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些年比較喜歡的 香港電影,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是《寒戰》系列的電影,這個系列的電影匯聚了香港眾多大牌實力演員,同時故事設計完整,是《無間道》之后極為成功的一個港產警匪片,也是許多港片迷們不能錯過的好作品。
要知道張學友這一位就已經非常難等檔期,電影的導演也曾說,總是等不到演員們的檔期,只能是和《寒戰》兩邊混著拍,充分地利用演員的檔期。
雖然是倉促中拍攝的一部電影,但是其中的誠意還是滿滿的,拍過無數大片的 張家輝就曾對這部電影贊不絕口。
而張家輝、張學友這對“失散多年的兄弟”,在電影里的正面硬剛,也是一大看點。
電影中的角色大多是亦正亦邪的,演慣了正面角色的張震出演了一個反面角色,行事非常地狠辣,和自己的女助手搭檔,制造了不少的麻煩。
那么電影的誠意在哪里呢?
相比于以前的香港電影來說,現在的電影中的武打場面和追車場面少了很多,即使是有,也感覺有一些不走心,但是這部電影中的武打場面以及追車場面都算得上是用心。
其他的場景更不需要多說,單從視覺來看,各種爆破場面都做到了逼真,其他角色的出演也非常賣力。
我個人覺得,張學友這部電影里的表現甚至優于張家輝、張震這些影帝級的演員,也難怪人們都說張學友是被唱歌耽誤了的演員。
這部電影上映之后,觀眾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有的觀眾認為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也有的觀眾認為看完了也沒有明白到底是在講什么。
其實從風格和視覺來看,這部電影相對于之前的《寒戰》、《無間道》也沒有什么不足,主演和團隊都是用了心的,盡管電影就拍了兩個多月,人物角色的風格很鮮明,看完之后不會覺得誰都沒有記住,這一點其實可以超過不少的院線電影。
但是這部電影在情節的設計方面問題就比較大,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不明白,看電影的過程中會有好幾個為什么在腦海中浮現,在一些細節的地方只是一筆帶過,這導致了視覺方面有優勢,但是故事情節鏈條不完整。
因為留下的懸念太多,有人說其實《赤道》只是一部超長的預告片,具體的故事還要等《赤道2》揭秘。
因為沒有后續的原因,這部電影很難達到一個很高的評分,但是對于電影荒的朋友們來說,吃飯前打開這部電影,應該會讓你吃飯速度慢下來。

