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映的《陰風陣陣》改編自影史恐怖電影排行榜TOP2,1977年上映的經典同名作品,并將劇情的背景設定于柏林圍墻尚未倒塌之前,利用一間芭蕾舞教室、幾名女舞者,以及一位男性心理醫生之間超脫科學驗證的恐怖故事,同時暗諷大時代下人與人之間產生的諸多不平衡,以及強烈對父權主義的施壓。
1977年的《陰風陣陣》相較起來就更為單純,沒有太多象征性的符號,就連毛骨悚然的情緒堆棧多半也是依靠畫面鮮艷奪目的色彩沖擊而成。
反觀新版《陰風陣陣》則是將那份力道輾轉運用在加深劇本的厚度,讓許多橋段的詭異、窒息感隨著時間軸的推進油然而生。
《陰風陣陣》并非市場上常見的恐怖電影作風,沒有令人惱怒的“Jump Scare”來拉低分數,也不走發展處于預料之內的安全牌、更不用提令人感到刻意又矯情的溫馨大結局。
《陰風陣陣》是滿滿的惡意,與盧卡·瓜達尼諾導演親手開辟通往地獄的道路,通過角色之間超脫常理的舉止、以及經過導演之手就成「藝術品」的整體作風,讓整整長達兩小時半的時間,成為此生最具印象的精神折磨。
只要是看過導演先前作品的觀眾一定不難理解「經過導演之手就成『藝術品』」一句背后的涵義。
無論是在《假日驚情》還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那充滿詩意的構圖、運鏡,以及恰如其分的場景與配樂,導演都以大抵相同的方式成就了《陰風陣陣》那斑駁、凄零的獨特美感。
而故事本身的黑暗與此種美學相互抵觸、摩擦成為一種不安、詭異的自然氛圍,整部電影就在這種壓迫下推著觀眾進入黑暗的深淵。
演員表現,其中蒂爾達·斯文頓一如既往在片中詮釋非常詭異、大膽又搶眼的角色,在《陰風陣陣》中更為特別的是,她這次一人分飾了三角,不只跨性別還跨物種,只能說這名女演員真的非常敬業,通過高超的化妝技術,如不特別提示根本沒有看不出任何破綻。
至于「格雷女」達科塔·約翰遜的表現也擺脫了富家女的形象,多場芭蕾舞戲更直接將電影的情緒推上高峰,在經歷《皇家酒店謀殺案》的痞子樣后,《陰風陣陣》更將她的形象往心機與壞女孩的戲路導去,可見未來必定還有能在大銀幕上看見達珂塔飾演心機女的可能性。
另外近年以《救命解藥》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米婭·高斯,意外地在本片中戲份不少,且甚至是讓我覺得性格交代得最鮮明的角色之一,從熱心助人到墜入地獄的恐懼,米婭在《陰風陣陣》中的表現截然不俗。
雖然整體而言演員發揮的空間不大,不過好在《陰風陣陣》的劇本足夠厚實,而讓每一位角色都還有能展現自己魅力的機會。
金獎級導演本次的翻拍算是十分成功,加入的巧思讓劇情更有深意,觀看前有許多網友十分擔心不及經典,不過好在導演并不一味地為了要重現原作的感覺而抹滅了自己的風格,而是將舊有的元素重新制碼、把玩出新的花樣,這樣的作品或許并不適用于所有人,但若你剛好是恐怖電影的忠實觀眾,《陰風陣陣》這趟如坐針氈的恐怖旅程,保證嚇得你體無完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