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星張翰“大學期間開車拖行交警”一事再次沖上熱點。
起因是一條“48歲老交警被拖行致死”的新聞,網友因此挖出:張翰當年也有類似行徑——他曾拖行一名22歲的交警,造成對方手臂粉碎性骨折和腎損傷。
(相關資料圖)
當年張翰還只是大四學生,上了北京臺的《法治進行時》,他極力為自己辯解的樣子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今天,張翰百分之百不可能出道。
如今,他已出道14年,該還的似乎也得還——他的社交媒體上,8萬多網友指責他“職場霸凌、撞警察”,呼吁封殺。
人設堪危的還有李亞鵬。
這個當年萬眾矚目的一線男明星,如今一舉一動似乎都自帶尷尬。
尷尬的不是“窮”,而是“充大頭”:從被強制執行4000萬欠債開始,他就開始炫富。竭力暗示著網友們“幾千萬對我不算啥”。
結果不久后,就被曝出強制執行1098萬的消息。
負債累累,換作“普通人”肯定會低調行事,但李亞鵬偏不:與山上隱居的藝術家合作做視頻,接著又頻秀自己悠閑愜意的別墅生活……可打臉事件來得“啪啪”的,就在前幾天,又因在公共區域種菜被警告……
人設瀕危到“只剩最后一根稻草”的明星,不止張翰和李亞鵬,但這兩位絕對可以墊底了。
張翰:渾水摸魚14年,現實版“空虛公子”
2022年,在前女友ZS歷“家毀人亡”的大劫之時,張翰的小劫也來了——
他自認為“十年磨一劍”的愛作《東八區的先生們》,上映后被近10萬人打出“一星”,
不到一月,又慘遭下架。人民網、央視電影頻道、業內人士先后為其“定性”:價值觀扭曲低俗、沒有底線意識、畸形心態。按理說一部電影作品再差,官方也不會給出“斬首”式的定性。
但張先生的部劇的“頂級差評”,并非官方牽頭,而是大眾的心聲。
那些低俗到令人作嘔、涉及帶顏色的臺詞就不用說了。張翰在劇中的奇葩動作,是否構成對曉晨的X騷擾,網友仍在討論。
如果僅是水平不夠,觀眾不會這么嚴苛,畢竟豆瓣2到4分的爛片也有成百上千。
觀眾忍不了的,是《東八》里暴露的張翰真實人設。
拖行交警事件之后的第二年(2008年),張翰以《一起來看流星雨》出道了。從此以后,走上了“霸總專業戶”之路。
受時代的文藝鑒賞喜好影響,張翰曾火得一塌糊涂,早年和ZS、古力娜扎的戀愛和分手,也堪稱“國民熱度第一事件”。
如果小鮮肉一直是小鮮肉,張翰也不會有爭議。關鍵是年屆三十七八后,張翰曾以“個性知名老演員”自居,更是轉型做起了編劇、導演和制片人。
“現出原形”這一類的事件就是在這個節骨眼出現的。
在綜藝《五十公里桃花塢》里,當宋丹丹請各位嘉賓介紹自己的代表作時,張翰就是拒絕說出自己的代表作,儼然以“深藏功與名”的老藝術家自居,讓人尷尬得腳摳地板。
在這個節目里,這位大哥還努力營銷自己的“商業大佬”角色,可惜,他的知識分享真的太貧瘠了、難上臺面。
對照一下他這些年乏善可陳的作為,故作高深的姿態,也瞬間變得索然無味。
在另一個采訪里,張翰更坐實了“空虛公子”的人設。
他對《人物》雜志的記者說,讓國家優秀演員來演“霸總”試試,哈哈。
大概在張翰眼里,不止自己是國內“霸總”第一名,而且他已經到了自我崇拜的地步。“霸總”這種來自網絡小說的糟粕,硬是被張翰當成了“演員職業的天花板”。由此可見,他的審美出現了嚴重問題 。
在《東八區的先生》上映前,張翰猛給自己作“反面鋪墊”。
他把《東八區的先生》稱為“我們這一代人的故事”“很觸動”“很共鳴”。
所以,當此劇一上映,觀眾才不得不相信:張翰本身就是“東八區先生”,東八區的男主就是他的全部。
張翰的價值觀、審美、品位和知識內涵,都遠遠落后于主流了,這就不怪被資本和觀眾淘汰了。即使拖行交警的事不被“挖”,張翰的“人設”也走到頭了。
“竭澤而漁”李亞鵬:人生的下半段,建議停止表演
據說“表演型人格”又稱為“表演型人格障礙”,年齡多在25歲以下,以夸張言行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為主要特征。
