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正午陽光真的自此和一路牽手走來的王凱、靳東解綁了嗎?或許不是。
就在今天下午,靳東發微博回應從未與正午陽光簽訂經紀合約。
王凱粉絲也在各個相關微博下留言稱,王凱早已成立個人工作室,此次事件對他沒有影響。
沒有經紀約卻能與核心藝人建立穩定合作,正午陽光靠的是資本聯結,即與明星合資成立子公司。
2016年正午陽光先與靳東王凱分別成立浙江得空影視有限公司、得舍影視(天津)有限公司,后又與王凱合資成立霍爾果斯得舍影視有限公司。而且,據之前娛樂資本論確認,合作中,一沒對賭、二不簽經紀約、三不強求明星只跟正午陽光合作,子公司反而是用來開展投資。這對于明星來說相當有誘惑力。
靳東個人工作室掛靠山影 ,王凱個人工作室掛靠耀萊,喬欣個人工作室掛靠嘉行。
至于其他演員應該會選擇再簽約新公司,畢竟沒有名氣僅靠個人在娛樂圈很難發展的。有了經濟公司才有更好更長遠的規劃。
今年,靳東主演的《外科風云》就有浙江得空影視參投,王凱主演的《英雄本色4》也有霍爾果斯得舍影視參投。這種利益共同體顯然比單純的經紀約更加長久。
資本聯結在之前主要有兩種玩法,1.0的玩法是給明星股權,引入“明星股東”;2.0的玩法,是高價收購明星的空殼公司,并且要求業績對賭;正午陽光的做法或許可以稱為“3.0”,他們為明星成立子公司,共同投資影視項目,分享收益,未來如果母公司上市,這些子公司還有高價收入母體的可能。
雖然看上去這種方式并不能綁定藝人,但反而逐漸成為影視公司與明星合作的“新常態”,不為深度綁定,只為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其實,對于正午陽光來說,這就夠了,只要能夠掌握核心藝人,與之建立合作基礎,其他的演員也都可以通過其選角團隊(比如說和他們合作頗多的CDHOME,據悉藝人趙達就已移籍該司)來完成。至此,正午陽光相當于在“影視制作+藝人經紀”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而且是適合它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