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這是一場票房游戲,這次是吳京贏得了國產電影的票房。
就在7天前,沈騰剛剛憑借突破3億元的《我和我的父輩》完成跨越,單部主演影片累計票房突破200億大關,率先成為中國電影市場首個200億主演票房的電影人。
但短短七天,憑借橫掃《長津湖》票房飆升至39億,成為影史第七名。
吳京獨影累計票房不僅突破200億,還迅速突破220億,向近期首個300億票房邁出堅實一步。
事物總是像時間的流逝一樣在變化。回顧中國電影第一個50億票房男人的誕生,也不過7年。
2014年國慶,《瘋狂的石頭》開始嶄露頭角的小人物專家戶黃渤,一人上映三部電影,個人票房迅速突破50億。
當媒體戲稱他為50億皇帝的時候,黃渤說了一句被時間證明像預言的話:“現在是個什么事兒,就跟這總票房50億一樣,過幾年再回頭看看,50億也就是個笑話。“
這個說法出來才三年,吳京《戰狼2》就出現了,一部電影就炸出了50多億。
黃渤說這話的時候,沈騰,另一個未來200億票房的人,正在籌備馬華福納奇的第一部喜劇電影。一開始他想做《烏龍山伯爵》,但想了想還是做了一個更穩妥的《夏洛特煩惱》。
隨著沈騰,的進入,國產電影票房第一人的“三國殺”時代正式開始。
隨后幾年,中國電影的票房紀錄一路被改寫,不斷創造新的票房傳奇,而三個中年男人也相繼迎來了自己的亮點,接連拿下票房第一。
回想起來,我能更清楚地看到一些事情。28歲考上電影學院的黃渤,36歲從話劇舞臺第一次涉足電影界的沈騰,38歲第一次身處冷鋒的吳京,既連接了過去,也昭示了未來。
相比于國產電影的個人累計票房紀錄,他們三人成為票房之王的故事,以及三個人票房變化史背后的一部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或許更有價值。
“永遠不要讓結局擋住故事的光芒。”
票房之王前傳:沒捧紅的吳京,沒唱紅的黃渤,一晚上賣七張票的沈騰
年6歲時,吳京調皮地在雪地里推著一輛大車,左手拇指被切掉了。他去什剎海體校報名時,差點被師傅吳彬拒絕這位帶出李連杰等動作明星的大師說:“拇指的力量很重要,學武術就是要用武器。”
但最后,吳彬被他的門徒說服了,決定暫時留在吳京。
就這樣,吳京成了李連杰的弟弟,而這次受傷似乎是他動作生涯中漫長傷病史的開始。
到1994年,吳京已經贏得了兩次全國武術比賽,但他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未來。
練武之后,趁著當年下海的熱潮,他靠賣衣服賺了點小錢,但他心里清楚,那不是他一輩子要去的地方:我會一輩子在吳京賣衣服嗎?
在吳京尋找未來的時候,與他同齡的黃渤,找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個目標:進入音樂世界。
那時候,他帶著自己的“藍沙”樂隊在山洞里走來走去,幾乎跑遍了中國,給四大天王和王菲,寫歌,還和周迅,周曉鷗和沙寶亮,在卡拉ok廳唱歌,但后來大家都紅了,他卻進不去。
從此,他漸漸意識到娛樂圈的殘酷,以及滿臉的笑容,未必是真的。
在1996年,2
2歲的黃渤回到了家鄉青島,在姐姐的幫助下做起了鞋廠生意,一度經營業績不俗。相比之下,那些年日子過得最舒服的是沈騰。
在齊齊哈爾,他出生在文藝氣息濃厚的家庭,受到全家人的寵愛。打小長得就聰明伶俐,后來他對外常說自己考上軍藝是基因好,長得帥,的確如此。不過與楊洋這樣的軍藝校草相比,他的畫風比較特別。
上學時,只要他往那一站,啥都不說,大家就情不自禁地笑。一旦他開始講段子,同學們都笑得前仰后合,天分這種事,沒得比。
有一次國際友人來校交流,戲劇系主任讓大家表演在戰場上打仗。大家都非常投入地演出,老師點評,“好,不錯,不錯,一、二、三、四,哎?怎么少了一個?”“舞臺上只有兩條腿的那個是誰?”
