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我聽懂你的語言》:玉兒香為愛一諾,等待30年!真的值得嗎?
《讓我聽懂你的語言》:玉兒香為愛一諾,等待30年!真的值得嗎?
文:田金雙
斯如劇中姨媽玉兒香說過的那句經典臺詞:“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走著走著有些人就走近了,走著走著有些人就走遠了。”男女之情,世間之愛,均是如此。
平心而論,這部由孫艷華執導,邱澤、陸怡璇主演的《讓我聽懂你的語言》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幾十年前那部葉辛創作、黃蜀芹執導的《孽債》。只不過,相比《孽債》,這部青春情感劇多了幾分唯美純情的特質和愛的反思。
同為以上海和西雙版納為背景的愛情故事,《孽債》一劇中的倫理反思較沉重,《讓我聽懂你的語言》中的愛情告白則純美得多。不得不說,相比前者,這部作品畫面美侖美奐,劇情沒有都市劇的狗血和俗套,反倒多了些溫馨之感。毫不掩飾地說,我心中的西雙版納式愛情,便是如此。
縱深對比,如果說《讓我聽懂你的語言》中都市公子徐浩寧和傣族女孩玉波的愛情是美麗邂逅和詩意浪漫的話,玉波姨媽玉兒香和徐遠達的愛情則悲傷且刻骨銘心得多。
生性不拘的徐浩寧從未想到自己會在遙遠的西雙版納愛上一個可愛的傣女玉波,更沒想到相愛的過程竟如此艱難。
更讓徐浩寧崩潰的是,把玉波帶大的姨媽玉兒香竟是當年做知青的父親徐遠達30年前拋棄的戀人……陡然之間,這一切都變得復雜起來。
該劇中,徐遠達看到兒子徐浩寧的項目方案,亦了解玉兒香的現狀。來到西又版納的他在滿地燭光中跪倒在地,向玉兒香表達自己的歉意。玉兒香質問徐遠達之么多年來為什么不給她一句話,讓自己苦苦等了30年。
這時,一旁的陳筱云倒出實情:當年是自己奉婆婆之命扣下了他們倆來往的信件。徐遠達如五雷轟頂,顫抖著質問:你為什么不告訴我一聲?彼此,得知因果的玉兒香卻開始釋懷: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走著走著有些人就走近了,走著走著有些人就走遠了。
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像玉兒香這樣為愛守候30年,卻能在一夕之間放下,做到內心釋然的人其實并不多。這和傣家人不嗔不怨、與他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的生存哲學有關,和玉兒香的信仰有關。
劇中有一段特別經典的臺詞,玉兒香對徐浩寧說:“我這是在等嗎?我這是在修行,你爸爸是來度我的人……”在玉兒香精神世界里,愛情不僅僅是彼此陪伴,更是一件塵世間的修行和度化。
玉兒香此語,瞬間道破愛的全部意義。你知道嗎?所謂緣分,就是明明非常默契般配的兩人,漸行漸遠。明明互相嫌棄想遠離的人,卻漸漸走過了一生。
所以,歷經愛的陣痛和精神洗禮之后,得知因果的玉兒香放下成見,內心釋然。她希望徐遠達一家人好好過日子,不要再為以前的事煩惱,浩寧和玉波他們相愛,是聚是散,由他們自己決定。
縱觀玉兒香和徐遠達之戀,如果說當年玉兒香為愛苦等30年是愛的守候的話,幾十年后,玉兒香得悉事情真相之后,內心放下則是愛的釋然。也就是從這一刻起,過去的一切都已結束,內心已然抵達愛的彼岸。這也意味著,彼時,玉兒香已然洞悉愛的所有意義。
劇中有兩個橋段,耐人尋味:其一,浩寧帶著玉波回到徐家別墅,陳筱云明著很熱情,暗里卻處處讓玉波難堪,玉波感覺到自己不能融入這個環境,電話里,玉兒香感覺到了異樣,鼓勵她心無旁騖地去愛。
另一個橋段則是:玉波和玉兒香聊起往事,玉兒香告訴她要跟著自己的心走,這也讓玉波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愛情。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玉波和徐浩寧的愛,本就是玉兒香和徐遠達當年之愛的精神延續。先人未竟的事業,在后人的身上得以實現。這也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不是嗎?在愛情至上主義者眼里,愛情本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事情,只不過,行走在愛的路上,歷經激情和憂傷之后,歷經反省和反思之后,我們更多學會理解、寬容和釋懷。在該劇中,無論是玉兒香、徐遠達當年的愛情,抑或玉波和徐浩寧的純美之戀,均是如此。
玉兒香為愛一諾,等待30年!真的值得嗎?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也許,沒有答案,本就不應該有答案。其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為愛等待都是一種稀缺的字眼兒。但事實證明,耐得住時間沉淀的愛才窮且益艱,彌足珍貴。古今中外,大都如此。
“人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走著走著有些人就走近了,走著走著有些人就走遠了。”仔細想想,愛情何嘗不是一種度化和修行。希望紅塵中奔波的我們,都能遇到那個能夠陪我們修行度化我們的那個人。
關鍵詞: 版納 語言 一諾 事情 玉波 人世間 愛情 劇中 徐浩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