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端》結束了,很多觀眾心里空蕩蕩的。在年初的第一次“爆款”之后,有沒有一部懸疑劇可以獲得這個精彩的開局?
霧劇場《淘金》還在慢慢發展,另一端芒果臺的季風劇場已經出了——部馬思純和白客,的新劇《江照黎明》。芒果臺今晚上映。
看著預告片中一分鐘視頻中被打了三次的馬思純,讓我想起了最近發生的幾起針對女性的家庭暴力事件。有人被家暴失禁,最后憤怒反擊,釀成慘劇。有些人半夜精神失常的走在街上,嘟囔著:別打我。
根據中國, 婦聯,公布的數據,平均每7.4秒就有一名婦女被丈夫毆打,60%的婦女因家庭暴力而自殺。人們總說家暴只有零,有無數,勇敢對家暴說“不”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但是事情到了最后,很多人的反應是:勸和,不勸分。
現實,就像一個未解的心結,成為無數女性的共同選擇,但這部現實主義女性懸疑劇的預告片上寫著,“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訴那些痛苦的女人”。
誰的痛苦,什么樣的秘密?故事一開始就引發了無數懸念,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復雜懸疑的情節迷宮。
好像終于有一部國產劇,表現了女性難以言說的痛苦。
這一次,馬思純和芒果臺終于抓到了一對女性懸疑劇之王,炸了?
1、 入戲:江邊,兇案
劇名《江照黎明》耐人尋味。《黎明》出現在劇名中,不過是在講述一個“女性沖破黑暗”的故事。
雖然兩個導演都是新人,但只是一個畫面,一句臺詞。
但感覺就像走進了一個身臨其境的懸疑劇天堂。
不信?
一看,鏡頭語言。
一部劇好不好,有時候連故事都不用看,因為故事能騙人,畫面騙不了人。《江照黎明》的質感很容易概括,就是電影感,而且是獨特的電影美學。
一個寒冷的雨夜,在潯陽市河邊,警車聚集在一起調查河邊發生的神秘案件。此案涉及數人,線索錯綜復雜,真兇仍懸而未決。
那天晚上河邊到底發生了什么?每個人心里都藏著什么樣的秘密?
只有在預告片中,使用了“人”的主觀視角、特寫鏡頭和拖尾視角.
這一路走下來,沒有一聲尖叫,沒有一點驚嚇,足以讓人一路屏住呼吸,汗流浹背。
懸疑氣氛,不算高級,至少絕對豐富。
二看,畫面影調。
在官方發布的視頻資料中,雨夜、溺水、紅鞋、血和水等懸疑元素不斷出現。光影交替間,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光影布局馬思純線——“誰心里沒藏著什么!”“不光是我,你也逃不掉。”
這刺激嗎?別急,聽聽史珂扮演的馬思純母親的那句臺詞,“如果你收集了自己女兒的尸體,你就會知道什么是瘋狂”。
圖像,如履薄冰,人物,環環相扣。
看那陰沉的語氣,馬思純眼神里的每一個眼神都傳遞著那種絕望和悲痛,那種主人公深陷絕地,在生死邊緣瘋狂掙扎的狀態,這一切都流露出來了。
這些圖像的意圖可能不會增加戲劇系列。
加任何“噱頭”和“尺度”。但懸疑劇帶給觀眾應該是什么?沉浸感。
好的懸疑劇往往能帶我們進入一個日常到不了的世界。
它能給予觀眾的沖擊和震撼,遠不止嚇你幾秒鐘那么簡單,而是讓你設身處地。
這,才叫入了戲。
2、 故事:誰被殺了?誰是兇手?
預告片撲簌迷離,這到底是個什么故事?女性懸疑。
當下的國產懸疑劇,主打“懸疑+”的作品正在成為新創作風口。
《江照黎明》的特別在于:將三種類型劇,通過女性處境這個扣子,緊緊連在一起。
第一種,懸疑劇;第二種,女性劇;第三種,現實題材劇。
這個講述一個只求安穩的平凡女性,面對丈夫的背叛與惡意自我拯救的故事,拍好了,可以是又一部《致命女人》,拍平庸了,可能是另一部宋佳的《白色月光》。
而故事的核心人物,當然就是馬思純飾演的女主——李曉楠。
從預告片看,這是個帶著對婚姻的憧憬走入婚姻,卻深陷家暴難以自拔的女性。
丈夫對外的形象,是標準好男人。
然而這個男人不僅家暴,還出軌。
而出現在江邊的死者,極有可能,就是李曉楠的丈夫,即使不是,也與他有著莫大的關系。
還很明顯,劇中死者,不止一個。
再看一遍史可飾演的馬思純母親那句話,“你如果給你自己的女兒收過尸”。
馬思純飾演的李曉楠很明顯沒有遇害,那么遇害的,應該就是她的姐姐。那么殺害她的是誰?是不是袁文康飾演的馬思純姐夫?
劇中還出現了史可角色入獄的鏡頭,她又犯了什么罪?是殺了人,還是替人頂罪?
還有,看得出故事中的李曉楠,不僅面臨警察聞訊,還面臨四面八方的壓力,甚至有可能,她就是眾人眼中謀殺親夫的兇手。
而白客飾演的和她曾是小學同學的記者,又到底是來拯救她的白武士,還是真正的殺人兇手?
