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官賜福》中,有一個類似于現代交流方式的設定,就是“通靈”。要通靈就必須先知道通靈口令,就像我們打電話要知道手機號碼一樣,神鬼們都有各自的通靈口令,口令內容由自己設定。
謝憐的通靈口令是“背誦一千遍道德經就是了”,該說不說,仙樂太子17歲的時候還是挺調皮的,一般人恐怕都不會上當吧!天界打工人靈文的通靈口令是“靈文靈文百事通”,也是非常有趣。而風師師青玄的口令就比較奇葩了,“風師大人天縱奇才,風師大人風趣瀟灑,風師大人善良正直,風師大人年方二八”,好家伙,誰要跟他通靈還得先把他夸一頓!
而花城的通靈口令至今都是一個未解之謎,原著中也沒有明確說明,但根據原文中的一些細節描述,花城的通靈口令基本上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暗含愛意、讓謝憐羞于開口、只為謝憐一人開放,其他人不敢也不愿意找他。
花城是一位溫柔而又體貼入微的人,他不會太簡單粗暴的表達自己的愛意,同時花城又很慫,前期根本不敢對謝憐說出自己的想法,所以那些“我夫三郎”、“我夫花城”、“我是你最忠實的信徒”、“欲上花城榻”之類太過露骨的口令就可以先排除了。
還有人覺得口令會是花憐一起寫過很多遍的詩《離思》,這首詩原是唐朝的元稹為懷念妻子所作,堪稱中國悼亡詩的巔峰作品之一。《離思》在原文中一共出現過兩次,這兩次都是推進花憐感情的重要節點,謝憐第一次教花城寫字時,寫的就是這首詩。
詩的前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表示花城把謝憐當作是生命中最無可替代的人。后兩句“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更是情深無限,可以理解為花城“修道”全是為了“緣君”,努力修煉成為絕境鬼王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謝憐。
而且花城有一次為了確認謝憐的身份,還曾經和他對過口令,一人說出上半句,另一人來接下半句,如此說來《離思》這首詩可能就是花城的通靈口令。但是原文中還有一處細節表示,花城的通靈口令謝憐是怎么都念不出口的,就連默念也不行,還覺得花城設定的口令太“壞”了。《離思》這首詩固然情意綿綿,但要說默念都念不出口,那顯然不至于。
據花城自己所說,設置這個口令是為了讓別人知難而退,不敢找他,但如果是謝憐的話,他隨時奉陪。所以我猜花城的通靈口令有可能是“仙樂太子有求必應”、“仙樂太子拯救蒼生”這種樣式的,因為在別人眼里仙樂太子是瘟神、破爛神,自然不愿意說這句話,謝憐也不像風師那么厚臉皮,所以才羞于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