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多部國產愛情新片趁著情人節檔登陸院線,但口碑卻一瀉千里,被影迷們笑稱“一部能打的都沒有”,#某某電影難看#的詞條更是占據熱搜高位。
一邊蹭著檔期紅利賺票房,另一邊則是堪憂的電影質量,這讓不少期待院線愛情片的影迷們著實失望了一把。
在這種情形下,時隔3年終于在內地宣布定檔的《紐約的一個雨天》對于內地院線愛情類型片而言,更像是“久旱逢甘露”的存在。
一場紐約的周末游
《紐約的一個雨天》是由伍迪·艾倫執導,提莫西·查拉梅、艾麗·范寧、賽琳娜·戈麥斯等主演的喜劇愛情片 。電影早于2019年9月18日就在法國上映 ,時隔三年終于登陸了內地院線。
電影故事講述了一對年輕情侶蓋茨比·威爾斯(提莫西·查拉梅 飾)和阿什利·恩賴特(艾麗·范寧 飾)來到紐約度過周末,并經歷一系列搞笑事件的故事。
蓋茨比出身于紐約曼哈頓的藝術世家,是個實打實的高富帥,可他卻對上流社會的循規蹈矩且虛偽的生活厭惡至極。而另一邊,蓋茨比的父母一直對他寄予厚望,把他送到一所高等學府進行深造。
相比枯燥呆板的數學,蓋茨比更喜歡古典藝術,甚至他在賭博上也頗有天賦。蓋茨比在學校的理由,全是因為自己的女友阿什利。
阿什利和蓋茨比不同,她來自亞利桑那州的小城市,非常渴望能夠進入上流社會,因為女方父親是個富有的銀行家,家庭背景和蓋茨比門當戶對。
一天,阿什利得到了采訪知名導演的機會。于是趁著周末,蓋茨比和阿什利踏上了前往紐約曼哈頓的旅程。
然而一開始,兩人的想法就背道而馳,而后電影所有的沖突與浪漫都被鑲嵌在這趟旅程中的的沖突和陰差陽錯。
阿什利遇見了偶像導演羅蘭·波拉德(列維·施瑞博爾 飾),還認識了編劇泰德·大衛杜夫(裘德·洛飾),更與父輩男星弗朗西斯科·維加(迭戈·魯納 飾)陷入三角戀愛。
蓋茨比則為好友執導的黑色電影擔任男主角,半真半假與女星莎諾(賽琳娜·戈麥斯 飾)來了個法式濕吻。
而阿什利和蓋茨比兩人之間的愛情也被各種陰差陽錯沖散得七零八落。
影片的結尾在我看來是點睛之筆。兩人遭遇各種混亂的一天終于過去,雨也停了。但此時蓋茨比突然對阿什利說,他們不合適,讓她一個人回學校,他要留在紐約。
隨后,蓋茨比便跳下馬車,飛奔去了一個地方。在即將敲響六點的鐘樓下,他吻上了冥冥中也尋來這里的莎諾……
人生只有一次,一定要愛對人
電影的宣傳文案和影片的結尾一樣令人心動:“人生只有一次,要遇見對的人”。
什么是對的人呢?對于這個命題,《紐約的一個雨天》也給出了答案。
無論是身世,抑或是外表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讓人能夠一見傾心的唯有靈魂的契合,而這也是《紐約的一個雨天》電影想表達的愛情內核——放下一切重新開始,去找尋那個懂你、欣賞你的靈魂伴侶。
影片的一開始,阿什利和蓋茨比這對年輕情侶就商量著如何去曼哈頓度過周末。在阿什利眼中,這是一次絕佳的采訪機會,她的眼里是工作、是前程。
而在蓋茨比眼中,這是一次和女友浪漫游玩的旅程。自小在紐約長大的蓋茨比對阿什利滔滔不絕地講述他的周末游玩安排——觀看音樂劇、在中央公園散步、在老紐約風格的酒吧微醺……每個計劃都能看出,蓋茨比絕對是一個充滿藝術感性的文藝男青年。
