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作品,有人物,有故事,而不是故意去粉飾太多的情緒,芳華本身在訴說著別人的一生,看完更多的是傷感而不是淚目,不像看了一部用力過猛的催淚瓦斯電影,這種悲劇,是高級的。
國產青春片本來在2015年后,已經告一段落了,熱度已過,無需再蹭,相信馮小剛導演也不需要如此手段,歸根結底,他想要在《芳華》中表現的東西是屬于和他和王朔、姜文等人在青春時期的萌動,據馮小剛在某次采訪中的回答,他那時經常看到進進出出的文工團女演員,甚是激動。
從潛意識理論來看,《芳華》可以看做馮小剛個人的春夢外化,只是這個春夢有著五味雜陳的年代。
業內人士這次對《芳華》的評價普遍不錯。影評人“桃桃淘電影”說:“馮小剛這次應該是走心了,第一次能在他的電影里找到更真實的感情共鳴。故事可看性不錯,從青春芳華到殘酷戰爭再到一切的幻滅,頗有些傷感。美術、服裝、攝影、配樂都非常出色,也成為主要加分項,片子拍得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