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盛宴的謝幕,是被銘記的起點。11月15日,由慈文傳媒旗下微顆影業和咪咕動漫出品,韓東君、徐璐、丁野、杜海濤、董春輝、恩美等主演的賽車題材大戲《極速青春》在東方衛視和網絡平臺騰訊視頻、愛奇藝大結局完美收官。
作為當下極少數聚焦賽車題材的青春劇,《極速青春》講述了韓東君飾演的賽車手路杰與徐璐飾演的留學生唐棠,以及丁野飾演的車隊經理天野等年輕人如何不斷突破阻撓實現個人理想與愛情的故事,自播出以來,收視率一直名列前二,戰績斐然。并且,《極速青春》擁有極高的辨識度,它的賽車內容和年輕元素已經成為當下國產劇的標桿。
標桿一:十年一破,《極速青春》已經突破國內頂尖水準
今年是中國電視劇誕生60周年,在這漫長的一甲子歲月里,卻少有賽車題材的影視作品。但無論是《速度與激情》在熒屏的大火,還是《極品飛車》在游戲玩家心中的地位,都說明了賽車元素從來就不是冷門和小眾。更何況,多數影視劇都要融入飆車元素,反而證明了賽車這一能喚起觀眾熱血與激情的高荷爾蒙元素是各個創作者希望去觸碰的內容。
那為何代表賽車的作品卻很少?原因也很簡單:經費和技術。前一部留給觀眾印象的賽車戲還是10多年前的《頭文字D》,而據報道,新版《頭文字D》也因為經費原因處于僵持過程中。賽車題材作品的拍攝,相比其它內容要非常“燒錢”,《極速青春》并不是一部大IP劇,也沒有流量大咖加盟,據了解投資卻已經破億元,因為它將更多成本“砸”向了拍攝和制作,從報道中看到,《極速青春》光是賽車就已經消耗了50輛之多。
而在播出畫面中可以看出,《極速青春》并非只是打了賽車的擦邊球,而是真實的將賽車作為了整部劇的載體。從第一集便開啟了超長的賽車場景,后續的飆車、比賽、訓練等賽車劇情亦是源源不斷。從觀眾反饋上看,劇里的漂移、離合腳法、賽車跟隨等畫面,既得到了“門外”觀眾的稱贊,同時也得到了賽車專業人士的高度認可,不少專業人士在網上發表對《極速青春》專業細節的評論,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專業是水平的象征,但也是一道門檻。該劇制片人,慈文傳媒旗下微顆影業的總經理韓顥在采訪中表示,團隊在劇本創作前期花了半年時間向從事賽車的專業人士進行了前采,包括選手、裁判以及幕后。在演員上,該劇也啟用了本身就是賽車手的韓東君擔任主演,以及在拍攝過程中,團隊時刻向專業人士進行請教,最終才使得《極速青春》在劇情上文戲和賽車有著流利的切換。并且,該劇的動作導演,也是國內從事賽車題材影視作品的頂尖人物,亞洲飛車第一人,香港特技大師羅禮賢。他以往只拍電影大作,但此次他對《極速青春》進行了全程的保駕護航,不僅親自指導炸車、側翻、墜崖等高難度戲份,同時啟用了全國僅有2臺的“俄羅斯臂”跟拍車,讓該劇不僅在賽車內容上有超越電影級的突破,也有專業道具使用上的新招。但就算專業之高至如此,制片人韓顥表示在過程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無法參照的困難,如修路、配件不足等等。而此一切成與難,都匯聚在《極速青春》激燃的賽車畫面之中。
《極速青春》的這份堅持,實現了當下國內賽車劇的頂尖水準?,F在可以說,國內影視劇論及賽車題材,《極速青春》當屬第一。
標桿二:“全景帶入式”展現當下年輕群體新面貌,突顯高水平現實題材創作
當下多數青春劇以偶像、次元等非現實畫風,墮胎、輟學、群架等夸張場面,甚至加上一些不切實際的情節,將年輕人塑造為低幼、任性的形象。為博取眼球賺收視率、點擊量,他們將小眾行為進行過度的藝術放大,錯誤代表了年輕群體。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從年輕群體在網上因為此類作品對自己曲解的抗議聲中可以看出,他們的樣貌并未在影視上得到真實還原。今年是現實題材創作主題年,卻難有一部有年輕群體代表性的青春劇。然而《極速青春》的出現,憑真實的面貌展現,給年輕人實現了證明。
當下年輕一代有何不同?
首先是自身價值認知的更替,他們的尊卑感不再因為地位的差距而明顯。在劇情中可以看見,韓東君飾演的主角路杰起初在接觸賽車前是一名外賣小子。但這份職業并沒有給他帶來壓迫感,即便不碰賽車,路杰依然是那個小綿羊翹頭、敢與哈雷賽跑的快活外賣小子。其他角色也是一樣,不會被迫地去轉變自己,擁有更高的自我認知意識。說明隨著國家的崛起,國人不用再單純靠著拼搏努力去實現自己與社會各層的平等,而是已將平等融匯為性格之一去生活。這一現象在當下年輕群體展現得淋漓盡致,《極速青春》也成功抓取到這一現象進行藝術呈現。
再有就是自我獨立理想的實現。這是當下年輕群體重要標識,他們的理想不再是簡單的賺大錢、博高位,而會更認真的在乎自己的想法和愛好。于是電競、輪滑、賽車、說唱等領域開始隨著年輕一代的崛起而擴張?!稑O速青春》里的路杰,每晚得空都會偷偷開著父親的賽車,最后也因為“喜歡”而反問父親“憑什么不讓我賽車?”這不該被解讀為年輕人的任性,它應該是當下多元理想實現的價值觀養成。唐棠一心也愿做一名體育記者,即便是從小就被父親拋棄的天野,最終也放下了怨念,走向了賽車駕駛座,成為一名賽車選手。因為夢想和愛是相通的,是當下年輕一代最真實、最直觀的展現?!稑O速青春》里的每一個角色,都代表了當下不同年輕人的樣貌,讓任何觀眾都在看劇同時有了一份帶入感。
慈文傳媒董事長、總裁馬中駿先生在談及現實題材創作中說道,現實題材創作不是去創作一部現實題材作品,而是帶著現實題材創作的理念去創作所有作品。讓作品具有當下思維,《極速青春》做到了。這也讓觀眾對慈文傳媒和旗下微顆影業的下一部作品,多了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