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大多數人批評《北轍南轅》時,說它“懸浮”、“虛假”、“不接地氣”或“粉色現實主義”,我反倒覺得這個角度,并沒有切中馮小剛新作的脈門。看罷16集以后,個人最直觀的感受是:
既真實,又離譜。
真實是說,這部馮小剛26年后攜手愛奇藝重回小熒屏的《北轍南轅》里,夾帶著以導演和編劇為首的主創們的私貨——這些私貨是真實的,包括影視圈的諸多怪象,和姐妹們的情深意重。
離譜是說,以導演馮小剛和編劇陳枰為主,錯誤地把自己身邊的真實案例,理解成了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然后以電視劇的形式,拍成故事給大家看——它是小圈層的,跟大多數人無關。
這種與自己無關的割裂感,也是大多數人批判它的原因。
但倘若僅僅因此就覺得它不真實,多少還是有些武斷了。
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是打工人,就覺得有錢人的生活很假。
故事真實與否,并不是它的原罪,與大多數人無關才是。
《北轍南轅》里的真實,部分是切切實實存在的。
比如影視娛樂圈的酒局。
張紹剛扮演的柴總,做的是與影視圈相關的業務。
電視劇就以此為切入點,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酒局,再現并戲謔了娛樂圈的生存現狀——對于參加過類似酒局的人來說,那些場景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演員的番位之爭、娛樂圈的鄙視鏈……都在觥籌交錯和唇槍舌戰里,被摹刻得惟妙惟肖。很多時候,某個演員的檔期、某個劇本的角色、某個導演的新角,或者是某部影片的宣發、某個藝人的代言等,都不是靠溝通、開會和合同才確定下來的。真正的重頭戲,永遠是在酒局上、在聚會上、在一個又一個圈內人攢的飯局上。
就像宋丹丹客串經紀人花姐那場戲。
為爭奪到花姐手里的藝人,張紹剛一直低聲下氣、溜須拍馬,甚至想要通過點煙的方式來巴結花姐。可是幾番來回,不但煙沒點著,連事也沒談成。眼瞅著事要黃,金晨坐不住了,直接給分酒器灌滿白酒、一飲而盡。當然,她也從名利的角度,給花姐說了很多勸諫的話,但對酒局氣氛并不陌生的人都知道:
在酒局上拿下對方的,從來不是你說了什么,而是你能不能在酒量上壓過對方。
這也是為什么每次有酒局,王珞丹扮演的尤珊珊,始終能掌控全局的原因:她喝酒時從來不是忸怩作態的,而是讓人聞風喪膽的。
類似的真實,黃渤的客串表演。
在這段戲里,黃渤在劇里扮演的是個客串的大牌演員,來趕場一段馮小剛客串導演的電影。
大牌演員行程特別緊張,壓根沒時間背臺詞,所以在拍攝的時候,工作人員就拿著提詞板躺在旁邊,提示演員這句臺詞里有幾個字,然后黃渤就一路念數字——盡管沒臺詞,演員的情緒卻極有層次又有內涵,甚至到了嘴里念著數字、臉上痛哭流涕的地步。
我們一直在說,這些真實是部分的。
意思是說:這些真實既正確,又不正確。
正確是因為,劇情里提供的這些戲碼所針對的現象,上到娛樂資本下到吃瓜群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馮小剛這樣去呈現,既能滿足觀眾對影視大佬高端吐槽的念想,又能無損于同行的顏面和尊嚴。
不正確是因為,它部分地隱藏了權力、資本、市場和人性陰暗,在產生這些問題時應背負的責任,等于是回避問題產生的根源,只是做了一些眾所周知又無傷大雅的表面文章。
這既是由資本市場的現實情況決定的,也是由電視劇偏重生活化、碎片化的類型特征決定的。所以他沒辦法把這些誅心般的現實,日常化地呈現在一部充滿理想主義氣息的電視劇里。
他能做的,就是在規避問題深層原因的同時,不停地往美化過的、讓人愉悅的真實上去靠攏——諷刺影視圈的“數字臺詞”如此,調侃娛樂圈的“搶番位”如此,就連它對姐妹情誼的呈現,都被打上了這層“理想主義濾鏡”,以至于即便那種姐妹情誼是真實的,觀眾也沒辦法去接受了。
比如王珞丹提議五姐妹一起開餐廳的事兒。
很多人都覺得這個設定太不可思議了:誰會拿著那么多錢,以善舉的方式“恩養”自己的朋友?
但在接受采訪時,編劇陳枰卻很不理解:“大家說我不懂生活,我就覺得很可笑了,因為現實中,我就和幾個姐妹一起,在日壇公園附近開了一家餐廳。劇中后廚那些事兒都是我親身經歷的。雖然現實中餐廳最后黃了,但我在劇本里,讓尤珊珊把它給救活了。”
類似還有被網友戲稱為是“萬能有錢人”的角色尤珊珊,編劇陳枰也很納悶,因為這個角色就是根據她的閨蜜塑造來的:“現實中我閨蜜開了6家公司,疫情期間她被困日本回不了國,炒股就賺了600萬。就像尤珊珊一樣,她每天也不用坐辦公室,對朋友更是仗義和慷慨。甚至她自己都說,除了掙錢,她什么都不會。”
陳枰的解釋,證明這樣的劇情設定,的確真實無誤。
但如此真實,觀眾非但不買帳,還要批評它“懸浮”。
這就是真實的割裂感,或者說是圈層的割裂感。
對導演馮小剛而言,他熟悉的是影視圈里“數字臺詞”和“搶番位”的真實,所以就有了“數字巨星”黃渤和“豪橫經紀人”宋丹丹;
對編劇陳枰來說,她熟悉的是自己閨蜜“只會掙錢,對朋友慷慨又仗義”的真實,所以就有了視金錢如糞土、看情誼比天高的王珞丹。
至于劇情里那些動輒高檔會所、出入豪華住房、飲食珍饈美饌的生活場景,應該是導演馮小剛和編劇陳枰當下共同的生活樣式和習慣。
問題在于,在這些的的確確是真實的情況里,除了娛樂圈那點爛事觀眾心有戚戚焉之外,其他的真實對我們這些身處底層的打工人而言,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圈層。
歸根結底,并非《北轍南轅》里的生活方式不真實,而是處在創作者和觀眾兩個不同圈層的人,沒辦法在生活上達成共識、彼此認同。
對打工人而言,真實就是在加班的蹂躪里混吃等死。
對主創來說,真實卻是在財務自由里呼吸新鮮空氣。
盡管它是真實的,卻跟大多數人的生活沒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