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影導演,多謙遜有禮。除了聲名在外的李安,還有個典型人物,戴立忍。他只拍過三部沒有在內地公映過的電影,只在內地大銀幕中飾演配角,但總能讓小圈子里的影迷們念念不忘,大加贊賞。
47歲的戴立忍,半白頭發有些凌亂,蓄著兩撇胡子,穿著有些皺的西裝,有些不修邊幅,但精神很好,完全是迷人的大叔風范。他有煙癮,常常在采訪間隙點支煙猛吸兩口,見記者坐下來了,趕緊掐滅煙頭,桌子上的煙灰缸里,有五六根洗了一半就掐滅的香煙。他又一邊揮揮手想趕快散去空氣中的煙味,一邊抱歉,“不好意思,想抽兩口煙了”。
比外表更迷人的是戴立忍對電影的見解。內地電影圈一片熱火朝天,有的人狂喜,有的人暴躁,為了一個“利”字奔波。而在戴立忍面前,你總能感受他的平靜和謙遜。
他滔滔不絕地講,他作為一個演員在各個電影中“周游列國”,觀察他人對電影的思考,這是他執導電影的養分 。他也以開放的心態看待臺灣和大陸電影之間的差別——“我不覺得臺灣導演對大陸電影圈有隔閡。譬如你到陌生的地方去,一定會有這樣陌生的感覺。也就是這樣才有趣不是嗎。你有一個距離,你有認識他的過程,對我們來說,這都是一個新世界啊。”
就像他四年前說的,“這輩子唯一擁有的就是電影夢。” 他執導的片子不多,四年前的《不能沒有你》在金馬獎上大獲全勝。他演的電影類型各異,而他的角色往往是最出彩的那個。
有趣的是,人人往往不愿意看他做了什么,大多關注的是他和臺灣著名演員張震的撞臉。采訪前他的工作人員說,在福建機場,有個人一看到他就連忙喊,“哎呦,快看,張震!”戴立忍沒有說話,只是笑笑。我問他,介意嗎。大叔笑開了,“有人把我當成張震,我可以寫個張震的簽名給他,哈哈哈。我們兩個都知道彼此撞臉了,我想總有一天我們要演兄弟。”他還開起玩笑,“(你看我)是不是像犀利哥?”
談表演——
“總碰到黑暗角色,為什么啊,我這么單純?”
搜狐娛樂:你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神秘人,既黑暗,又有種幽默感。你自己覺得呢?
戴立忍:如果有呈現這部分的話,還是挺必要的。我想起一句猶太古諺,“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人經常活著活著就開始自大了,以為自己能掌握別人,到頭來卻發現自己特別傻,自己并不能超越另外一層控制。
搜狐娛樂:任達華以前有很多反派角色在內地人心里印象深刻。你跟他合作感覺如何?
戴立忍:他是很專業的演員。香港演員在技術上非常純熟,走位或者和攝影機之間的關系都很熟練。不過任達華有一份自由,他可塑性很高,不會按照一個既有的方便的模式,他還是愿意去嘗試新的東西。本來他已經是任達華了嘛,可以按照他的那套去做。但是他不會那樣,比如在《殺生》里他會玩別的東西。
搜狐娛樂:你這幾年演的角色都很不一樣,有都市題材的《萬有引力》,也有古裝歷史題材的《大明劫》,這次是個黑幫人物。你在劇本挑選上都看中的是什么?
戴立忍:其實我首先看的是創作團隊,看他們想做什么。劇本反而是次要的。因為我們經常看到一個好劇本,最后被拍成平平庸庸的。我自己對劇本是沒有限制的。以前演的角色類型太少了,這兩年在表演上非常滿足。我這個人很好奇,很喜歡嘗試,這些表演過程確實學習到很多。
搜狐娛樂:黑暗一點的角色,會讓你演得更過癮嗎?
戴立忍:可能吧,可能這些創作團隊碰到黑暗的角色,容易想到我。為什么啊,我這么單純的人!開玩笑,其實我喜歡把那種制式化的角色復雜化,跟我們的生活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被理解。如果一個反派角色不能被理解的話,那他就失去了功能。你沒辦法理解他,就會排斥他。唯有理解的情況下,才會警惕。
搜狐娛樂:看你演的影片,有偏文藝的,也有商業片。你個人偏好哪種類型呢?