這時沈騰站出來了:“老師,是我,我設計的是敵人的炮火把我的上半身炸飛了。”
就在黃渤忙著卷起藍色風沙,沈騰忙著當軍藝校草的時候,吳京終于迎來了自己的人生轉機。
1995年,袁和平和張鑫炎帶著重振武俠片的期待北上去武術隊選人,希望找出下一個李連杰。外形俊朗眼神有光的吳京被張袁二人一眼相中,后來吳京回憶說:“是電影選中了我。”
當年全國院線票房為9.5億,誰能想到,將來一部《唐人街探案3》,單日票房就能達到10.5億。
而當年吳京出道第一部電影,就是張鑫炎、袁和平兩位動作大導為他量身定制的《功夫小子闖情關》。
然而電影并沒能復制《少林寺》的巨大成功,1996年上映后,在港總票房74萬,這個票房證明了兩件事:第一,純功夫片在港片市場已經江河日下。
第二,吳京注定要走出一條,和昔日的功夫巨星李連杰不同的道路。
而就在吳京已經開始在影壇打拼的時候,還一身西裝革履,為了鞋廠生意和生意伙伴每天觥籌交錯的黃渤有時候會有點恍惚:我在這干嘛呢我?夢想呢?
改變命運的契機發生在2000年,黃渤接到了一個電話,他的好兄弟高虎讓他發張照片過去,黃渤專門出錢找人認真P了一張最好看的照片,給人家發過去。
導演拿到照片一看,沖著高虎喊:你不說他長得像民工嗎?這么帥?
高虎急地趕緊說:他本人絕不長這樣。
在高虎“包丑“的保證下,黃渤撂下一切,再次回到了北京,以確實很像民工的樣貌一舉征服了導演,當然,關鍵原因還是原定的男二不演了,死馬當活馬醫吧。
這部電影,就是令他在影壇一戰留下印象的《上車,走吧》。
演完這部戲,2002年,已經28歲的黃渤在考北影表演系失敗后,最終考入了相對冷門的北電表演系的配音班,決定改吃表演這碗飯。
而此時大學畢業的沈騰已經加入了“開心麻花”。
當年的開心麻花還沒搞出名堂,成名作《想吃麻花現給你擰》最冷清的一場才賣出了7張票,一群人在雪中送觀眾離開。
接下來幾年,這三人還有很多失落要品嘗,但也將陸續找到自己的路,這條路,將最終把他們送到票房王座上。
50億票房先生黃渤:“過幾年再回頭看看,50億也就是個笑話”
2005年,黃渤完成學業后,青年導演寧浩看到了大加贊嘆,認為這個看起來就是個民工的演員“一定會成為大明星”。
一年后,劉德華的“亞洲新星導”給了他三百萬,拍什么不管,找什么演員自己看著辦。
拿到投資摩拳擦掌的寧浩,在北電意外碰到了回母校辦事的黃渤。
正在猶豫男六號“黑皮”這個角色人選的他靈光一閃,穿牌子貨班尼路的人,有了。
不過300萬投資確實不多,當時生活艱辛的黃渤片酬只收了一萬元,完全是在大橋上跑了好幾圈的辛苦錢。
本來黃渤的戲本來會被剪得很短近乎沒有,但最后寧浩把那場至關重要的黃渤在片尾拼命奔跑的戲硬是保留了下來,理由是“老黃的角色代表了一種中國底層的生命力”。
黃渤的時代肯定回來的,不過要慢慢來。
鏡頭先給回吳京。
雖然也有過《小李飛刀》這樣的大熱作品,并留下了銀幕上最嫩的造型,但有些人命中注定是要在大銀幕發光的,于是命運的車輪又推著吳京回去當“港漂”。
在《殺破狼》中,和他演對手戲的是將來會跟他一同登上春晚舞臺的甄子丹,導演葉偉信說“別套招了,你們都是有功夫的,直接打吧”。
結果四十五秒的時間里,兩人拍了四條,整整打折了四根棍子。吳京演的殺手在片中是不敵的那個,結果無數次被棍棒打中。
后來吳京開玩笑說“別人說我演出了狠勁兒,可是是真的疼啊”。
雖然電影反響不錯,但當年的港片已經是日薄西山,動作片沒多少人拍了,只有真心欣賞他的陳木勝經常找他開工,還認真為他設計角色,把他演的反派人物寫得很酷。
可陳木勝只有一個。