兩人對于旅途的設想而用通俗的話來講,這兩人明顯不在一個頻道上。而這趟紐約周末游過程中發生的種種沖突,也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或許有人說現實生活中哪來這么多陰差陽錯,但是我想說這一切的陰差陽錯都是必然。從阿什利因為被導演邀請看樣片而放鴿子時,后面的一切就已經注定了,畢竟當一方的浪漫在另一方心中是可以被忽略的時候,就已經證明這是一段建立在不同價值觀的愛情。
而相投的價值觀,也是蓋茨比最后飛奔吻上莎諾的最重要原因。畢竟,當一個人懂你彈奏的和弦琴聲,懂你的憂郁內心;甚至懂你在雨天的愜意時,那毫無疑問這個人肯定懂你的靈魂。
愛情片,不需要故作深沉
談到《紐約的一個雨天》,那一定要知道的就是電影導演——伍迪·艾倫。
在伍迪·艾倫的電影里,有時尚的巴黎,有當代倫敦的上流社會,也有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浮華,和熱烈奔放的巴塞羅那……而這一次,伍迪·艾倫將鏡頭聚焦在紐約。
與其他愛情片不同,伍迪·艾倫這次用一個個小鎮城市的特征,來極力講述紐約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的小浪漫。
中央公園、大都會博物館等一系列紐約標志性建筑下,是陰郁的下雨天、動聽復古的鋼琴聲、自由舒展的爵士樂……大都市里的小愛情,也讓每個觀影者都能從影片人物中映射到自己,而不至于產生距離感。
正是這種沒有距離感的故事架構,讓《紐約的一個雨天》從頭至尾都充滿著一種甜而不膩、哀而不傷的曲調,而這也是愛情電影中最需要的氛圍感。
一、不靠做作的臺詞烘托愛情的深沉
相比直白的表達“我愛你”這類的臺詞,《紐約的一個雨天》將愛情的浪漫融入普通的生活對話之中。
“我喜歡酒吧的鋼琴,外面下著毛毛雨,灰蒙蒙的,紐約城籠罩在輕霧中,有情人在六點整約會。”這樣浪漫的約會場景,雖然沒有燈紅酒綠、富麗堂皇的奢華場面,卻非常具有電影感。
而在蓋茨比眼中浪漫美好的雨天,在阿什利眼中卻是非常不喜歡的惡劣天氣。雖說雨天只是一個天氣,通過這一點對天氣的喜好,影片就折射出了他們截然不同的價值取向,兩個人對雨不同的態度,其實也在暗示兩人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愛情觀。
二、不靠曲折的經歷烘托愛情的不易
沒有跨越數十年曲折的愛情故事,《紐約的一個雨天》所有的主線故事都發生在一天之內,而就是這樣一個短時間線故事,卻做到了有表面的愛情故事,也有對社會的深層思考。
表面的愛情故事自不必多說,就是找尋三觀相投的靈魂伴侶。而除此之外,《紐約的一個雨天》也揭露了三觀的不同也是社會階層的不同所導致的。
面對跨越階層的愛情是否能長久?電影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一個是紐約城里的富二代貴公子,一個是來自鄉下的銀行家之女,雖然同樣家境殷實,但社會地位就如同大都市貴族和鄉下暴發戶一樣,有著天壤之別。
電影中一句臺詞將兩人的天差地別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在追求一個存在于已逝年代的浪漫夢想”。這句話既體現出了男主身上的理想主義精神,也表達了女主對男主這種行為方式的不屑。
縱覽整部《紐約的一個雨天》,都是如這般,將一切愛情的氛圍感,或甜或苦都鑲嵌在不經意的臺詞或簡單情節中,看完一個平淡的小故事后,才能覺出其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