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緝魂》絕對是2021年,電影市場上最奇特的存在。同時它也給內地導演提供了一套“踏著紅線起舞”的方法論。讓影片既可以安全過審,同時保持觀賞性與大尺度。
導演程偉豪來頭不小,一部《目擊者之追兇》奠定了他類型片好手的地位,此后的《紅衣小女孩》又讓我們看到了他將類型元素本地化處理的能力。程偉豪早已對各種類型元素把玩嫻熟,而且沉迷營造黑色氛圍,有著極強的社會觀察力。
結合了西方經典元素和新近崛起的南北亞題材,同時能夠高度本土化翻新,將都市傳說和八卦罪案完美融合,其敏銳的創作彈性與適應性激發了最濃烈的如故鄉泥土或雨水氣息的浸入親近感。
《緝魂》又是一部兼顧了觀賞性與深刻內涵的影片。酣暢淋漓的敘事,懸疑與黑色氛圍不斷壓迫神經,擠壓出觀眾內心最深處的好奇心,最后以感人肺腑的愛情落幕,將一段奇情,一則八卦,講述得令人落淚,不得不佩服編劇的高明,還有剪輯對于故事節奏的牢牢把控。
影片最深的內核的“執念”,于是導演和編劇不斷給角色們拋出了“兩難”的抉擇,逼迫他們作出選擇,而每一個選擇早已暗中“標價”,他們會為此付出代價。
人人都有欲望,關鍵面對執念,我們會作何選擇,是否愿意為此犧牲一切。
科技與巫術
《緝魂》的故事有著內地影片中罕見的尺度。但能夠安全過審的原因,首先是因為主題非常深刻和積極,為愛和正義犧牲一切,并且獨自背負所有。
其次,敘事非常高級。所有的“尺度”都為故事推進和人物弧光服務,甚至還是懸疑部分的“障眼法”與伏筆,為故事反轉提供了強力的邏輯支撐。
影片以一宗殺人案勾起觀眾的興趣,著名集團董事長王世聰慘死家中,檢察官梁文超(張震 飾)與妻子刑警阿爆(張鈞甯 飾)進入迷局,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們發現事件并非家庭悲劇或者遺產繼承那么簡單。
在影片前半部分,故事注重埋下伏筆,程偉豪大玩懸疑和恐怖類型,把黑色電影的魅力渲染到了極致。破案的關鍵在于科技與巫術之間的選擇。
影片一開始不斷渲染王世聰的妻子如何利用巫術詛咒殺人,報復負心漢多年的冷漠和背叛。
各種巫術讓人看到了《紅衣小女孩》,以及好萊塢電影《萬能鑰匙》的影子,用巫術完成詛咒的同時,還有“移魂大法”的使用,既通過巫術占據他人的身體,實現靈魂和意識的“金蟬脫殼”。
放棄自己的軀殼,占據他人的身體,實現了“靈與肉”的分離,而這種分離的意愿大多來自“延年益壽”,因為身體的永存,才能保持靈魂的永恒。
到了影片中段,懸疑點開始逐漸解開,科幻元素突然殺入。原來實現“移魂大法”,靈肉分離的并非巫術,而是科技手段,即人腦復制。
原本這是一種修復神經元,幫助人類戰勝疾病,攻克腦癌的高精尖技術。而修復的方式是提前儲存和復制人類健康時的腦神經信息,在人類患病之后,把儲存起來的健康神經元信息復制上去,完成神經元的修復。
但這種科技還有一種極端的使用方式,即將他人的神經元信息復制的別人的腦中。這樣不光修復了神經元,同時也完成了記憶和個性的轉移,實現了“移魂大法”,讓一個人脫離原本的軀體,進入并獨占他人的身體。
而故事的多個轉折由此展開,那些有關性別錯亂,性別跨越,復雜的感情關系由此得到了大尺度的呈現,并將故事一次次推向讓人錯愕且驚艷的高潮。
肉體與靈魂
無論是科技亦或巫術,故事的矛盾沖突都來自靈與肉的矛盾統一關系?!毒兓辍方梃b了不少討論同一主題的影片,比如《攻殼機動隊》叩問的靈魂與肉體之依存與存續以及本體關系,還有復制人殺死母體的橋段,完全就是《銀翼殺手》的翻版。
