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作者
騰訊娛樂訊 就在暢銷外國文學都在打人性牌、挖掘生存價值的當下,國內卻鮮有圖書敢于挑戰深度現實主義體裁。從類型上呈現的更多是:懸疑、驚悚、推理、心理、探案等故事性角本,定位于現代都市小說;并且也產生了大批類型影視劇、網劇,惹人關注的象《心理罪》《余罪》《法醫秦明》等,此類作品又因為影視的熱潮而帶動了作者的知譽度、紙書的暢銷。讀者往往在其中看到的是現代時尚感的偶像包袱:系列案件、人物的戲劇沖突、追得是劇情,而忽略了現實主義作品應該呈現的社會價值和更深意義。
懸疑硬派作家魏審磨,帶來他的首部出版作品《肇事者》,挑戰了這份“孤獨”。
魏審磨,「有讀故事」簽約作者,篆刻世家手藝人,焗瓷和金繕愛好者,深受北京南城文化熏陶,沉迷于傳統文化。寫作之前是個典型的理工男,資深混跡IT圈,因為短篇的參賽獲獎引發關注,其所有文章在「有讀故事」APP總閱讀量都超過100000+。魏審磨的作品,有清晰的地域性,代表作短篇《薊門煙樹》和《金臺夕照》,包括新書《肇事者》,都有很強烈的地標烙印。
《肇事者》,一起馬連道特大交通事故,將幾個人的命運串聯在一起。喪失雙親的孤兒、放棄索賠的當事人、玩世不恭的總裁、嶄露頭角的歌手;還有一心想升職的記者,小心謹慎的孤兒院院長……這些看似普通人的背后,都隱藏著各自的秘密,因為這場事故交織在了一起。隨著事件被各種線索引發深層報導,塵封往事被揭開,罪惡撲面而來,傷害也順勢蔓延。每個人都想扮演救贖者的角色,卻無意中觸動另一個事件的發生,事情也往無法預知的方向猛烈發展……
涉及這部小說的引進出版,閱文集團華文天下的策劃編輯透露,過程并不簡單;原文內容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東野圭吾的人性小說《白夜行》、還有促使韓國國會通過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的暢銷小說《熔爐》,涉及現實體裁內容,有很多不得不“警惕”的敏感雷區,于是近半年時間的幾番修改、刪減、最終才達到出版標準,而成品已經有了很大成份的“變質”,這些刪改對于敢于挑戰“孤獨”的原作者魏審磨來說,有的是核心細節描寫、甚至是人物心理的源點,接受起來也并非易事。
新人新作出版都會有考驗期,《肇事者》也同樣面臨紙書市場的紅海考驗。但始料未及的是,新書剛一宣發,就引來多家影視公司關注和商談,甚至廣播電臺也來重點預約有聲版權,華文天下的策劃編輯透露在影視版權方面已經進入報價階段,包括一些成功類型劇的導演、帶著編劇團隊,也加入項目爭奪里來,真是紙書未熱,版權先熱。
無獨有偶,在影視圈,這類現實體裁作品,也有墻內開花墻外香,從外國得獎又殺回來的情況,如罪案救贖體裁的《烈日灼心》、小人物人性破局的作品《白日焰火》,包括楊冪、霍建華的得獎新作《逆時營救》等。 閱讀《肇事者》,會有一種絕望中重生的感覺:一場交織的禍難、一段守望的愛情、一生無言的救贖。小說呈現的是一種現實主義的極致。書中的諸多細節都讓人觸目驚心:公益的灰色地帶、輿論的冷酷壓迫、現實的不公和人性的虛假懦弱……然而,小說在最后還是給了人們溫柔的力量,將扭曲成團的人物關系抽絲剝繭,破繭成蝶。
肇事者?還是救贖者?謎底層層揭開,窺視人性的黑暗和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