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瓜爺]第206條
期待每一位讀者的關注、好評和感謝。
樹葉一日不黃,人心一日不冷,關系一日不凍。
很多沖突的爆發,都是在日積月累的相處過程中慢慢形成的。
早年在電影圈被稱為“黃金搭檔”的張藝謀和張偉平,一起工作了16年,創作了許多大片。
毫不夸張地說,張藝謀大片背后絕對離不開張偉平的支持。在張偉平,財富積累的背后,張藝謀更為重要。
為什么兩個曾經密切合作的親密戰友最后會“反目成仇”?
01
張偉平早年是一名藥劑師,多年來一直與藥材打交道。
后來離開體制,自己開公司,專門做醫藥生意,逐漸積累了一些財富。
后來,他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投身房地產行業,成為一名富翁。
1989年,張偉平帶著妻子張京,參加了一次電影界同行的聚會。
這是張偉平第一次接觸電影圈里的人。席間,他認識了許多過去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大明星。
尤其是,鞏俐的出現讓張偉平的妻子張京興奮不已,因為張京是鞏俐的鐵粉
為了接近他們的偶像,張偉平和張京一直在關注鞏俐和張藝謀
看到“鞏俐一直在不停的給張藝謀夾菜,張藝謀卻看都不看她一眼”時,張偉平瞬間對張藝謀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想:“能把這么大的明星都治的服服帖帖,張藝謀太厲害了。”
后來,張京跑到鞏俐身邊表達他對她的愛,而張偉平也順勢坐在張藝謀,旁邊和他們聊了起來。
宴會后,張偉平自告奮勇開他的夏利送張藝謀回家
回家的路上,他們聊了很多電影,一見如故,然后就留下了聯系方式。
事實上,在會議開始時,兩個人都抱著"互相利用"的心態。
張偉平一直想搞電影投資,但是沒有門路;
張藝謀也需要認識很多有錢人,以便為未來的電影儲備投資人。
果然,這次會面為兩人未來的合作埋下了伏筆,也為中國電影工業留下了重要的一筆。
02
1996年,張藝謀打算拍攝《有話好好說》。這部電影主要是關于收集廢品的農民工,不受投資者歡迎。
后來好容易談了一個投資人,但他在電影開拍前臨時撤資了。這是所有導演最害怕的事情,老人的頭發一下子白了好幾根。
幾天后,張藝謀和張偉平在一次聚會上相遇了。當張藝謀難過時,張偉平主動表達了他的關心。
一問才知道,張藝謀的電影投資方撤資了,這部電影可能是色情片。
在這一點上,張偉平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并作為英雄和朋友投資了2600萬。
在姜文,瞿穎,李保田等人的加持下,這部幽默的京味電影賣出了4600萬的票房。
可惜當時張偉平對電影發行了解不多,只從發行權轉讓中拿到了800萬,一共虧了1800萬。
董平,是另一個獲得發行權的電影電視人,一下子賺了3800萬美元,賺了很多錢。
這是張藝謀和張偉平的第一次合作,雖然虧損了1800多萬元,但張偉平沒有抱怨,仍然表示絕對信任支持張藝謀。
張偉平是如此慷慨,但張藝謀感到內疚,并莫名其妙地對張偉平有很多好感。
從那以后,他們之間的關系加深了很多,也為接下來16年的合作奠定了“信任”的基礎。
03
第一部電影在發行權上的失敗讓張偉平屏住了呼吸。
,馬上就注冊了自己的電影公司。1997年,張偉平本著“放長線釣大魚”的想法注冊了一家叫“北京新畫面影業”的電影制作公司,做好了和張藝謀長期合作的準備。
新公司成立時,張偉平和張藝謀表示:“只要是你拍的電影,我全部投資!”
于是,在“沒有簽署任何合約”的情況下,張藝謀擔任了這家公司的藝術總監。
其實,這時候的兩個人都沒有意識到,他們之間的理念是有天壤之別的。
張偉平投資電影,肯定是想賺錢,絕不是為了玩兒。
而張藝謀拍電影則更多是為了藝術,而非以賺錢為目的。
張偉平投資張藝謀的電影就類似“賭博”,贏了還想贏,輸了更想贏回來。
1998年,張藝謀以中國農村教育為題材,拍了《一個都不能少》。
這部電影獲得了華表獎、金雞獎的最佳導演獎,大眾百花獎和大學生電影節獎的最佳故事片獎,還有很多國際上的大獎,口碑非常好。
但是,口碑好就是賺錢了嗎?
并沒有。
這部劇在拍攝時嚴重超支,浪費了很多資源,成本增加了近1千萬。最后,投資和收入勉強持平,張偉平并沒有賺到錢。
但是張藝謀卻憑借此片再次將自己推到了一個很高的地位上。
后來,章子怡主演的《我的父親母親》、趙本山、董潔主演的《幸福時光》,基本都和《一個都不能少》差不多,僅僅做到了收支平衡。
張藝謀在一次采訪時,曾明確表示:“對我來說,拍電影不是為了賺錢,我只是想表達我對生活的看法,至于投資人 ,只要能保證不讓他虧本就行。”
但是,張藝謀的這種想法跟投資人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張藝謀是自私的,他想用藝術電影來為自身加持,卻沒考慮錯投資人的感受。
而投資人畢竟是商人,想的都是如何賺錢,一部不賺錢,兩部不賺錢都沒什么,但是拍了四五部,還是不賺錢,還有哪個投資人愿意給他投資呢?