而愛與記憶究竟如何得以存續,到底是放下還是為了執念不顧一切,再如絕癥患者的生存尊嚴,甚至還有更重要的社會壓力等問題都在《緝魂》的故事里得到了體現。
影片兩位關鍵男性角色所做出的選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正義化身的檢察官,梁文超雖然破案無數,抓了一個又一個大壞蛋,但上天對他不公,讓他承受著癌癥帶來的痛苦。
作為一個丈夫,他因為疾病還是失去了尊嚴,虛弱的需要人照顧,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對于即將誕生的孩子,他無法盡父親的義務,還要讓妻子獨自承受未來生活和精神上的壓力與孤獨。
另一邊,作為集團董事長的王世聰,因為突患腦癌,命不久矣,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建立的商業帝國被他人分割。而自己唯一的獨子又因為他與妻子的關系不和,導致兒子成為問題少年,達不到繼承他帝國的要求。
為此,他非??鄲?,一方面想延長生命,另一方面又想控制企業。王世聰同那些夢想著長生不老的帝王一樣,貪戀權欲,為了一己私欲,可以出賣所有,包括自己的靈魂。
為了自己的目的,梁文超和王世聰都通過科技實現了“移魂”,完成了生命的延續,但因為目的的不同,他們的行為自然有著高下立判的道德前提。另外,兩位二級人物,梁文超的妻子阿爆,以及王世聰的一生好友萬博士,都在影響兩人的選擇,并且成功引出了全片藏得最深的內核——對愛情的執念。
王世聰執念于權欲,而梁文超、阿爆以及萬博士執念得更多的是愛情。影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復制人殺死本體”,其中本體與復制出的客體兩次處于共存狀態,這也是故事的精華段落。
而兩次共存的結果是,一方為了權欲起了殺心;而另一方,為了正義犧牲了自我。主題就在這樣的對比中悄然閉合,得到了最自然的呈現。
欲望與愛情
程偉豪把反轉滲透入鏡像式的人性抉擇和雙重性的情感體驗系統,懸疑扎根于人物本身,直至最后一秒都灌滿了復雜得酣暢淋漓而又保持克制的情感。故事的后四十分鐘不斷發力,把人看呆。
但奇情和倫理的背后還是討論極致的愛情與仇恨、罪惡與救贖可以跨越肉體、身份、血脈、時間、生死的故事。雖然利用可以,意識可以延續,但身體的變化,其實還是會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
愛上一個人,其實是對另一方意識和身體的“雙重之愛”。而一種超越身體,只愛意識的愛,則是更為純粹的摯愛。當然也可能是一種執念。
《緝魂》中的科幻元素,即是原著本體,又是對大陸市場的靈活應對,“靈魂寄宿”這一母題被巧妙保留的同時又引發了關于科技倫理學的樸素思考,并在這個基礎上破天荒的實現了與“大尺度”議題的合理黏連與對話。
而剖開這些,最后的核心仍是大眾熟悉的質樸情感,這是超脫出B級刺激獲得感性影像的關鍵。所以,《緝魂》用一個懸疑故事包裝了一段超越性別和生死的安魂曲,讓我們看到了欲望和愛情的殘忍與痛苦,以及生命中最重要的溫存。
由此看來,最邪的蠱是情,最幻的癡是愛。
《緝魂》利用豐富的類型元素,敢于通過倫理奇情、東方元素,打破懸疑與科幻的固有類型限制,對情感與意識、靈魂與肉體間關系的探討呈現出各色光譜的廣度。這無疑對后面的影片提供了范本,實現了巨大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