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絕密使命》大家一定在看吧。
《絕密使命》講述的是中央紅色交通線的故事。題材和內容新穎。這部劇播出以來,獲得不少觀眾的好評。
大家知道,那個時候中央領導機關在上海,中央蘇區主要是在江西、福建。
那時為了溝通中央蘇區與上海黨中央的聯系,閩西蘇區的“工農通訊社”建立了一條秘密機要交通線,后來中央交通局以這條交通線為基礎,建成了一條連接上海—香港—汕頭—大埔—永定—長汀—瑞金長達3000公里的中央紅色交通線。
這條交通線非常重要,后來中央從上海撤退到中央蘇區,走的就是這條交通線。
在這3000公里路上,地下交通員們走人跡罕至的茂林峻嶺,護送過境人員,向蘇區運送了一批又一批物資、經費。
紅色交通線題材加上交通線上的特有的隱秘斗爭,使得這部革命歷史劇開播后一直引人注目。
這部革命歷史劇,大環境就很真實。
大環境是什么呢?就是那個時代的生活環境。
我們看到《絕密使命》絕大部分場景都是采取實景拍攝,小的如生活用具,鍋碗瓢盆,老街碼頭,路燈油燈,人物衣著,都讓觀眾跟隨劇情回到那個年代。
為了安全,護送行動都是晚上出發。《絕密使命》有很多夜里的鏡頭,都是夜里交通員帶領過境人員在山上或在樹林里行走。被護送的過境人員大多沒有在山上走夜路的經驗,也不熟悉環境,我們常常看到交通員和被護送人員臉上的表現明顯不同:交通員小心翼翼,充滿自信,過境人員小心翼翼,聽從指揮,視覺感很強。
《絕密使命》給觀眾總體印象還是不錯,獲得了觀眾好評。
說完總體印象,我們說一說最近的幾集。目前《絕密使命》播到護送代號為上海爺叔(侯祥玲飾演)的我黨領導人前往蘇區。這是《絕密使命》的一個高潮。
上海爺叔作為黨的領導人,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下旬,經長汀越閩贛線到達瑞金,走完三千公里交通線。其中的過程可以說是有驚無險,細節經典。
最驚險的細節是進旅館前,交通員事先沒有探路,爺叔一行差點被特務看到。這個細節可以說是護送過程中最驚險的一幕了。
這個細節驚險真實,在那種環境下,護送方案肯定是推敲又推敲的,可有時真的就有意外。通過這個細節表現地下工作面臨的危險和爺叔的應對。爺叔當時的反應是動作非常快,轉身馬上離開。老地下工作者才有這樣的反應。
這個細節加上作為領導人,爺叔每到一個落腳點,都不忘鼓勵交通員,提醒交通員。爺叔睿智堅定,細心謹慎的形象很生動。
另一個細節是潘雨青(張桐飾演)不忍心告別。
上海爺叔順利到達根據地后,他的貼身護衛和潘雨青告別,潘雨青沒有和他握手,也沒有說后會有期,只是默默揚了揚手里的粗襪,算是告別。
這個細節把潘雨青對被護送同志的依依不舍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條交通線上,他和其他交通員護送過多少同志,估計他都記不清了。護送完同志,有的不僅是喜悅,也有不舍。
通過這個細節,張桐把人物塑造得非常真實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