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1994年西安電影制片廠推出的電影《大話西游之大圣娶親》同名舞臺劇,今(23日)日在梅蘭芳大劇院上演。在首演明星版中,臺灣演員陳妍希首次出演舞臺劇就飾演了紫霞,青年演員蘇小玎和王山水分別飾演至尊寶和孫悟空,鄭磊飾演唐僧。黃彥卓和侯曉經過三個月的排練,終于將作品和觀眾見面。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大話西游”,有人看到了酷炫的造夢場景,有人看到了悲歡離合,也有人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最終,該劇通過對城樓上夕陽武士與情人一吻的重新解讀,告訴觀眾“只要愛過,人間值得”。
《大話西游》電影中的主場景是一個荒漠的戈壁,偶有集市、牛家莊、盤絲洞等寫實的地方。而舞臺劇的版本仿佛將整個故事全寫在一個夢境之中,天上一抹云彩,二層高處是荒漠,底下是冰柱、鞭炮等人間“煙火氣”的事物。這就像人間的修羅場,有俗世生活,有欲念的掙扎和折磨后的麻木,等到再修行,才能領悟舍生取義的大愛,得道成仙。這三層結構將劇中人物的三教九流區分開,越往上越虛無和看破,也將劇中場景分出層次,人間道場,是最大的試煉。
同時,舞美、燈光、音樂和視頻形成了整體的“水墨山水畫”風格,場景的留白給予燈光極大空間,紫霞和至尊寶內心情感的挖掘在定點光的審視下極具張力,而牛虱猴毛、移形換影大法等場面又被“五光十色”的復古cosplay燈光渲染得著實光怪陸離、荒誕不經,與電影的“無厘頭”風格相得益彰。音樂以電影的改編為主,古琴和簫的現代演繹產生一種濃濃的懷舊氛圍,像是一種回望和追憶。觀音、如來和玉皇大帝的部分主要交給視頻來處理,投影中的臺詞被中國書法一筆筆寫出,具有“意在言外”的韻味和預示命運走向的作用。
此外,轉臺的運用和三層空間所產生的“間離”感,使得整個劇有“畫中畫”“劇中劇”之感,五百年后的人看五百年前的人在愛恨癡纏,而劇場中現代的人又在看一個曾經風靡一時的故事,多重時空間的跳躍頗有一種哲學色彩。要想在《大話西游》中演出實力,就必須同時駕馭悲劇和喜劇兩種演法,而飾演至尊寶的蘇小玎,前一個半小時始終在臺上,大段的感情戲都演的充滿變化和戲劇張力,無論是戲弄、說謊、情真意切,還是敷衍了事,都逐漸把至尊寶的內心動機和多側面立在舞臺上。他和王山水,一文一武,一個是帶金箍前的玩世不恭,一個是大徹大悟后的隱忍和決絕,在舞臺上的肢體交流將至尊寶沖突的內心情感外化出來,體現出舞臺劇特有的魅力。
陳妍希首次出演舞臺劇,卻將她少女的期待、忐忑的表白、令人動容的傷心等情感節奏把握的真誠可愛。不管是紫霞與青霞的變換,還是紫霞與豬八戒共用一個身體的段落,她的沒有經驗反而確立了一個與朱茵完全不同的紫霞。鄭磊演的唐僧據劇組人員透露,每一次聯排他演的都不一樣,搞笑的點也是隨著對手和舞臺節奏而變化,但都會引起觀眾不由自主的大笑,這就逼迫他的“粉絲”每一場都要來,看他今天又耍什么寶。這樣一個愛情故事,讓人又哭又笑,像個傻子。而在結尾,城樓上夕陽武士和情人的一吻,看似是孫悟空的“成全”,其實是紫霞在人間的最后一瞥,她只希望再看意中人一眼,確認他愛過。因為只要愛過,人間就值得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