所以,到了2002年,張藝謀自己都堅持不住了,不得不對市場“低頭”,才有了張偉平全力打造的《英雄》。
《英雄》是國內首部有大片概念的電影,更是請到了梁朝偉、張曼玉、李連杰、章子怡等等多位大咖。
在電影的前期宣傳上,張偉平就投資了2000萬。
這種轟炸式的宣傳無疑是成功的,《英雄》創下了總票房2.5億人民幣的好成績。
《英雄》的成功也預示著張藝謀的藝術水平在下降。
隨后,又有了章子怡和金城武主演的《十面埋伏》,模式無疑和《英雄》是一樣的,并沒有提升張藝謀的藝術價值,反而讓他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越行越近。
04
此后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等,盡管票房收入很高,但外界卻罵聲一片。
在這些電影被罵的背后,張藝謀和張偉平之間的分歧也越來越大。
2006年,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時,張藝謀邀請了鞏俐和周潤發,張偉平卻認為這兩位老演員已經“過時”,對年輕人沒有吸引力。
隨后,在他的強制干預下,加入了周杰倫和“亂倫”劇情。
2009年,《三槍拍案驚奇》拍攝時,張藝謀本想呈現一種嚴肅又懸疑的氛圍,不料張偉平卻非要啟用小沈陽,直接導致此影片成了“不倫不類”的電影。
電影上映后,一片罵聲,張藝謀也披上了“爛片導演”的外衣。
但張藝謀卻無奈的表示:“這是商業裹挾下的產物,我也很無奈,它確實缺乏濃厚的文化價值。”
拍完《千里走單騎》之后,高倉健曾經親自給張藝謀寫信說:
“作為一個國際導演,你要堅持自己內心對藝術的選擇,不要被制片人束縛和控制?!?/strong>
張偉平知道這件事之后,馬上要求張藝謀不要再和高倉健來往。
2011年,拍攝《金陵十三釵》時,張偉平非要在電影中加入吻戲,而且背著張藝謀以天價賣掉了《金陵十三釵》的電視劇版權。
這件事之后,張藝謀就下定了“離開”張偉平的決心。
張藝謀說:“別的我能忍,可電影是我的底線!不能你想增加什么情節就增加什么情節,你想讓誰演就讓誰演——甚至連下一部片子還沒定什么內容呢,你都先定了女主角,那我就沒有自主權了,純粹就成了搖錢樹?!?/strong>
當然,兩人之間的問題不只是單方面的。
張藝謀離開張偉平的時間恰好是他執導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期間,身價暴增。
據張藝謀身邊的工作人員爆料,張藝謀給張偉平拍攝了5部戲的總片酬才1100萬左右,張藝謀覺得自己拿的太少,心里不太開心。
2012年,兩人正式決裂。
只是沒想到決裂的方式非常奇葩,張藝謀和張偉平玩兒了失蹤,張偉平對外喊話:“你有什么不滿意說出來,但是不要玩失蹤啊,電話不接,短信不回,我都找不著人。”
此時,大眾才知道,原來“黃金搭檔”決裂了。
05
其實,張藝謀和張偉平之間,除了在電影上的矛盾之外,還有很多私人矛盾。
據傳,當年是張偉平給鞏俐介紹了富商黃和祥,才導致了鞏俐的離開。
張偉平極其不喜歡張藝謀的身邊有朋友或者其他人的地位超過自己,有關系好的投資人接近張藝謀時,他也非常不開心。
周曉楓撰寫的《宿命:孤獨張藝謀》中說:“張偉平對張藝謀進行了精神軟禁,讓他身邊的朋友和關系親密者一個個離開,達到他精神的目的。而精神軟禁則是為了在張藝謀身上得到更多物質上的回饋?!?/p>
張藝謀的幾個孩子出生時,張偉平曾主動跑前跑后給孩子辦出生證,不料,張藝謀最后發現,三個出生證都是假的。
兩人“反目成仇”之后,張偉平不地道的爆料了張藝謀超生的事,讓他被罰款748萬,成了全國人民嘲諷的對象。
對外,張偉平一直以“兄弟情”吹捧他和張藝謀之間的感情。
而張藝謀則說:“他太執迷于自己編造的故事,甚至感動了自己,總以我恩人的姿態出現,但事實并不是?!?/p>
兩人鬧掰之后,張藝謀起訴張偉平追討自己《三槍拍案驚奇》的1500萬票房分成,兩人直接“反目成仇”。
二張的矛盾再次像世人證明“親兄弟也得明算賬”,不然就是反目。
一個巴掌拍不響,兩人之間合作了16年,肯定不止這點矛盾。
就如兩個熱戀的男女突然分手一般,每一次心寒,每一次失望,都不可能是一撮而就。
日積月累的一些小細節,才是導致這些矛盾爆發的最根本原因。
其實說白了,兩人在結交之初,就注定了這場感情會分崩離析。
張偉平是想從電影上賺錢,張藝謀則是想拉個投資人來拍攝自己的藝術電影。
只不過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這兩者沒有形成共同生存的良好狀態,才導致了矛盾的產生。
張藝謀以為自己拍攝的藝術電影肯定又受歡迎又大賣,但事實是電影口碑很好,但是卻并沒有賣到很多錢。
當他像市場妥協的時候,他的電影確實票房大賣賺到了錢,但是卻失去了更高的藝術價值。時間一久,老謀子心里就不爽了,就想到了離開。
張偉平以為“只要是張藝謀拍的電影肯定賺錢”,但事實是張藝謀的藝術電影并沒有帶給他期望中的收益,隨后他就將張藝謀的電影商業化,不料,遭到了張藝謀的反對。
其實,說句不好聽的,還是因為利益無法共存,張偉平需要的利益是錢,張藝謀需要的利益是藝術電影,當然肯定也要和錢掛鉤,畢竟錢是價值的體現。
張偉平和張藝謀之間的沖突,也可以理解為是藝術和商業的巨大沖突,注定很難融合在一起。
—END—
原創作者:葉公子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