除了年齡,李亞鵬好像都符合。
他的人設似乎從和王菲離婚起就開始走偏了。王菲的感情估且不論,但論事業成就和專注度絕對是“實力姐姐”,她可能是最早看透李亞鵬的一個。
2012年,李亞鵬在王菲生日那天,把王菲請到麗江藝術節上,在王菲上臺發言時,打開一箱子蝴蝶,送上戒指效仿嬛嬛獻媚。可尷尬的是,戒指是假的、感動的場面也是假的——真相是:李亞鵬營銷自己的愛情,給項目做宣傳,并沒有通知王菲。
王菲尷尬地拾起被凍僵的蝴蝶,很快離開了現場。從此以后,二人再無同框。
這個場景好像二人的讖言:
凍死的蝴蝶是挽救不起來的愛情。
二人目的不同象征著人生之路從同床異夢。
而李亞鵬竭澤而漁的作為,也正是他后半生商業動作的寫照。
回顧李亞鵬的前半生,如果他能專注做演員或許不會混得這么“慘”。壞就壞上他總要去做自己能力不足的事情。
1995年,他就和陳寶國做搭檔了,2000年,一部《京港愛情線》讓他成為被港臺大陸導演都關注的“后起之秀”。
接著他又趕上了大陸明星制造的第一波紅利——回頭看看《將愛情進行到底》里的幾位演員,徐靜蕾、王學兵、謝雨欣早已是功成名就。
接著,他又撞大運地趕上邵兵和張紀中發生矛盾,出演了《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
在叱咤風云的這些歲月里,李亞鵬幾乎與那個年代的頂流女神全部有交集(瞿穎、周迅、王菲),他因此被稱為“情圣”。
遺憾的是,李亞鵬不是天才也不是情圣,而是莽夫。
不知是否與王菲的婚姻刺激了他(畢竟情敵謝霆鋒商業才華突出),2000年以后,他開始頻繁地做公司,還曾放出狂言:
誰說我靠王菲,我比她有錢多了。
互聯網上,關于李亞鵬的商業版圖分析一茬又一茬,干得都是房地產、藝術品收藏的大買賣。
可即使在房地產生意最好做的2008至2013年,李亞鵬的項目仍然不盈利。
當坊間盛傳著“李亞鵬其實沒錢了”,他想的似乎并不是如何挽回事業,反而在如何“表演”上下文章:跑到山里裝悠閑,制造“挖走李子柒團隊”的話題。
秀出康熙年間的古董,表現自己“不差錢”。
當4000萬強制執行又加上1000萬,他又用小號秀出“出售8億太湖石”的內容。
話說上億的藏品咱不懂,可是如果真的可以出售,那就快點售啊。售了不就可以把強制執行的債還上,順便也給新婚妻子和孩子挽回一點顏面嗎?在等啥呢?
“關于情懷大于能力”“我是一個好大喜功的妄想者”,這種對于自己很重的“人生評價”,他說得是如此輕飄飄,還得營銷普洱茶放在一起,確實是一覽無余地不靠譜……
這位“有錢人”,你的表演已經被看穿了,啥時候才能“卡”?
浪姐謝娜:過度營銷、自我期許過高,人設易塌
近日,一條“謝娜欠包貝爾老婆3萬澳元還3萬人民幣”的消息被挖出來,原因是謝娜在浪姐一公舞臺拿了第一。
當一個事件被認為“不公平”時,大眾情緒往往會像“打地鼠”一樣:這邊按下去,那邊冒出來。雖然包文婧很快聲明,謝娜早就把錢還了,但好像也未發生正面反轉。
節目里滿屏的”保送生就別裝了”“就算張學友來芒果臺,也得唱句菠蘿蜜”……
甚至還有媒體深度分析了謝娜被“流量反噬”的原因:低情商、業務能力差、炫夫、急功近利。
人無完人,謝娜不是圣人,有缺點應該是被允許的。
大眾不能被忍受的是,把一個業務和人格都有瑕疵的主持人,營銷成NO1的完美浪姐,而且只給結果,沒有過程。
“浪姐”被人們認為是“40+女性事業粉”的綜藝,所以觀眾渴望看到勵志的、人格出色的、突破自己的、甚至人生翻盤的女性故事。
因此,藍盈瑩這種“事業狂”、賈靜雯這種“成就與美貌并存”,瞿穎這種“又美又颯又專業”的人格,才會被推崇。
如果謝娜僅僅作為浪姐的隊長,以示“東道主”的地位,是可被接受的。可是要成為“浪姐”第一,明顯“營銷過度”了。
營銷過度的結果就會被網友“挖呀挖呀挖”,這不?除了借錢的老梗,扔狗、買房、逃單中介費、助理打掉人手機……全被網友人肉出來了。
本想碰個“芒果臺一姐”出來,沒準真的把謝娜的人設炒翻車了!
業務能力和人品都不踏實,卻覬覦頂流:謝娜,人設瀕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