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橫空出世的ChatGPT,對其能給人類職業崗位帶來哪些影響的討論一直熱度不減。它對企業運行效率、員工工作效率、傳統職業崗位有什么影響?AI技術進步能否創造新職業機會?其中女性的就業機會與空間又在哪里?
昨天舉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女性菁英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一場熱烈討論。
【資料圖】
讓“數字分身”來分擔工作
“以ChatGPT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革命無疑會帶走一些我們熟悉的崗位,但也會創造一批新的機遇。”云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楊樺說,如同每次技術迭代的浪潮到來之初,總有人產生恐慌一樣,但最終大家會發現,人類在不斷突破自己。
誠然,一些職業崗位必然會隨浪潮遠去。中智經濟技術合作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李雙認為,以知識密度和數據密集度見長的ChatGPT會對符合常規邏輯的崗位沖擊較大,“如果一項工作,決策時間在5秒以內,那么,它大概率會被AI替代”。她說,這說明這項決策所需的信息量小,性質重復、簡單,可獨立完成,有以上特點的工作可能更容易被AI替代。
達觀數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運文指出,一些財務、法律、語言等相關領域的工作,可以很好地利用AI技術來減輕人類的負擔。
“AI無疑催生了一些新的崗位和職業。”微軟公司Teams及SharePoint中國區副總裁梁戈碧分享了一則案例:一位不會寫代碼的產品經理,用7天時間通過ChatGPT生成了一個iOS對話聊天應用,ChatGPT把前端和后端都設計完了,既不需要用戶設計師,也不需要后端工程師,這樣“一個人就是一家企業”的行為,無疑將重新定義軟件工程師,甚至極有可能會催生一個嶄新的職業。她提到,自己也有了一個“數字分身”,可以替代工作上的部分內容,諸如常規的公司介紹和交流等。梁戈碧說:“有趣的是,我本身在編程技術上弱一些,但我的分身就能補足我的不足,相信未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數字分身’。”
“重復的、枯燥的崗位很可能會消失,AI有望把人類解放出來,去做更有創意、更具情緒價值、更多提供鏈接的工作。”楊樺說。
催生一些大語言模型崗位
AI浪潮翻涌下,一些更青睞女性的就業機會也浮出水面。陳運文說,正如剛才提到的,諸如翻譯、財務等工作崗位,可以與AI技術充分結合,催生一些大語言模型崗位,“圍繞這些崗位,挖掘、清理、采集數據等工作機會將向女性從業者開放,她們所具有的耐心細致,能更好提煉和歸納知識。”
在楊樺看來,與其討論機器會不會代替人,更重要的是探尋人與機器和諧共生之道。她認為,人與機器和諧共生的關鍵在于連接,人可以為機器提供情緒價值,從而誕生更多輔助性的、讓社會更加溫暖的東西,“這些崗位和人群一定具有更大價值,而通常來說,女性情感更加細膩、溝通技巧更強、在處理復雜問題時能承受更大壓力和考驗,她們在這方面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人機對話方面,女性的軟技能優勢更強。”米其林(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亞太區首席信息官許嵐表示,AI技術加持下,即使是技術崗位,對硬技術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斷降低,反而更看重軟技能。“AI不是專屬于科學家或高科技企業的技術,而是能為萬千普通人都帶來便利的技術。”
“我們要引導人工智能向善,其中性別平等包容就是重要一環。”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玠說。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說:“我們需要更多女性參與開發人工智能,AI是由算法驅動的,在算法產出過程中增加女性的參與,才能有效避免算法的性別偏見。”
作者:張天弛 實習生:張鈞琪
編輯:商慧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