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影片原先的名字為:王牌特工 - 黃金三角,特指老撾、泰國和緬甸的交界。但是在試映時,沒有一個觀眾熟知這個名字背后的地理知識,所以福克斯更換了名字為黃金圈。
8、在影片中,科林費斯的角色有一小段的意大利語,實際上,科林費斯可以說非常流利的意大利語,他的妻子也是意大利人。
9、這是科林費斯和朱利安摩爾的第二次合作,此前兩人曾在單身男子中飾演一對好友。
10、導(dǎo)演馬修沃恩曾經(jīng)說道,讓科林費斯在影片中復(fù)活,之前有過兩種想法,一種是讓他變成僵尸,而另一種是引出他的反派雙胞胎兄弟。
這從某種程度上有點矛盾,對于一個演員來說,這可能是考驗演技的時候,因為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同時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演員的自身,乃至戲路。
對于肖恩·康納利這樣本來就在年紀很大時才出演007的情況,可能不是太大的問題。但對于年輕的塔倫·埃格頓來說,這可能是一個雙刃劍。
埃格頓本身獲得埃格西這個角色的過程,就很像埃格西被哈利發(fā)掘成為特工這件事本身,他依靠《王牌特工》走紅,卻也很可能因此受限。
哈利的復(fù)活,在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觀眾們想要繼續(xù)看這個角色拯救世界的渴望,他的“死”和他的“活”,成為了貫穿前后兩部電影的核心元素,也使得他和埃格西之間的關(guān)系,重新具有了挖掘的可能。
比如,在這一部中我們會看到哈利真的有點力不從心了。不過,這在第三部中可能又會有新的走向。馬修是一個很喜歡拍反轉(zhuǎn)的導(dǎo)演,當你以為科林叔真的死了的時候,他復(fù)活了;當你以為第二部的結(jié)尾已經(jīng)皆大歡喜的時候,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讓人驚訝的是,影片最大的亮點,居然是埃爾頓·約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金牌歌王,在片中演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