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中年大叔,但是我和很多的中年大叔不一樣,我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我并不反對小鮮肉,也不排斥小鮮肉演的電視劇電影。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小鮮肉這個詞開始流行。人們開始拿小鮮肉拍的各種電視劇版本和老戲骨拍的相互對比。然后得出的結論就是小鮮肉演的真的沒法看。
我承認有些電視劇電影的確制作很爛,而且劇情,人物表演各方面都沒法跟過去的經典比,但是年輕的演員也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所有的老戲骨都是從年輕時代走過來的,所以說現在的年輕人他也必須要有這么一段經歷,有一段成長的過程。
雖然說我并不排斥偶像劇小鮮肉,但是我對電視劇電影也很挑剔,特別反感很多經典的電視劇,比如金庸的很多作品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翻拍,而且翻拍的質量卻遠遠不如以前。理論上講現在影視制作技術應該比以前更好,但是為什么卻讓人很難有看下去的欲望?
最近我卻迷上了電視劇大宋少年志。演員都是很年輕的偶像派,甚至都算不上偶像派,好多主角名字都是第一次聽說,但是我卻能從他們的表演中看出他們的認真,他們的熱情,他們的青春,他們的活力。一部武打片硬生生的被他們拍成了喜劇動作片,不過我卻特別鐘情于這種喜感。甚至我的內心也開始為劇中的各個人物牽腸掛肚,他們的一舉一動開始牽動著我內心的每一根神經。
這說明了什么?每個人都是有情感的,只要你表演到位,很真實能夠打動觀眾,那么每一個人都會在內心引起共鳴。
人到中年,內心面臨著各種壓力,來自家庭社會各個方面。幾乎每一天每一根神經都繃得很緊,稍微有一個環節出了紕漏,那么整個內心都是崩潰的。
在這種極度緊張的壓力下,每一個中年男人女人其實都需要一點小小的期待,哪怕只是一點點期待。
這一點點期待只要一直都存在,那么他就會讓你感覺到內心還有那么一點點美好,對于未來,有那么一點點憧憬,這就是一種挺好的狀態,你再也不會覺得人間不值得。
前不久驚聞一家大公司的高管年薪五十萬,在深圳買了兩套房子,每個月房貸幾萬,而且還有兩個小孩面臨各種壓力,看上去他年薪50萬,過得挺好的,但是突然被公司解聘。他內心一下子就崩潰了。所以他選擇了自殺。
這說明了什么?內心沒有期待,就算你拿著高薪。過著看似輝煌的日子。一旦你失業了或者遭遇挫折,一旦你的精神世界變得匱乏,那么你是頂不住內心的壓力的,你是頂不住這種突然的崩潰的。
最近看到好幾個中年男人自殺的新聞,都是非常真實的事件,有好幾起都是中年男人家庭發生的感情糾紛,最終他們的內心崩潰了,在殺害親人之后,自己選擇了自殺。
還有一件更奇葩的事情,有一個中年男人因為感情上出了問題和女朋友吵了架,結果在大街上將一個陌生男人暴打了一頓。
這些悲劇的發生,這些中年男人內心的崩潰,這些因為情感糾紛,生活中的挫折等等而導致精神上的墮落和失常,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內心里面沒有期待,哪怕一點小小的期待和向往追求都沒有了。
空蕩蕩的內心怎么抵擋這世間的寒冷?年輕時候的翩翩少年需要有各種夢想追求,中年男人,中年女人同樣更需要夢想追求,需要內心有那么一點小小的期待,正是這點小小的期待會讓你的內心感覺到無比的溫暖,這點小小的期待會讓你對人生從此不再失去信心,這點小小的內心的期待會讓你永遠都惦記著你還有沒有做完的事情,而且那件事情是多么的美好,讓你在內心里面不斷的在向往。
內心沒有期待,沒有想法,沒有自己任何認為沒好的東西需要去實現,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40歲的大叔追小鮮肉的電視劇,我覺得這并沒有什么,年輕的心態,快樂的心,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內心的小小期待,不是只有年輕人才有,中年人更需要。
那么你的內心有著什么樣的小小期待呢?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