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發(fā)“保溫杯”最瘋狂的,是平均年齡30—40歲的那撥。黑豹最火的時候,他們還只是孩子,如今的感懷,靠的并不僅僅是情懷加持。因為搖滾樂手這個社會角色的特殊性,很多人容易在這種“鐵漢終也歲月靜好”的橋段中找到自我投射。
那個年代控制著年輕人荷爾蒙開關(guān)的搖滾老炮,有人妥協(xié),有人歸隱,自然還有人在死磕。這像極了75后到85后這代人的現(xiàn)狀——可能是個穩(wěn)定的中產(chǎn),可能還在職場底層掙扎;可能上有老下有小,可能另一半還在天上飛;可能早已看到人生界限,可能處于具體目標(biāo)達成后長時間的心理真空。
對他們來說,“中年”兩個字后面,未必有真正的陰影和危機,更多的應(yīng)該是敏感與焦慮。
當(dāng)任何跟中年相關(guān)的話題出現(xiàn),他們總會以最快的速度熊抱上去,以自嘲或雞湯的方式自我關(guān)聯(lián),表面上的對號入座,其實是在公眾消遣中尋求某種認同感。
事實上,“中年危機”作為一個社會心理學(xué)上的概念,年齡的劃分從來不是機械、固定的。它描述的是一種狀態(tài)——“你所擁有的一切,家庭、工作、財富,看似美好堅固,但你已有些力不從心;你懷疑人生前半場的意義,卻得不到答案,你感到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