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題材敏感?
《芳華》的劇情是以越戰為背景,該片對越戰的正面陳述,近20年公映國產電影恐怕也是絕無僅有。其中展示越戰場面的一段6分鐘“一鏡到底”長鏡頭,耗資700萬,也成為該片的重要賣點。馮小剛多次表示,認為這有望再創國產戰爭片的新高度。
因此有網友猜測,電影或因題材敏感而撤檔。
但是,據公開資料顯示,《芳華》已經從廣電總局獲批,拿到了龍標。
在昨天上海發布會上,馮小剛在現場幾度哽咽落淚,稱自己心情悲壯。在場的幾位女演員以及編劇嚴歌苓也都哭了出來。
以下是電影發布會現場部分片段,馮小剛對于此次事件的表述↓
馮小剛6.74億的對賭承諾能否完成?
雖然劇組及制片方都否認了電影撤檔與對賭協議有關,但從對賭協議來說,《芳華》無論對馮小剛本人,還是對華誼兄弟,的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兩年前,馮小剛持股99%的的公司東陽美拉,被華誼兄弟以10.5億元收購了總股本70%的股權。由于是高溢價交易,馮小剛也給出了高額業績承諾:2016年經審計稅后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2017年度至2020年12月31日止,每個年度的業績目標為上一個年度承諾凈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也就是說2017年度東陽美拉要完成1.15億元的凈利潤。
如此算下來,5年時間里,馮小剛對賭的金額高達6.74億元。如果馮小剛不能完成承諾的業績,他就需要按照約定的方式將到手的錢吐出去作為補償。
華誼兄弟2016年年報,東陽美拉經審計稅后凈利潤為1.02億元,達到了業績承諾。但實際上,這次凈利潤完成是比較特殊的。東陽美拉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3535.6萬元,當時距離承諾的1億元還差6463.4萬元。但華誼兄弟取得東陽美拉的股權是在2015年12月9日,因此東陽美拉2015年的凈利潤4602.67萬元算進了承諾期首年區間。因此,2016年上半年,東陽美拉累計實現的凈利潤就達到了8138.27萬元。所以當2016年馮小剛惟一一部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剛上映約一周的時候,華誼兄弟董秘高輝就表示東陽美拉完成1億元凈利潤承諾沒有問題,“馮導還有很多代言收入,其實已經夠了。”
但2017年對馮小剛來說壓力陡增,不僅因為凈利潤目標上浮了15%,而且2017年上半年,東陽美拉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營業收入3467.4萬元,凈利潤2748.1萬元。這意味著,2017年下半年,東陽美拉要做出8752萬元的凈利潤才能完成業績對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