那時候白天拍完戲,晚上回到住所,吳京一個人邊吃飯邊聽相聲,德云社20周年的時候,他上臺發言的時候調侃,“在香港最困惑迷茫的時候,晚上只有兩個人陪我睡覺,郭德綱和于謙兩位老師。”
2008年,他帶著自導自演的影片《狼牙》回到內地。這部帶有鮮明港式風格的動作電影在市場上遭遇慘敗,投資400萬港元,中國香港票房231萬港元,內地票房423萬人民幣,吳京至少虧了上百萬。
或許影片最大的價值是為吳京找到了未來《戰狼2》的替補女主——盧靖姍。
就在吳京迷茫困頓的時候,黃渤開始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寧浩第二部“瘋狂”系列《瘋狂的賽車》開拍,把當初不計片酬賣力演出的黃渤捧上了主角的位置。
時代的更迭和歷史的潮流中,黃渤將逐漸被浪花推到票房一哥的位置。
電影市場在黃渤開始崛起的那幾年已經徹底步入了快車道。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剛剛破百億;2013年,總票房便已經達到217億。到了2015年,已經達到440億。
乘上這波浪潮的黃渤,首先是在2012年,于和偉在部隊無法參演,黃渤救急參演了徐崢導演的《泰囧》,誰能想到這部小成本喜劇,讓徐崢一舉成為了第一個票房破10億的導演。
到了2013年,黃渤有四部電影上映,包括周星馳導演的《西游降魔篇》,和林志玲合作《101次求婚》等大熱電影,四部戲共計拿下19.49億的票房。
2014年,黃渤繼續高歌猛進力,再度合作寧浩的《心花路放》拿下11.69億票房,國慶檔開始彰顯更大的票房潛力,陳可辛導演的《親愛的》不但拿下了3.45億的國內票房,更令黃渤在40歲這年加冕了“50億帝”。
而此時的吳京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路。
為了拍攝《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他主動跟主創劉猛說,既然接拍這部戲,就想真實感受一下軍人是怎樣的,劉猛就送他去部隊訓練感受。
沒想到這一待就是一年半,他和所有普通軍人一樣,每天早起完成科目訓練。
幾乎參與了特種兵所有專業基礎訓練,對于軍事片的一切,已經成為絕對的業內專家。
特訓快結束的時候,營長提醒他換軍銜,他離開軍營,部隊還特地打出了“向吳京同志學習”的橫幅。
特訓回來后,吳京的想法就定了,“拍一部男人看了想做真男人,女人看了更喜歡純爺們的電影”。
這部電影,就是吳京自編自導自演的《戰狼》。
由于業內沒有人看好這部看起來并無看點的硬漢動作片,電影沒有籌集夠資金,他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貸款拍,那個時候已經成為吳京太太的謝楠說,“老公,這是你的夢想,如果你全賠了,我養你”。
就算這樣拍攝還是緊巴巴的,除了女主角余男住上了星級酒店,包括吳京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窩在南京一家沒有掛牌的小賓館里。
電影拍了一半,挺著大肚子的謝楠把婚禮張羅完了。
恰好吳京拍一場從樓上跳下來的戲,沒用替身,親自跳,摔傷了雙腿,搞到要拄拐。
婚禮當天,上臺前,吳京扔了雙拐,帥氣走到謝楠面前,留下鏗鏘有力的婚禮誓言,“媳婦兒,我答應你再也不跳樓了”。
純爺們答應媳婦的肯定要做到,下一次在《戰狼2》里,吳京是不跳樓了,跳海。
200億票房第一人沈騰:“來啊!你過來啊!”
