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動作冒險都是一種相當吸引人的電影類型,無論是奇幻類《綠騎士》、災難末日《芬奇的旅程》、太空科幻《星際大戰》,或者是尋寶《秘境探險》,這些各式題材和場景的作品總能夠帶給觀眾不同的體驗。
而電影《霜雪極地》同樣也不例外,透過探險家的腳步帶著我們前往冰天雪地的格陵蘭,展開一段驚險刺激的冒險。
《霜雪極地》是一部丹麥傳記冒險電影,又名《逆冰之行》,由彼得弗里奇執導,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喬科爾、海達瑞德主演。
兩人在等人前來救援之前,必須設法在這片極地中求生。
雖然在2009年正式改制成獨立的自治國,但世界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從19世紀以來就跟丹麥密不可分,許多事務都是由丹麥代理,而在兩個國家之間如此密切的關系背后,也讓人好奇「格陵蘭」的歷史與發展。
這段期間以來,這片幾乎大半部分都被冰雪覆蓋的土地,究竟發生過什么我們不知道的故事?
電影《霜雪極地》開場就讓人感到震撼,在20世紀初一個冰雪交加的夜晚,
前往格陵蘭東北部探險的遠征隊中三位成員失聯,包括隊長米留斯埃里克森的兩位成員下落不明,只剩一人生還返回營地,但他的雙腳嚴重凍傷,被迫在船上用簡單的器具進行截肢。
因此時間來到四年后1909年,由于前一支探險隊的隊長失蹤,只找到他們遺留下來的筆記,《霜雪極地》這支由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飾演的主角米克森所帶領的丹麥探險隊的目標,就是前往更深的內陸帶回前人遺留的考察結果。
然而在《霜雪極地》幾乎所有隊員都認為此趟旅程必定兇險無比,不表示支持的情況下,隊長米克森只好帶著兩隊雪橇犬,以及一位年輕缺乏經驗的海軍機械工艾弗出發。
雖然經過長達4個多月的旅程,在失去許多狗狗和一艘雪橋之后,
米克森和艾弗終于找到前探險隊長所留下的石碑,確信了丹麥先前的主張,但他們要經歷的挑戰才剛開始。
《霜雪極地》米克森和艾弗兩人返回營地的路程中,不僅面臨糧食物資源匱乏、無預警遭到北極熊襲擊的問題危機,即使經過2個月的長途跋涉后終于回到營地,但卻也發現整艘阿拉巴馬號已經被入冬的冰雪覆蓋,而原本應該在營地駐守的隊員也已經撤退,兩人可以說是被大家「拋棄」了。
由于多次派出探險隊到格陵蘭考察皆沒有獲得實質成果,丹麥對于這次救援行動抱持著消極態度。
不光是拒絕批準經費投入徒勞無功的任務,在這段期間曾有隊員返回搜索,但卻因為主角他們正好回到當初認為自己無法存活而建立的石碑那邊取回重要證據,導致雙方錯過,這都讓他們的生存變得更加困難渺茫。
越來越長白天也讓《霜雪極地》主角米克森精神逐漸變得失常、無法分辨現實,產生女朋友娜亞在身邊的幻覺,并對身邊曾經在野外同生共死的伙伴艾弗產生猜忌與不信任。
因此作為真實故事改編,《霜雪極地》整部電影想深入探討的就是探險的意義和價值。
電影《霜雪極地》展現出屬于探險家的偉大精神,就如同當主角踏足未知領域,探索從未被發現的新大陸之時,比起性命,都把確保自己取得的成果是否能夠被留下放在最前面,讓過程中付出的犧牲和血淚變得有價值。
或許這種不輕言放棄,避免讓這段期間的努力變得徒勞無功的堅持,就是《霜雪極地》這部作品的魅力。
改編自主角艾納爾米克森本人的著作《兩人對抗霜雪》,電影《霜雪極地》講述的是一段讓不可能變得可能的故事,雖然兩人最終是因為救援隊趕來而存活下來,但他們能夠在這拋棄的兩年間成功存活下來,這種探險家的堅持和毅力,也是讓格陵蘭能夠發展,被世人所認識的主要原因。
整體而言,《霜雪極地》雖然并沒有想象中的刺激,動作場面多半集中在他們乘著雪橇奔馳在遼闊的冰河,以及突然遭遇北極熊襲擊的橋段,
帶著我們了解丹麥和格陵蘭之間主權關系的歷史,還有格陵蘭是塊完整大陸的探索過程,作為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冒險電影值得給予肯定。
關鍵詞: 徒勞無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