這些人之中,到底誰是兇手,誰又知道真正的秘密,一切撲朔迷離。
接下來,就是硬核推理時間。
但,兇案,還只是懸疑的皮毛。
真正深挖的——還是兇案背后的東西,家暴、背叛、人性。
當你跟隨主角進入故事后會發現,劇集不只是想展現一場江邊兇案。
更要著墨的是,江水之下,人性暗涌。
演員:馬思純終于演對了?白客到底能不能轉型成功?
無疑,這是近兩年一直戀情新聞多過演技表現的馬思純,再次證明自己最好的機會。
這幾乎是一個為她量身定做的角色。
看長相,馬思純不是典型的具有東方氣質的古典美女,更不是容貌極具攻擊性的絕世美人。
但正是這種角色,才更容易引發觀眾的共鳴。
劇中的李曉楠白天在地產銷售公司上班,晚上在夜市擺攤賣面,被劉凱演的蘇睿施加家暴,丈夫身死,她成了嫌疑犯。但角色并未沉淪,反倒谷底翻身。
這種倔強不服輸的角色,是馬思純最擅長的類型。
海報中馬思純透過水霧凝視前方,眼中一滴噙著但未掉落的淚水,實際上,眼淚早已控制不住。
她在哽咽,同時也讓沒從臉龐流下的淚水咽到肚子里。
這段表演,或許會讓很多深陷家暴困擾的女性,感同身受。
有些淚水,是無法默默流的。
比起所謂的炸裂表演,這種隱忍的表演,才把被家暴被誤解的痛覺,刻到了觀眾心里。
希望這一次,讓觀眾在看到馬思純在表演上的可塑性。
另一個備受期待的,當然是男主角白客。
雖然早就通過多部影視劇作品證明自己不僅僅是一位喜劇演員,但大眾對他的認知,依然沒能擺脫王大錘。
《門鎖》中,他扮演了影片中的大反派,將角色的“變態感”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次這個角色,到底是正是邪?
不一定,但一定是個耐琢磨又余味綿長的角色。或許,這也是白客證明自己最好的機會。
在大量充斥工業快餐,人工糖精式男女主的國劇市場。
這兩個角色,卻像一道值得慢品的功夫茶:到底是怎樣的故事,讓男女主被一場車禍和兇案連到一起,他們曾經做出怎樣的選擇,又會因此遭遇怎樣的命運?
這壺茶值不值得細品,看馬思純和白客的表演了。
3、 配角:三大配角,值得期待
雖然只有短短12集,《江照黎明》的故事體量卻極其龐大。
橫向來看,這是一部群戲。
劇中圍繞在女主周圍的角色都擁有各自的個性、選擇和歷史,每個人的故事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劇集背后的一幅全景畫像。
第一個值得關注的配角,是在史可飾演的李曉楠媽媽,黃蕙蘭。
這位只差一步成為謀女郎,在《紅高粱》選角二進一中敗給鞏俐的女演員,這些年其實一直都未遇到真正能夠發揮演技的角色。
這次這個黃蕙蘭的角色,無疑有戲,能成為下一個鍋姨嗎?值得期待。
第二個配角,張本煜飾演的神秘狠人。
和白客一樣,這幾年的本煜,早已跳出喜劇的類型,在《飛馳人生》《揚名立萬》中,都已經展示了自己的角色魅力。
這次這個不時“問候”李曉楠夫婦的角色,無疑,也非常有趣了。
第三個配角,張瑤飾演的李曉楠丈夫的情人。
雖然在劇外,她是馬思純和楊紫的好閨蜜,但在預告片中,她狠狠給了馬思純一個耳光。
同時,似乎她也遭受了警方的聞訊。這個角色,明顯沒有外表那么簡單。
這些年的張瑤,一直在穩定地輸出自己的演技,她需要的,也是一個真正讓演技徹底釋放的機會。
懸疑劇,向來出演技,這個惡女角色,能出圈嗎?
能看出,一個個配角,也像拼圖一樣, 他們各有各的身份,身份背后又藏著各自的目的、詭計、小心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這些故事和秘密都離不開女主和江邊兇案,但他們到底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不到最后一集的最后一分鐘,恐怕沒人能知道全部的真相。
全員惡人,讓這個故事,更有趣了。
4、 懸疑:開端之后,國產女性懸疑劇,能支棱起來嗎?
不得不說編劇“藝高人膽大”:懸疑劇的殼,女性劇的形,現實劇的核。
這幾年的女性題材,漸成風口。但許多女性劇又都撲得無聲無息。
說白了,在快節奏的觀看習慣下,影視作品追求效率和烈度:減少鋪墊,直奔主題,以及提供足夠的刺激與沖擊。
而許多女性劇卻選擇了一種更抽象、更復雜、更慢熱的故事形式。
所以容易“費力不討好”。
《江照黎明》引出的思辨也比題面更復雜——一個平凡普通的女性如何掙脫家暴黑暗、自我救贖?
它將鏡頭對準了這個在國內影視題材中相對罕見的社會痛點話題上,實現了題材的真實與突破,也讓我們看到了現實的糾結之處。
這一場酣暢淋漓的解謎與冒險背后,其實也暗藏著這部劇的野心。
家暴,意味著恐懼。
許多女性已經習慣性地逃避恐懼,掩蓋恐懼的背后,真的只是女性本身的問題?還是這個社會,太容易忘記正視女性的困境?
這么好的現實題材,當然值得拍。但女性現實題材懸疑劇的命門在于:一旦失真,觀眾就難免吐槽懸浮、虛假。
不過,危,也意味著機。
和劇中女主的命運一樣,國產女性懸疑劇,也只有穿越黑暗,才能贏來黎明。
黎明,不是自動迎來的,而是靠自己贏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