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嫣語賦》元閬機關算盡,卻忽略了2件事,逃不掉了
古裝情感劇《嫣語賦》由丁英洲執導,喬欣,徐正溪領銜主演。
《嫣語賦》講述了庶出之女秋嫣不畏權勢、不懼流言,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勇敢面對遇到的困難,積極展開自救,最終收獲了愛情和幸福。
《嫣語賦》中,女主秋嫣人設討喜,不是傻白甜,而是智謀雙全;男主梁翊的人設也獲贊,不虛偽、不做作,為達目的也有底線,從不陷害無辜;男二秦暄的人設也獲得吃瓜群眾的一片稱贊,真情癡情又專情,沒有算計和利用,只有真愛和真心。
最讓人煩的人設,那必屬女二秋珉了。黑化前,唯唯諾諾,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黑化后,為達目的,謊話連篇,套路秦暄。
最讓人恨的人設,自然是大反派元閬,他處處和梁翊作對,只因三年前梁翊抓住了他的錯處,在皇帝面前參了他,導致他遭流放。現在皇帝終于重新啟用了他,官復原職后,他立誓復仇,報復梁翊。
《嫣語賦》中的元閬,長相帥氣(以至于有的吃瓜群眾說,反派這么帥,恨不起來啊,知愚宅只能呵呵了),智謀在線,思慮周全。和梁翊一樣,都能謀大局、應變局、開新局。
但梁翊做事有底線,不陷害無辜;元閬做事卻無底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嫣語賦》中,元閬機關算盡,卻忽略了2件事,逃不掉了。
元閬陷害無辜的秋家
為了扳倒梁翊,元閬從多個維度找梁翊的錯處,想方設法削弱梁翊的勢力。
不久前,梁翊為鞏固自己的勢力,和秋家姑娘秋珉訂了婚。梁翊利用劈柴處職權之便,曾調查了滿朝文武官員,最終選中了秋家聯姻。
一來,秋宜雖位不高、權不重,卻很愛惜羽毛,為官清廉,品行高潔。
二來,秋宜父親生前曾有諸多門生,人脈頗廣,梁翊和秋家聯姻,也等于間接結交了這些門生,能鞏固和提升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元閬發現了梁翊和秋家聯姻的目的,為削弱梁翊的勢力,元閬陷害了無辜的秋家。
元閬抓住了工部尚書林昌之貪污的證據,以此為要挾,要林昌之上奏本參秋宜,把貪污之名扣到秋宜身上。
人證、物證齊全,皇帝盛怒,卻忘了對此事再進行詳細考證,就對秋家進行了處罰,秋家被抄。而后秋家男丁被發配,女丁到了教坊司。
沖動是魔鬼,盛怒之下做出的判斷,很多情況下都是錯誤的。
梁翊為保秋家,也為自保,主動和秋家解除了婚約,并協助元閬辦理秋家案子,只為暗中幫助秋家。
元閬以為自己的目的達成了,梁翊和秋家不能聯姻了,終于讓梁翊不爽了一回,沾沾自喜,卻從未想過那些無辜之人,要承受本不該承受的痛苦和折磨;他也從未想到,陷害秋家時,他忽略了兩件事,為他的垮臺埋下了伏筆,也為《嫣語賦》的大結局埋下了重要伏筆。
元閬機陷害秋家時,忽略了二件事
一件是忽視并低估了秋家的隱藏實力。
元閬急功近利,只看到了梁翊和秋家聯姻,梁翊會壯大實力,卻忽略并低估了秋家的隱藏實力。
雖然秋宜位不高權不重,但秋老爺子,也就是秋宜的父親、秋嫣的爺爺曾經門生遍天下,這是秋家隱藏的實力,也是梁翊想要和秋家聯姻的原因之一。
也就是說,一旦秋家出事,秋老爺子曾經的門生們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如果秋家真的是犯了罪,他們自然無話可說,只能幫著善后,把損失減少到最低。
但如果秋家是被人冤枉的,這些門生怎么可能置之不理?現在看似沒有動作,那是因為,一是在搜索證據,二是在等最佳出手時機。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秋家的確是被誣陷。元閬是秋家遭誣陷的幕后黑手,真正的元兇,一定會被查出。
處罰秋家的裁定雖是皇帝做的,但皇帝不會懲罰自己,而是會讓元閬承擔這錯誤的代價,更何況本身也是元閬有意蒙蔽了皇帝。
還有一件事,比元閬忽略秋家隱藏的實力更可怕。
這就是元閬利用了皇帝。對當權者來說,只能自己利用他人,豈能容忍自己被他人利用?
一旦皇帝知道自己被元閬利用,就算不肯承認秋家是冤案,也會找個機會,找個其他的理由,把元閬辦了。也就是說,《嫣語賦》中,從誣陷秋家開始,從利用皇帝的那一刻開始,元閬的結局就已經注定,他逃不掉了。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