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延禧攻略》至今已播出三周,劇情愈發(fā)引人入勝,劇中高貴妃(譚卓 飾)為太后(宋春麗飾)盡心準備的驚喜——打鐵花,讓許多觀眾有幸跟隨熒屏一覽500年前古老節(jié)日社火的風(fēng)采。繼“昆曲特輯”、“緙絲特輯”《延禧攻略》再曝“打鐵花特輯”。
打鐵花又叫“打樹花”,需要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城墻上,從而迸濺形出萬朵火花,因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稱之為“樹花”。如今能夠表演打鐵花這一絕技的不過數(shù)人,年紀最輕的也有50多歲了,一是打鐵花需要將鐵融化,1700度能直接把皮膚燙熟,十分危險,二是打鐵花需要用到木炭、焦炭還有鐵,過程比較臟,年輕人一般不喜歡從事這種工作。表演人才的斷層使打鐵花像許多其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一樣面臨的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吳橋縣乾龍匠人于章亮說:“很高興參與這次的電視劇拍攝,通過電視的傳媒能夠讓打鐵花這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得到繼承和發(fā)揚,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wù)。”
除了表達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推崇,“打鐵花”在《延禧攻略》的劇情推動中亦起了重要作用。自皇后(秦嵐 飾)流產(chǎn)昏迷后,高貴妃愈發(fā)得意,本想在太后面前憑借“萬紫千紅”(打鐵花)再出風(fēng)頭,不料卻遭人禍,滾燙鐵水淋在身上鮮血淋漓,其中混入的糞水更讓傷口反復(fù)感染,久久不愈。
“打鐵花事件”猶如試金石,讓瓔珞(吳謹言 飾)洗去了背叛皇后的罵名,也讓觀眾再一次見識到嫻妃(佘詩曼飾)的心思深沉。為防止打鐵花傷人事件敗露累及皇后,瓔珞不惜對明玉冷嘲熱諷以劃清界限,另一邊嫻妃對一切洞若觀火卻始終按兵不動,只待瓔珞行動之前在鐵水中摻入糞水,兵不血刃重傷了高貴妃,又三言兩語擊垮其軟肋,催化了高貴妃的死亡。
皇后昏迷,高貴妃薨逝,純妃不予紛爭,瓔珞被罰辛者庫。嫻妃已然從當初那個親人落魄卻無力援助的“沒用”妃子變成了太后面前得力、皇上面前得體的賢妃,這偌大的紫禁城從此會是相安無事還是暗流涌動一切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