就在吳京開始找到自己的硬漢之路的時候,黃渤卻在50億帝的光環中感到了一絲疲憊,2015年他毅然推掉手里的劇本,息影一年演了綜藝,盡量不被票房數據裹挾。
在內心里,他顯然希望有人能超越自己的數據,這樣他就不用一次次回答媒體關于票房的問題了。
超越還需要時間,畢竟2015年,他此前拍攝的《尋龍訣》制作完成正式上映,賣出了16.82億的票房成績,位列當年票房榜第三。
《尋龍訣》的誕生,宣告著中國電影產業對“工業化”這三個字的探索已經開始,盡管之后的同類題材的奇幻片,幾乎全部失敗了。
奇幻片從票房巔峰走上下坡路的2015年,也是喜劇片開始上坡的一年,那個將在未來超越黃渤票房數據的男人,的確出現了。
2015年,開心麻花啟動電影項目,《夏洛特煩惱》應運而生。
男主演定的沈騰,一開始想找個有號召力的女明星提升一下電影的票房號召力,但找來找去感覺不對勁,最后還是找了話劇版的馬麗。
這下好了,幕前幕后卡司里,沒有一個有正經票房號召力的演員,票房能爆,只能等待奇跡了。
意想不到的是,那個國慶檔里,奇跡真的出現了。
影片不僅貢獻了“馬什么梅”“雪花飄飄北風嘯嘯”等經典臺詞,更是創造了國產喜劇最具票房殺傷力的黃金組合:沈騰馬麗,并一舉拿下14.4億票房,成為當年最大的票房黑馬。
業內人士嘆息,如果不是主演實在沒什么票房號召力,票房發酵太晚,以電影的品質,絕對不止這個票房。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此后沈騰主演的喜劇,票房一步步超越了《夏洛特煩惱》,口碑卻未必。
事實證明:中國觀眾,太需要笑聲了。
2017年,沈騰以配角的身份參演開心麻花第三部電影—票房22.14億的《羞羞的鐵拳》,再度證明自己的票房號召力。
而吳京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代表角色——冷鋒。
《戰狼》前期宣傳時,吳京還感嘆說:“成龍有《警察故事》,李連杰有《黃飛鴻》。到我這兒,沒有代表作。”
但《戰狼》以8000萬的制作成本獲得了5.25億票房,讓他看到了希望。
到了《戰狼2》,電影的制作成本翻了幾番,有了錢,就可以翻江倒海,吳京帶著港片動作團隊赴海外拍攝,還拍了海下拍打斗的長鏡頭。
2017年,《戰狼2》暑期檔上映,這部沒流量明星的電影,依然不被市場特別看好,首映禮上來的最大的腕兒,還是吳京當年夜晚聽著他相聲睡覺的郭德綱。
然而影片僅用12天,就打破了2016年周星馳的《美人魚》創下的33.92億的記錄,成為新的國產電影冠軍。
最終影片票房數字定格在56.8億上,打破了中國內地市場票房紀錄,成為首部進入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的亞洲電影。也是這一部電影,打敗了黃渤14年的票房積累。
《戰狼2》上映后不久,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很多網友向吳京“逼捐”:你不給災區捐1個億說不過去啊!
吳京沒有任何回應。
直到后來人們才發現網友逼捐的時候,他默默跑到災區,參加了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救災,每天天不亮吃口素菜就開始干活,為了省下水給女生用,最高紀錄八天沒洗澡,還領養了兩個地震里的小孩。
《戰狼2》改寫了電影市場票房天花板后,票房爆款標準不斷升高,而喜劇始終是爆款發掘機。
沈騰主演的《西虹市首富》拿到了25億票房,排在當年第四位。沈騰主演和客串影片的票房數字不斷增長,開始被人們稱為喜劇之王。但從經典角度衡量,沈騰喜劇的整體質量依然和當年的喜劇之王周星馳差了一段距離。
2019年春節檔,三個已經成為票房之王的男人,終于相遇于全年票房之巔——沈騰和黃渤一起參演了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還挑大梁主演了韓寒的喜劇《飛馳人生》,而吳京參演的,則是當年上映時又是無人看好的《流浪地球》。
被批的票房一哥吳京:“他為什么不退位讓賢”?
《流浪地球》對于吳京來說,就像一場意外。
郭帆透露,當時兩人一起喝了頓酒,“吳京什么都不care,就是看過劇本,被打動了,覺得牛,就干。”
本來也只是客串,結果越客串戲越多,這就算了,結果有天郭帆問他,“京哥,預算不夠了,片酬商量商量?”
吳京說沒問題,片子拍好就行。結果又過了一陣,有投資方撤資不干了,郭帆又找到吳京,“京哥,預算又不夠了,你能不能投一點?”