戴立忍:都喜歡。哈哈。可能跟大環境有關,現在拍的商業片多了。2000年以前華語電影以藝術片為主,類型片比較少。現在正是最好的時候,這是表演很過癮的年代。
談導演之路——
“任何人,哪怕是斯皮爾伯格,也不會知道電影的全貌”
搜狐娛樂:不過看你導演的片子,還是走文藝路線比較多。
戴立忍:還好啊,之前《臺北朝九晚五》,就是走商業的。走什么路線跟資源有關。你有不同的資源,可能講故事的語調就不一樣。我還是傾向就故事論故事,不會就想著我要商業,或者我要文藝。
搜狐娛樂:導演和演員兩個身份,哪一個更讓你得心應手?
戴立忍:我對剪輯,對劇本和表演都很熱情。像演員這個工作,是讓我接觸行業,跟大環境保持同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作為演員,我仿佛可以周游列國,看看別人怎么思考電影的,然后跟他們有交流,有撞擊。這也是我執導電影的養分。
搜狐娛樂:很多臺灣或者香港過來的導演,對內地有種隔閡,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嗎?
戴立忍:嗯,我不覺得這是隔閡。譬如你到陌生的地方去,一定會有這樣陌生的感覺。我到加拿大,法國,菲律賓,甚至到臺灣臺東,都會有不熟悉的感覺。也就是這樣才有趣不是嗎。你有一個距離,你有認識他的過程,這個過程太有趣了,對我們來說,這都是一個新世界啊。我覺得這是好事。在內地有演戲的時候,也有新刺激,這也是學習的過程。
搜狐娛樂:你是資深的導演了,還在處于學習的階段?
戴立忍:那很快就用光了(笑)。我覺得任何人,包括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都不可能知道電影的全部面貌。尤其我作為臺灣的導演,有太多的電影人我都沒接觸過。每個地方的人對電影都有不同的思考,這不是客套。表演工作是我認識人的方法,認識很多很優秀的電影人的看法。
談形象——
“不介意被人認作‘張震’,總有一天要演兄弟”
搜狐娛樂:看到你在微博上發了一張年輕時候的照片。很多人都覺得比金城武還要帥。不過從你的經歷來看,你好像從來沒想過當偶像派。是這樣的嗎?
戴立忍:走偶像派,哈哈。我還是喜歡做我感興趣的事情。我喜歡自由自在。當偶像很累的,一言一行,容貌舉止,都要符合規范要求。對我來說,可能會比較累吧。
搜狐娛樂:你會注重保持外形嗎?
戴立忍:你看我接受采訪都不化妝,頭發還沒有梳。在演出的時候,可能要注意外形,要錙銖必較,要考慮怎么樣更好地傳達效果。但是平常,我們想想看,那些上個世紀最偉大的演員,我們從來不知道他們日常生活中是什么樣子的。我覺得演員就應該這樣,只活在角色之中。只有偶像,是都需要認可的。平常我也不會太邋遢,我該怎么活就怎么活吧,不希望背上什么包袱,太累人了。另一方面,我也不會太介意他人的看法。
搜狐娛樂:年輕時候也是這么想的,在外形上沒有包袱?
戴立忍:一直沒有,從小教育的關系吧。人不可貌相,外貌只是老天要你長這個樣子的。(你是說)犀利哥的意思吧,哈哈。
搜狐娛樂:你也知道犀利哥?你對內地的社會挺關注的。
戴立忍:當然了。我也是網絡愛好者。作為一個創造者,要不斷跟現實社會。至少要觀察了解,得到自己的看法后,可以用到片子里。
搜狐娛樂:有人把你比作張震,你也不介意?
戴立忍:不介意啊。有人把我當成張震,我可以寫個張震的簽名給他,哈哈哈。我們兩個都知道彼此撞臉了,我想總有一天我們要演兄弟。(馬嫚麗/文 小明/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