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恩眼光泛淚,在《吐槽大會》上。
她說,偶像劇不容易,很難演,而自己其實挺幸運的,因為長得不漂亮,然后就開始哽咽啜泣。陳喬恩說話的時候,確實很真誠,低著頭,眼睛虛著,然而就在觀眾喊“喬恩加油”的時候。
陳喬恩頭一抬,手一攤,你看,是不是相信了,我演得是不是很棒。
很氣,又忍不住哈哈哈哈哈哈。
陳喬恩這期《吐槽大會》應該是本季最佳,因為吐槽的點都讓人非常感同身受,大齡剩女面臨的催婚、工作中面臨的瓶頸轉型、以及犯了錯要如何去面對,就是聊得很“生活化”,也很有煙火氣。
明星是閃耀奪目的,但也是人,有不完美的地方,所以他們放下包袱站上去接受吐槽的態度,也讓我們有所思。
張紹剛為了形容朱孝天在娛樂圈一閃而過,說他是《流星花園》里最像流星的那一個,嗖,就不紅了。
ROCK這里再補了一刀,F4當年火到什么程度,相當于現在的TFBOYS,外加一個朱孝天。
李誕吐槽袁弘也不在話下,他說他和袁弘做朋友,不是貪圖袁弘的名氣,而是貪圖胡歌的名氣。
侯佩岑更厲害,她提醒陳喬恩,“明年就要四十歲咯,你的人生要開始走下坡路咯,愛你哦。”
陳喬恩是這期的主咖,自然也是被吐槽最多的人。
吐槽年齡,被人催婚,吐槽她演的偶像劇,說她“年過半百,賴著不走”,還有吐槽酒駕,袁弘說她是“一個吃了宵夜就開車的女人”。
“緋聞”當然也不會被放過。
李誕,一個敢于在危險邊緣跳拉丁舞的男人,他說出“霍建華大婚當天,陳喬恩深夜買醉”的時候,全場發出震耳欲聾的尖叫。
陳喬恩在旁邊,“假的,捏造”。
李誕頂著一張人畜無害的臉,什么都敢說,說了霍建華,又說周杰倫,她說別人都有代表作,而侯佩岑的代表作,就會想到《雙截棍》。
李誕說完之后,鏡頭就切到了侯佩岑的表情,從臉紅到尷尬,到最后侯佩岑捧著臉自己笑出了聲。
觀眾都等著看侯佩岑反應,結果侯佩岑用標準假笑一帶而過,不過她后來站上臺自嘲說,“我家教很嚴,我從小就要聽媽媽的話”,全場又是一片拍手叫絕。
《吐槽大會》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吐槽別人的同時,也要梳理一下自己。
侯佩岑梳理自己,說自己要聽媽媽的話,朱孝天也在梳理自己,他說別人可以吐槽新版《流星花園》,但自己卻心存感激,因為至少讓他多了一個通告。
而面對“催婚”,“大齡剩女”,這些標簽,陳喬恩也給了自己的回應,她說“我為什么要被別人捧在手心,我自己有手,我捧紅了我自己。”
陳喬恩說這句話的時候,帶著底氣和自信,有人說,這一刻,她才是真正的偶像劇女王。
我很喜歡這個自我梳理的過程,自我批評,又自我消化,重點是嘉賓們的狀態都很收放自如,沒有偶像包袱,可以笑著給自己松綁。
張紹剛說,《吐槽大會》不是一個多么重要的節目,也不是講深刻道理的節目,就是一個有趣的語言體驗。
《吐槽大會》之前的口號是“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他們在履行專業的脫口秀質量,分寸的控制,節奏的拿捏,觀察的角度,在想方設法地讓你笑。
這一季的段子為什么好笑,是因為更加“生活化”,融入了很多真實且生活的場景,比如陶喆說王力宏很節儉,衣柜里有很多破洞的襪子。
比如姜思達吐槽楊超越,說她隨意到什么程度,和他一起錄節目,錄著錄著睡著了,睡著睡著躺下去了。
再在比如陳喬恩和張紹剛,他們驚訝的發現居然是同齡人,同為39歲的男女對比,一目了然。
記者問他們的編劇,怎么生產段子,得到的回答是“不憑空捏造,而是圍繞生活本身”。記者又問,那如何保持新鮮感,得到的回答是,“生活是流動的,所以吐槽也是不斷更迭的”。
更重要的是,《吐槽大會》的段子里不光是“滑”,也有“實”。“滑”是戲謔和調侃,而“實”是實在,故事是實在的,態度是實在的,想說的話也是實實在在的。
初級的吐槽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而高級的吐槽是,把生活中的玻璃渣變成一顆可愛的糖果。
所以初看《吐槽大會》是被語言的靈動俏皮吸引,一集集看下來,慢慢意識到,它傳達的其實是一種難得的人生態度。
生活中有兩類人,一種是喜歡“裝”的人,只放大自己的優點,容不下別人討論和質疑,一種是不會“演”的人,我有很多不完美,但我是我。
我們每個人都向往做自己,但做自己基本的方法就是放下,不能繃著,也不能假裝生活,要有空間可以呼吸,要有缺點可以被人拆穿。
林宥嘉唱“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所以他的歌很傷感,吐槽要學丁丁張,看清生活本質之后,還敢寫下“人生需要拆穿”。
人生需要拆穿,人生需要不斷地拆穿,只有經歷這個過程,才能接納真正的自己。
有人說,吐槽其實是一種“冒犯”,確實是,李誕每次噼里啪啦發揮完之后,都要傻笑著說“開玩笑,開玩笑”。
但冒犯,不是傷害,而是一種握手言和,用幽默化的方式來抱怨和批評你,讓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所以每一次,到吐槽精彩之處,我都會留意嘉賓的表情,大多數時候不是尷尬和生氣,而是發自內心地鼓掌喝彩,仰天長笑。
知乎上有人說,《吐槽大會》的魔力在于——有治愈功能,因為在這里可以拋開價值立場和意識形態的捆綁,別人貼的標簽,別怕,用力撕下來。
比如張韶涵回應了自己的朋友觀,她說不是她朋友少,而是她對朋友的定義不一樣,她不需要給她修路的朋友,她自己有翅膀。
楊超越也回應了自己的錦鯉表情包,她說她也想是漂亮的,不想頂封神榜的大光圈了,要是再看見,只有默默地點舉報了。
而我個人覺得《吐槽大會》更像一個舒服的按摩室,走進來,勇敢告訴別人自己哪里酸痛,然后讓別人使勁敲打你的肌肉,出去之后,你就會卸下負擔、輕盈前行。
段子真,態度真,生活真,而觀眾笑過之后,也在沉著地思考,在梳理和優化自己。
歸根結底,吐槽看起來是不太友好,但其實相反,吐槽的內核是亮的,本質上是對你友好的敲打。而且,比起嚴肅的說教,這種幽默化、有分寸感的溝通途徑更容易被人,尤其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接受。
所以我們在說“吐槽,是年輕的溝通方式”,是因為效率高,成本又低,不用躲避不完美,而是勇敢地袒露出來,能在陽光下面對吐槽,傷口才能結痂。
最后說一個有意思的小細節,就是這次《吐槽大會》背后的燈牌從棱角分明的方形變成了圓形,言外之意就是說,吐槽的背后終究是握手言和的圓滿。
你可以吐槽我,但要吐到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