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澎湃新聞:不同于電影市場大量對現有IP進行直接或衍生開發,《大護法》是一個完全原創的項目,對此你秉承怎樣的創作理念?
不思凡:《大護法》本身帶有一定實驗性。我們希望能做出一部不低幼的動畫,所以從一開始希望的就是,它能夠在很多點上有所突破。
澎湃新聞:《大護法》曾被絕大多數主流發行方拒之門外,這是意料之中的情況嗎?是否想過對此作出一些妥協?
不思凡:一開始我們會有這樣的判斷,然后投資人也一直在換,碰到很多問題……直到遇到彩條屋。
截圖來自2016年8月21日不思凡在一席論壇上的發言
澎湃新聞:所以彩條屋不是你之前提到過的那位“腦殘粉”投資人?
易巧:那位是好傳動畫的大牛(《大護法》聯合出品人、好傳動畫創始人尚游)。好傳動畫為《大護法》介紹了很多發行方,但都被拒絕了。直到我們彩條屋主動去尋求合作。
不思凡:作為導演個人來說,我肯定不想(妥協)。有關動畫尺度的問題其實是可控的,但好傳和彩條屋給了我很大的創作自由,讓我想怎樣就就怎樣。
更新了7集后再無下文的《黑鳥》,被譽為“中國Flash史上的里程碑”
澎湃新聞:從“悠無一品”到“不思凡”,你通過《黑鳥》一鳴驚人后神隱了幾年又回歸動畫制作,之間經歷了什么?
不思凡:做《黑鳥》是因為我當時喜歡漫畫,寫了幾個故事,但找不到出口。于是我嘗試用Flash去表現,想聽聽別人對我講故事的反應。后來Flash沒落了,漫畫動畫產業也都不太行,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覺得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