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六月,頒獎盛典可謂不斷。
(資料圖片)
電影奇遇夜、微博電影之夜、中國影視之夜、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上海國際電影節、白玉蘭獎頒獎盛典。
其中電視劇方面有著中國影視之夜和白玉蘭獎。
作為上半年的大爆劇《狂飆》,中國影視之夜上獲得了年度推薦導演一個獎項,而在白玉蘭獎上是顆粒無收。這就更不要說主演張頌文了,自該劇播出至今,獎項方面是毫無收獲,但是卻收獲了萬千觀眾的喜愛。
這一次,雖輸了獎項,但又贏得了人心和口碑。
在六月,張頌文更是憑借著兩場發言,再次驚艷四座。
先是在白玉蘭獎頒獎盛典上,回答導演孫皓的提問,“什么是優秀的導演”時的發言。
張頌文從三個方面概括總結了優秀導演的特征。
第一是視聽方面的能力。優秀的導演應該是對文本呈現出視聽化,有他獨特的藝術鑒賞和美學。
第二是組織管理能力。他應該可以有能力有人格魅力,把行業內志同道合的各部門崗位的工作人員,一起號召到這個劇組里來,共同完成一部優秀的佳作。
第三是演員的調教能力。優秀的導演應該是擅長發揮演員的特長,以及可以讓演員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應該可以有進步的。
第四是拍攝的作品一定是觀眾愛看的,評分高的。
整個發言可謂邏輯清晰、富含層次、表達準確,將他個人的專業素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還與同臺的導演有著高情商的互動。
雖然顆粒無收,但是作為頒獎嘉賓,這樣的一番發言令人拍案叫絕,驚艷四座。
登臺時,掌聲雷動,已然被大眾奉為“無冕視帝”了。
然后又在北京電影學院2023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發言更是火爆出圈。
25分鐘的發言,給學弟學妹們的七條建議,不是什么高談闊論,不是什么心靈雞湯,不是什么畫餅造夢,每一條都務實有用,而且富含深情,情真意切。
不少網友評論道“如果我是畢業生,這是最希望聽到的那種演講”。
第一,他建議學生們經常回憶在校所學,臨別時去一趟校圖書館瀏覽一下專業書籍。
第二,他建議同學們盡快去劇組實踐。
第三,要為自己創造機會。
第四,還要像父母那樣學會過日子,精打細算。
第五,要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第六,要給自己一個期限。
第七,還建議同學們常回母校看看。
可以看到,這七條建議涉及各個方面,既有專業技能、實踐積累,也有機會創造、身體管理、財務管理,還有職業規劃,更是要懷有感恩之心。
顯然,這些建議都是其過往二十多年演藝生涯的經驗教訓總結,每一條建議他都舉出自己的例子,可謂真誠真摯。
他拿出了最大誠意,是真真正正地在為學弟學妹們考慮,真的就如人生導師般。
這一次又是驚艷四座,再次讓人刮目相看,將其修養、學識體現得淋漓盡致!
更早之前,張頌文還有一場獻給春天的演講《扎根》。
以“扎根”為題,通過自身的經歷,講述一個人的成功需要不斷積累、不斷深耕,不斷扎根,不能只看到枝繁葉茂,更是要看到在這之下支撐它的根系。
“扎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真正能夠做到的并不多。
所謂的“扎根”就是需要夯實基礎,既需要提升專業技能,也需要不斷實踐,更是需要有恒心,有毅力,有朝一日,才能夠枝繁葉茂,綻放出漂亮的花。
放眼當下的演藝界,在流量當道的時代,塌房翻車不斷,這樣的一番演講更是彌足珍貴而且有用。
他說道,“你不要試圖去比,植物和天地之間的高度,那是遙不可及的。你要做的是讓它扎根越深,樹干越粗,這才是它應該有的寬度。”
他歷經了二十多年的摸爬滾打,而這二十多年無人問津不被看見的日子,就是他不斷扎根的日子。當然在那樣的一段日子里,他用熱愛,用堅持,挺了過來,抵過了歲月漫長和孤獨落寞。歷經起起伏伏,曲折坎坷,不斷磨煉自我,最終方才成為了今天的張頌文。
所以他說道:“你永遠都不要看不起自己,你永遠不要去懼怕,你身上那些別人看來是缺點的毛病,你在你一生的劇本里,你就是主演。你要相信,有一天你一定會散發你應該有的光芒。”
張頌文的大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真正的厚積薄發,在當下更是顯得難能可貴。各大盛典晚會雖然難以見到他的身影,雖然一次次錯失獎項,可是這些在他看來并是最為重要的。他更看重的是為大眾帶去優秀的作品和精彩的表演,讓大眾永遠記住他所塑造過的角色。這才是立業之本。
當然,他更是內外兼修,德藝雙修。不僅擁有過硬的專業的技能,更是有著極高的素養、學識,不管是戲內的演技,還是戲外的人品、才華,都令人折服。正是如此,方讓他立于不敗之地,即使顆粒無收,也依然光芒萬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