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8分神作!《紙牌屋》導演新劇歸來,一口氣追完9集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
終于等到了。
這樣的期待,一般只會放在屈指可數的幾位導演身上,比如
。
大衛·芬奇曾表示,好萊塢最好的劇本已不在電影界,而在電視屆。他本人在拍電影的同時,也開始執導電視劇,并且一經創作就交出口碑收視雙贏的
政治題材劇集《紙牌屋》
,給這部劇開了個好頭。
繼《紙牌屋》后,大衛·芬奇又回歸“變態題材”,由他掌鏡的系列
美劇《心靈獵人》第二季
日前已在Netflix上線。
“
我認為人類都是很變態的
,起碼我一直是這樣的,這是我導演生涯的基礎。”導演大衛·芬奇曾如此形容自己及對世界的看法。
可以說,在挖掘人性中潛藏的陰暗一面,大衛·芬奇這個標桿,幾乎無人可以企及,喜歡他的人,可能會這樣打趣道:一個擅長拍變態的“變態”導演。
這部《心靈獵人》,依然是如此。
霍頓·福特
和
比爾·坦奇
通過與連環兇手深入接觸,研究兇殺案背后的心理動機,并且在心理學博士溫蒂·卡爾的幫助下,運用研究成果追蹤連環殺人犯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乍一看平平無奇,尤其是優秀的犯罪題材美劇早就比比皆是,在將“心理側寫”成功運用到變態兇殺案破獲領域,更有CBS熱播長青劇《犯罪心理》珠玉在前。可是,一旦看了《心靈獵人》,都少不了被強烈吸引,且看且珍惜,說的就是它。
觀眾更是一邊激動地“一口氣看完”9集,一邊又感嘆“太快看完了,好空虛”,求快出第三季。
這部吸引“女神”查理茲·塞隆一連監制兩季的“變態美劇”,到底有何吸引人的特別之處呢?
首當其沖的一個字是,“真”,
現實永遠是創作靈感取之不盡的源泉。
正因為有這樣的原作基礎,使得《心靈獵人》中的案件幾乎全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而成,嚴謹寫實的風格可以通過本劇的選角一窺全貌。
劇中比爾·坦奇,左,真實FBI探員,右
劇中心理學博士溫蒂·卡爾,左,真實心理學博士,右
除了本劇的三位主演,觀眾更關心的是劇中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殺人兇手。在將他們一一對比后,不得不再次感嘆此劇真實驚人的還原度。
豈止是像,簡直讓人渾身發毛。
犯罪集團曼森家族頭目 查爾斯·曼森
“山姆之子”連環殺人案兇手 大衛·伯科威茨
亞特蘭大兒童謀殺案兇手 韋恩·威廉姆斯 (該案今年3月重新啟動)
除了劇情的真實,該劇另一個特別之處,在于對兇手的一次次探訪。
條分縷析的案件推理、神乎其技的破案手段、緊張激動的追捕過程、拍手稱快的兇犯落網,這些你通通看不到。在《心靈獵人》里,你只能看到兩位探員一次又一次來到重犯監獄,和變態殺手們聊天的場面。
靠大量對白支撐的犯罪題材美劇,為什么會讓人欲罷不能?答案還是藏在這些看似枯燥的談話交流中。
霍頓和比爾與各種兇手聊天,在陰郁沉著的背景下,聽這些手段殘忍變態的罪犯講述自己過往的經歷,對待周圍人事物乃至整個世界的看法,觀眾像是身臨其境的旁觀者。
那些人縝密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呈現于屏幕上,卻是讓人心中一震,百般滋味。
“那種平靜的氛圍,展示了一種未知的恐懼。”
那些臭名昭著、喪失人性的行為背后,很多都有著家庭角色的某種缺失和帶著社會歧視的標簽化。
就像是第一季時某位觀眾的留言所說:
“沒什么激動人心的破案,而是講一個人凝視深淵,然后被深淵凝視的故事。”
不動聲色的擊中人心,這,才是
真正的神作
。
關鍵詞: 大衛·芬奇 溫蒂·卡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