是說的人太少。
不是如今政治正確,而是以前錯得離譜。
不是上綱上線,而是那條線本就畫得不平。
這才讓本該成為問題的問題,與女性感受一起被淹沒在主流話語之中。
而如今女性處境被正視的大環境背后,是每一個具體女性的堅持。
《非凡搭檔》里,朱珠其實一直知道搭檔對自己的輕視和不滿。
她曾經努力溝通,但收效甚微。
好在朱珠并未戀戰,反而草船借箭,從中進一步確立自我,上演逆風翻盤。
更實在的,是節目之外朱珠的事業蟄伏后的發力。
早年,她因冠上「最美面孔」標簽卻國內知名度不夠而備受嘲諷。
但近年來隨著《大秦賦》《叛逆者》《喬家的兒女》等劇集的播出,朱珠開始被觀眾看到。
她也在用實力擴大自己的話語權。
而內娛審美標準的更迭,也讓更多人開始接受如朱珠這樣成熟女性的魅力。
更深層的原因,是更多女性思想上的覺醒。
比如柳巖的平反,除了仰賴大眾被內娛下限刷新出的清醒判斷力。
還有她自身有意識的改變。
她意識到那些不得已的彎腰帶不來真正的尊重,被不公地對待也并非女性生來的宿命。
她開始盡量嘗試去性化,變得更具「攻擊性」。
但,過程十分艱難,陣痛難免。
好在,越來越多女性開始正視自我,讓固有的女性評價標準開始松動。
向外,敢于反抗各種形式的偏見和歧視。
就比如朱珠早年的采訪被網友挖出。
當時,記者問了一個帶有雌競色彩的問題:有人跟你搶男人怎么辦?
而朱珠敏銳地跳出了陷阱,霸氣回復。
被網友贊為「女王發言」。
前不久張繼科賭債風波中。
大量女性自發在景甜的評論區站崗,對猥瑣言論正面硬剛。
已然不再是十幾年前艷照門事件的輿論走向。
向內,外貌、年齡、身材、婚育之外,事業、個人能力和認知等更內化的能力逐漸得到重視。
風向已變,希望日后回看如今,要平的反不會像以前那樣密密麻麻。
也希望每一個錯,不必等七年才得以改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