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劇《一路朝陽》開播,王菊很受矚目,咱們前面寫過。
今天我們重點分析下田蓉這個角色的含金量,以及現實意義。
不少觀眾說:看別人是在演戲,而王菊是在回放生活的點點滴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路朝陽》整體寫實,沒有做作的翻白眼表情包,市面上那種投機取巧、矯揉做作的國產劇陋習,它沒有。女性群像戲很質樸,這很難得。
這樣才能成就“戲捧人”。
田蓉,山西女孩,不講究吃穿用度,過得質樸,活得務實。田蓉家境不錯,父母在08年那個周期能拿出60萬給她北京買房做首付款,算蠻好了。
田蓉不嬌氣,她人格底盤堅挺,與家庭成長環境分不開。
兩件厚羽絨服輪流穿,一件暗紅色,一件黑色,不修身,還很顯老氣。
她的服裝很不精致,都是笨重的羽絨服,黑色中介服……與影視劇服化道標準格格不入,但非常真實。
田蓉沒有精致妝容,皮膚也不白皙,臉是圓嘟嘟的。有觀眾說,圓嘟嘟的臉有福氣。這倒符合田蓉的人設,努力賺錢,旺財體質。
她從“戀愛腦女孩”到“中介女王”,靠著這些土氣十足的衣服撐滿全場。
越來越多的觀眾也不以貌取人了,在如今這個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田蓉是普通人奮斗的基本盤。
最開始的戀愛腦田蓉,確實活得卑微。
男友勢利眼,馬屁精,處處看不起田蓉,還好為人師,擅長說教,只因自己在職場活得卑微,必須在生活中給自己墊高,找個死心塌地的仰慕型女孩,滿足自己受人矚目的虛榮。
田蓉在戀愛腦里越陷越深,做好全能型免費保姆。
男友的各種鄙夷,她視而不見。
男友后面提出多次分手,田蓉被迫接受現實。
這個階段,她整個人都怯生生的。說話沒有底氣,低著頭。
也不敢有理有據地做長時間溝通,被人懟一句,立馬泄氣。缺乏自信,自我管理還沒有啟動,多說兩句話,就自己露怯。
田蓉也是從小白一路成長的,最開始被店長狂罵,指著鼻子罵的那種,畢竟中介這一行,業績為王,菜是原罪,就是這么殘忍現實。
前面還是戀愛腦的時候,她是討好型人格,容易被人拿捏,被人PUA,盡可能去活成別人的那個標準。后面從中介小田到金牌田姐,她整個人都蛻變了,但也不是那種張牙舞爪、氣場強大的蛻變,就是普通人循序漸進的成長。
普通人的成長沒有秘訣,第一靠時間去熬,第二靠聚精會神、分散注意力往前沖,沒有高光,風過無痕。
田蓉蛻變后,把大智若愚發揮到了極致。
做中介,也是要各種討好,但和討好型人格不同,過去的戀愛腦小田是一門心思給人做嫁衣,自己就是燃燒的蠟燭,什么都不留。金牌中介小田,討好是一種技術手段,她要抓準客戶的需求,搭載眼睛里有活兒,懂得搶占先機,目的是賺傭金。這是有效討好,是基于專業服務思維,利他也利己。
她做事踏實,完全不挑活。新人階段不出單,她就靠著熱誠走到底,客戶小孩突然生病,她不顧一切抱著孩子跑到醫院,感動了客戶。本來客戶只是想找小田詢價走個過場,早就找好其他中介了,最后被她真誠打動。
房東賣房,她能順帶著把人家家里保潔、各種雜活兒全部做了,增加點吃苦耐勞印象分,就是先機。做服務,這種附加值體現就是加分項,可以抓到以小博大的紅利。
田蓉自己的賽道抓得很準,08年那個周期,房價暴漲前的最后紅利期,她瞅準了房市走勢(估計小姑娘認真看過《創世紀》),立志早日實現包租婆人生。這個賽道,比傳統型白領賽道,回報率高太多了。
她極力說服父母,湊足60萬,作為北京買房首付款,原計劃在市區買一套就算了,她敢搏一把,換成在遠郊買三套,地段現在不好,但未來可期。
自己省吃儉用,每天只吃泡面來努力還貸。
過日子是把好手,省錢天花板就是咱田姐。辦一堆信用卡,把各種優惠最大化。做中介就是社牛體質,臉皮厚確實有優勢,站在超市門口,就能把辦卡送的超市卡轉手賣出去。
她是把茶米油鹽的那種鉆研精神,轉化到買房賣房中。過日子是門大智慧,把生活的邊邊角角鉆研透徹了,思維轉移,到哪里都是一線市場的生意經。說到房子,她眼睛里都是光,放在那個黃金周期,這些都是保值增值的投資。做中介,讓她非常務實,生活可以從簡,各種儀式感都不保值增值,她的心思都在做業績上。
生活對自己摳摳搜搜,工作上對客戶絕對的大氣大度。
三套房貸確實很辛苦,她準備賣掉一套,給自己緩沖緩沖。自己急需用錢,價格只能讓步,和李叔這單交易,田蓉就相當大氣。市場瞬息萬變,前面還稍微有點短暫遇冷,后面又開始活躍了,她價格賣虧了,買家李叔呢,理財贖回時間算錯了,全款錢不能按合同規定交齊,田蓉原本可以一石二鳥,房子可以不用賤價賣出去了,還能白拿一筆定金。
最后她還是把定金退回去了,她做事看長線,這個做人的格局和底氣,讓對面老江湖李叔相當震撼。
最后沉思的鏡頭,看得出她有做人性的掙扎,誰不愛錢呢。她的表情余溫里,有掙扎的痕跡,更多的是釋懷的勇氣。
處理自己房產的過程中,她該讓利的時候會讓利,放在那個周期,時間就是增值項,節約溝通成本,讓的都是小利,后面都會成倍回來的。
處理自己的柴米油鹽,她是能省則省,苦自己無所謂,關著門都是過自己日子,不礙誰,出了門,做業績做生意,不能塌臺,做中介,小格局注定了這條路走不遠。
難怪有觀眾說:王菊按文藝界說可能不算最亮眼的演員,然而演技砸入普通人的心里,讓人深深感到這是我們身邊人。真誠樸實毫無做作感,可以說是演藝圈的一面鏡子。
現在的演員很多都是按照大明星的標準去定制的,演技里尤其包括表情管理、微表情一條龍輸出,表情首先要美,上鏡,然后行業吹捧出清一水的“演技炸裂”,就像生活里那些“活在擺拍”里的表演型人格一般。
這么看,王菊就是輸出最生活流的表演。
都說國產劇配角更容易出彩,這真的是本周期的定律。
貼地的角色,交給配角,從做劇角度來說,很實惠。面對市場,貼地角色能有共鳴,反而能成就一個劇的賣點,能迎合觀眾,也能在宣傳上帶動自來水熱度。普通人角色,才能快速冷啟動路人盤。
現在經濟下行,田蓉這樣的角色,更有代入感。那種省吃儉用的過日子、求生存,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這么看,《一路朝陽》做足了市場洞察,也敢于嘗試。
王菊也能闖出自己的獨特賽道,之前《愛很美味》就看到了不一樣的女強人,職場女強人不是靠那種“情緒爆破”,不靠披頭散發和張牙舞爪,靠的是內核。畢竟生活中的女強人,都是如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