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短發、精致西裝,當辛芷蕾飾演的駱伽出現在大眾視野內,觀眾無疑是覺得是適合的。“華北區第一銷售女王”駱伽的雷厲風行、談判技巧,以及她的處事作風,盡顯“女王”風采,這與演員辛芷蕾自身所帶的強大氣場異常貼合。
相比之下,陳坤飾演的周銳,高學歷、技術出身轉型銷售的華南區銷售冠軍,則在辛芷蕾的襯托下,無論是角色、還是演員本身,都略遜一籌。網絡上對于陳坤飾演的周銳,評論盡顯兩極分化,“感覺陳坤也變油膩了”、“可圈可點,但并不出彩”……
口碑評論兩級分化,也體現在質量層面。豆瓣上,一二星差評與四五星好評近乎五五開:“看辛芷蕾、陳坤談戀愛好帶感、國產劇中終于出現雙強人設”的評論,也與劇中“職場戲份略顯懸浮、也就僅存于電視劇中”,形成鮮明對比。電視劇《輸贏》正在陷入嚴重的口碑兩極分化中。
或許是受到口碑評論影響、也或許是來自于職場劇的題材限制,這部劇自播出以來,收視率始終徘徊在0.4左右,低靡時期一度跌至0.2,堪稱跌破浙江衛視今年收視率最低線,也是演員陳坤繼《和平之舟》《天盛長歌》后,又一部收視萎靡作品。
《輸贏》到底耐不耐看?職場劇在今年喜提豆瓣7.5的《理想之城》后,又能否迎來第二部口碑之作?目前來看,《輸贏》的輸贏面各據一半。
黃金班底,《輸贏》贏了人物輸了“故事”?
不可否認,《輸贏》的制作陣容是異常強大的。導演張黎,是之前執導過《大明王朝1566》《人間正道是滄桑》等多部優質電視劇作品的國家一級導演。雖然這兩年,他也曾執導過豆瓣4.4分的《武動乾坤》,但整體輸出穩定。
演員陳坤、辛芷蕾,也都是大眾的“熟面孔”。尤其是辛芷蕾,這位將野心寫在臉上、就是想“贏”的女演員,也在這兩年迎來大量資源。另一部在播劇《對手》,辛芷蕾在劇中擔任女一,演技與作品質量頗受好評。
《輸贏》備受大眾矚目的另一點則在于,這部劇的原著小說。《輸贏》是付遙寫于2003年、2006年發表的商戰小說。該小說一經出版,風靡各大圈層,“開中國商戰小說之先河”、“銷售圣經”、“營銷寶典”的美譽,也在此時打響。作者付遙本人,也因為其擁有十幾年在IBM、戴爾做銷售、培訓、顧問的實戰經驗,被投資方聘請為劇本顧問。可以說,電視劇《輸贏》具備一切成為一部好職場劇,乃至市場爆款的潛質,但愿望卻落空。
以“南周銳、北駱伽”為故事設定,《輸贏》講述了華東、華北區兩個銷售天才從“過招”到彼此惺惺相惜的故事。職場與情感兩手抓、且情感戲全部發生在職場爭斗中,《輸贏》在故事鋪設上,并無大礙,也做到了將國產職場劇落于“職場”的設定。
但整體看下來,《輸贏》卻問題頗多。最大的問題便是,該劇違背了國產劇的創作理論。即在重人物塑造的情景下,忽略故事本體。好比目前已更新至16集的內容,故事基本圍繞在以周銳所在的捷科華東,和以駱伽所在的惠康科技集團,共同爭奪上市公司O&T集團的上億大單。
這樣一個花了十多集就講述了一件事的創作方式,本就不太受到主流市場的喜愛,偏偏主創又在其中犯了不少職場劇大忌:比如開篇就提到的臨危受命的周銳,在 被迫從華北地區調至總部后,他需要在一個完全陌生且無老板撐腰的情況下,做出新項目書與駱伽所在的惠康科技集團,爭奪O&T集團的上億大單。
第二天拿著公司新項目書的周銳,來到競標現場將自家標書當場燒掉、并在門口守株待兔般等待O&T集團老總,指出其目前所采取的方案中所存在的BUG,為此為自家公司爭奪到新一輪競標資格。不可否認,這樣的處事風格或許在真實職場中有所發生,但競標前一天從分公司調取人才,僅一天時間要求員工做出滿意的項目書、并爭奪到上市公司上億大單的舉動,是否過于輕率?
類似的還有劇集開場,周銳因某業務員以過度承諾業務員的方式拿下業績單,而將其當場開除的舉動,實則對不上“銷售奇才”這一稱號。而他在與駱伽爭奪O&T集團大單時,所采取的將競爭對手關進小黑屋,以恐嚇打架的方式進行追債等,也略顯懸浮。換言之,主創團隊或許為了凸顯出周銳的不按常理出牌,而過度夸大了其銷售才能。
介于真實與懸浮之間,是這部劇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口碑爭議。其實,在原作者付遙設定中,周銳的確是“銷售奇才”、駱伽也的確做事雷厲風行、甚至比熒幕中的人物設定更“狠”,但一切都是基于真實職場所發生。比如,作者在微博上所提到的當年在IBM丟失巨大訂單、辭職去了戴爾,在戴爾因站錯隊被老板開除等,都曾真實發生,也被寫于書中;但目前這些,并未在《輸贏》中有所呈現。
《輸贏》的改編幅度,與原著頗具出入。當然,這點也得到了付遙的解釋。《輸贏》寫于2003年,彼時互聯網環境與現在略有出入,職工之間的明爭暗地也與當年不盡相同,這就造成《輸贏》中很多職場案例不能照搬其中,也因此出現了目前的“改編過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