就這樣,吳京投入了6000萬救急。
當時吳京也不知道這部從未出現過的硬科幻電影到底能有多少觀眾,唯一的的想法是:即使拍爛了,也比沒人拍強。有7000人參與了這部電影的制作。未來,這7000人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種子。
后來的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從《戰狼》到《流浪地球》,吳京的正能量“硬漢”形象再無可動搖。
東京奧運會期間,吳京成為“全中國最好用的表情包”,以至于奧運會結束,有人感嘆:吳京終于可以休息了。
他著名的“伸手照”,也被網友津津樂道并廣泛引用,《我和我的父輩》中,再度被集體模仿。
雖然個人形象越來越豐富多彩,但硬漢依然是本色。
拍攝《長津湖》,全片實景拍攝,有很多冰天雪地的戰爭鏡頭,拍攝環境十分艱苦。尤其是主演吳京更是有著很多雪地中的鏡頭。
后來段奕宏在采訪中表示,每天見到吳京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勸他這條腿還得要,讓他多注意腿傷。
但為了演出真實感,吳京在零下二十幾度的環境里還是只穿單衣。被問起來就一句:“別給當年的老戰士丟臉吧。”
這些年對于自己爆紅,吳京留下了兩句金句,一是“票房高不代表水平高”。
二是“大家可能都需要愛國情緒的表達。我只是稍微調整了一下表述方式。大家那種情緒早就準備好了,我只是往里扔了一根火柴而已。”
但票房之火點著了就很難停下來。
近年國慶檔,他主演的《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扎堆上映。到10月10日上午,《長津湖》票房突破39億,《我和我的父輩》11.36億。“互搏”之下,吳京成主要電影作品票房已經破了220億,對沈騰完成了反超。
雖然觀眾用腳投票將吳京再一次送上了票房一哥的位置,但總有人發表不同意見。
比如“著名導演”劉信達公開發文怒斥:“吳京,你憑什么要一直霸著大銀幕呢,你怎么就不懂得讓賢呢,你這不是強搶年輕演員的飯碗嗎?”
但就在不久前,中年演員陳坤剛剛發表了一番感言,請導演多給中年男演員一些機會。
從來不是中年男演員一定要霸著大屏幕,一切都是市場和觀眾的選擇,年輕的流量演員們曾經占據過大屏幕一段時間,但事實證明,觀眾還是愛看扎實的表演和賣力的演出。
這就是為什么吳京、沈騰和黃渤至今依然站在中國電影票房塔尖。
為什么是他們三個?
一是個人積累。
無論是吳京的動作和硬漢風格,沈騰的喜劇還是黃渤的小人物塑造,都積累了將近20年,經歷了一次次市場檢驗,他們的功夫別人是學不著的。
二是當中國電影工業加速發展,市場不斷沸騰,他們三個都幸運地找到了時代潮水的方向。
如果說,沈騰代表著觀眾更喜劇的剛需,黃渤代表觀眾對銀幕小人物的喜愛,那么吳京則代表著觀眾對于自帶家國氣息愛國情懷,同時又有著真功夫的動作明星的喜愛。
時代之于所有的票房王者,都是滋養他們的土壤,所有票房一哥的故事,都是一遇風云便化龍的故事。
最后一點,就是三人如出一轍的謙遜。
當年《戰狼2》大爆,師兄李連杰送給吳京一句話,讓他受用至今:夾著尾巴做人。
而當年黃渤被問及“是否能取代葛優”,他回答:“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輝。因為人家曾是開天辟地、在中國電影那樣的時候,人家是創時代的電影人。我們只是繼續前行的一些晚輩,不敢造次。”
未來會如何?
沈騰的豆瓣主演列表中還有春節檔的《四海》,明年的喜劇大片《獨行月球》《超能一家人》(客串)等作品。
黃渤除了年底和賈玲合作的新片,還有陳思誠的又一部科幻喜劇大作。
而吳京的豆瓣主演列表,更是充滿了各種真假難辨的大制作,網民紛紛表示,非常期待一部暫時看不出什么來頭的《破云Ⅱ吞海》,而豆瓣已經出現了有關該片的兩篇長影評。
時勢造英雄,但時運來了,也要人能趕得上才行。
有機會站在時代的浪頭上的未必只有他們三個,但始終在浪頭上站穩了的,是他們。
說到底,終究是個人的時運和努力、時代的更迭和歷史的推進成就了吳京、黃渤和沈騰,他們都曾在時間浪潮的某一階段成為票房一哥,并有可能將這場票房三國殺繼續一段時間。
只是誰也不知道下一個票房弄潮兒會以何種方式出現,唯一可以確定的是:
觀眾永遠需要好電影。誰給了觀眾想看的,誰就是下一個票房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